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储气囊,主储气囊的前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搁液袋固定膜,第一搁液袋固定膜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垫,主储气囊的顶部设置有吊环带,主储气囊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将血液袋放置在主储气囊和第一搁液袋固定膜之间,放置好后通过吊环带对该新型输血加压袋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按压充气球从而对主储气囊的内部进行充气,充气后的主储气囊通过膨胀而挤压血液袋从而完成对血液袋的加压,通过设置次储气囊和第二搁液袋固定膜,使得该新型输血加压袋能够同时对血液袋进行加压,有效的减少了替换血液袋所耗费的时间。减少了替换血液袋所耗费的时间。减少了替换血液袋所耗费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
技术介绍
[0002]输血加压袋主要用于输血时的快速加压输入,以帮助血液、血浆等袋装液体尽快进入人体。亦可持续加压含肝素液体以冲洗内置的动脉测压管。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是战场、野外及临床紧急救治之必备品。
[0003]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输血加压袋在使用时,一次只能对一袋血液袋进行加压,而当血液袋快用完时,还需要重新安装上新的血液袋,导致换血液袋的时间较长,从而也导致了输血的效率不高,而且,输血加压袋在使用完成后,不能对压力管和气管进行整理固定,很容易使得压力管和气管摆放的较为杂乱,从而不利于压力管和气管的收纳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输血加压袋在使用时,一次只能对一袋血液袋进行加压,而当血液袋快用完时,还需要重新安装上新的血液袋,导致换血液袋的时间较长,从而也导致了输血的效率不高,而且,输血加压袋在使用完成后,不能对压力管和气管进行整理固定,很容易使得压力管和气管摆放的较为杂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包括主储气囊,所述主储气囊的前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搁液袋固定膜,通过第一搁液袋固定膜,便于对主储气囊处血液袋的固定,所述第一搁液袋固定膜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垫,所述主储气囊的顶部设置有吊环带,所述主储气囊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外侧设置有主粘扣带,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压力管,所述第一压力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压力表,通过第一压力表和第一压力管,便于使用者对主储气囊内部压力的监测,所述第一压力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气阀,所述第一气阀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充气球,便于主储气囊的充气,所述第一气管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外侧设置有次粘扣带,所述主储气囊的后侧固定设置有次储气囊,所述次储气囊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搁液袋固定膜,通过第二搁液袋固定膜,便于对次储气囊处血液袋的固定,所述次储气囊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管,所述第二压力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表,能够更好的对次储气囊中的压力进行监测,所述第二压力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气阀,所述第二气阀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充气球,便于使用者对次储气囊的充气。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搁液袋固定膜的内侧壁与凸垫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凸垫,使得主储气囊处血液袋挤压更加均匀的同时也使得血液袋中的血液流动更加快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的顶部均与主储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使
得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固。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外侧与主粘扣带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外侧与次粘扣带的内侧固定连接,通过主粘扣带和次粘扣带,能够对不使用时的第一压力管、第二压力管和第一气管以及第二气管进行整理固定,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不使用时的第一压力管、第二压力管和第一气管以及第二气管的缠绕,从而便于该新型输血加压袋的收纳存放。
[0009]优选地,所述次储气囊的外侧与第二搁液袋固定膜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便于次储气囊的使用。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搁液袋固定膜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垫,所述第二搁液袋固定膜的内侧壁与凸垫的一侧固定连接,使得次储气囊处血液袋挤压更加均匀的同时也使得血液袋中的血液流动更加快速。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中,将血液袋放置在主储气囊和第一搁液袋固定膜之间,放置好后通过吊环带对该新型输血加压袋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按压充气球从而对主储气囊的内部进行充气,充气后的主储气囊通过膨胀而挤压血液袋从而完成对血液袋的加压,通过设置次储气囊和第二搁液袋固定膜,使得该新型输血加压袋能够同时对血液袋进行加压,有效的减少了替换血液袋所耗费的时间,通过设置凸垫,使得主储气囊处血液袋挤压更加均匀的同时也使得血液袋中的血液流动更加快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和主粘扣带以及次粘扣带,能够对不使用时的第一压力管、第二压力管和第一气管以及第二气管进行整理固定,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不使用时的第一压力管、第二压力管和第一气管以及第二气管的缠绕,从而便于该新型输血加压袋的收纳存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次储气囊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第一搁液袋固定膜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主储气囊;2、第一搁液袋固定膜;3、第一定位杆;4、第一压力管;5、第二压力管;6、第二压力表;7、第一压力表;8、吊环带;9、第二定位杆;10、第一气管;11、第二气管;12、第二气阀;13、第一气阀;14、第二充气球;15、第一充气球;16、次储气囊;17、第二搁液袋固定膜;18、凸垫;19、次粘扣带;20、主粘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请参照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包括主储气囊1,主储气囊1的前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搁液袋固定膜2,通过第一搁液袋固定膜2,便于对主储气囊1处血液袋的固定,第一搁液袋固定膜2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垫18,主储气囊1的顶部设置有吊环带8,主储气囊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杆3,第一定位杆3的外侧设置有主粘扣带20,第一定位杆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压力管4,第一压力管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压力表7,通过第一压力表7和第一压力管4,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输血加压袋,包括主储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气囊(1)的前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搁液袋固定膜(2),所述第一搁液袋固定膜(2)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垫(18),所述主储气囊(1)的顶部设置有吊环带(8),所述主储气囊(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杆(3),所述第一定位杆(3)的外侧设置有主粘扣带(20),所述第一定位杆(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压力管(4),所述第一压力管(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压力表(7),所述第一压力管(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管(10),所述第一气管(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气阀(13),所述第一气阀(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充气球(15),所述第一气管(10)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杆(9),所述第二定位杆(9)的外侧设置有次粘扣带(19),所述主储气囊(1)的后侧固定设置有次储气囊(16),所述次储气囊(1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搁液袋固定膜(17),所述次储气囊(1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管(5),所述第二压力管(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表(6),所述第二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晓,杨立业,梁红峰,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