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分带半刚性护栏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95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分带半刚性护栏加强结构,包括横向支撑、斜向支撑、连接件,半刚性护栏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为双排纵向间隔设置,所述横向支撑和斜向支撑两端通过连接件设置在两根立柱的相对背面上,迎车方向的横向支撑和斜向支撑固定在立柱的上方,背车方向的横向支撑固定在立柱的底部,背车方向斜向支撑也设置在立柱的上方,所述横向支撑和斜向支撑按中分带两侧行车道方向纵向交错设置,半刚性护栏还包括防阻块和横梁。在原有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增加结构,使护栏安全性能有所提升;当车辆撞击护栏后,斜撑有向上顶起迎撞面立柱的作用,防止护栏倾倒;一定程度减少车辆穿越中分带发生二次事故伤害的可能性;安装方便快捷,节省工程施工时间。节省工程施工时间。节省工程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分带半刚性护栏加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安全防护领域的梁柱式护栏,特别是对针对一种中分带半刚性护栏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公路护栏是重要的交通安全防护设施,合理设置护栏可在交通事故发生时起到降低事故伤害程度、挽救乘员生命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标准规范的不断更新和我国高速公路的升级改造,交安设施护栏的防护能力也急需提升。
[0003]半刚性护栏是我国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公路护栏结构,具有一定的刚度和韧性,主要通过波形横梁、防阻块、立柱和土基的变形吸收碰撞能量,损坏部件容易更换,具有一定的视线诱导作用,外形美观的优势;但从事故调查中发现,现有半刚性护栏对于大型车来说其安全功能不够,存在穿越中分带的极大隐患,造成极其严重的二次事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半刚性护栏被车撞后极易伸展变形,在立柱倒伏后护栏高度降低车辆顺势爬升穿越,因此半刚性护栏中的立柱抗倒伏对车辆穿越中分带起到重要作用。
[0004]另外还有一部分现阶段对防护能力有高要求的路段,已经进行了护栏拆除后的提升改造,但是材料量大幅度增加,对资源的再利用和经济性极为不利,不符合“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建设理念。
[0005]根据上述情况,提出一种中分带半刚性护栏加强结构,在原有结构不变的基础上,仅增加独立安装构件,从材料、经济性、安全性角度积极寻求转变,提高材料利用率,简便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分带半刚性护栏加强结构,以克服目前波形梁板护栏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7]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
[0008]一种中分带半刚性护栏加强结构,包括横向支撑、斜向支撑、连接件。半刚性护栏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为双排纵向间隔设置,所述横向支撑和斜向支撑两端通过连接件设置在两根立柱的相对背面上,中分带两侧行车道方向相反,迎车方向的横向支撑和斜向支撑固定在立柱的上方,背车方向的横向支撑固定在立柱的底部,背车方向斜向支撑也设置在立柱的上方,所述横向支撑和斜向支撑按中分带两侧行车道方向纵向交错设置,半刚性护栏还包括防阻块和横梁,所述立柱迎车方向的前面设置防阻块和横梁,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09]交错设置即起始端第一排两根立柱的背部设置横向支撑,横向支撑的左侧在立柱顶部连接,横向支撑的右侧在立柱底部连接;第二排立柱的背部紧接着设置斜向支撑,斜向支撑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排已底部连接横向支撑的右侧立柱的上方,斜向支撑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排左侧立柱的上方;第二排横向支撑的左侧在立柱底部连接,横向支撑的右侧在立
柱上方连接;第三排立柱的背部紧接着再设置斜向支撑,斜向支撑的一端设置在第四排已底部连接横向支撑的左侧立柱的上方,斜向支撑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三排右侧立柱的上方,后续以此类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法兰板和U型螺栓,用于上部连接或底部连接,所述横向支撑与立柱连接端位置焊接法兰板,所述斜向支撑与立柱连接端位置焊接法兰板,法兰板贴合在立柱背面,U型螺栓套在立柱前方且穿过法兰板上的螺栓孔形成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抱箍,用于底部连接,抱箍为三通形式,竖向贯通的孔套在立柱底部外侧,所述横向支撑与立柱底部连接端插入抱箍剩余的孔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撑、斜向支撑和立柱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4](1)在原有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增加结构,使护栏安全性能有所提升;
[0015](2)当车辆撞击护栏后,斜撑有向上顶起迎撞面立柱的作用,同时防止护栏倾倒;
[0016](3)一定程度减少车辆穿越中分带发生二次事故伤害的可能性;
[0017](4)安装方便快捷,节省工程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侧面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横向支撑侧面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横向支撑与立柱安装平面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斜向支撑侧面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抱箍侧面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如下:
[0026]1、横向支撑;2、斜向支撑;3、连接件;4、立柱;5、迎车方向;6、背车方向;7、防阻块;8、横梁;9、法兰板;10、U型螺栓;11、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

2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包括横向支撑1、斜向支撑2、连接件3、立柱4,所述横向支撑1和斜向支撑2两端通过连接件3设置在两根立柱4的相对背面上,中分带两侧行车道方向相反,图中箭头为所示行车方向,迎车方向5的横向支撑1和斜向支撑2固定在立柱4的上方,背车方向6的横向支撑1固定在立柱4的底部,且埋置于路面下,背车方向
6斜向支撑2也设置在立柱4的上方,所述立柱4纵向间隔设置,所述横向支撑1和斜向支撑2按中分带两侧行车道方向纵向交错设置,半刚性护栏还包括防阻块7和横梁8,所述立柱4迎车方向5的前面设置防阻块7和横梁8,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29]交错设置即起始端第一排两根立柱4的背部设置横向支撑1,横向支撑1的左侧在立柱4顶部连接,横向支撑1的右侧在立柱4底部连接;第二排立柱4的背部紧接着设置斜向支撑2,斜向支撑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排已底部连接横向支撑1的右侧立柱4的上方,斜向支撑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排左侧立柱4的上方;第二排横向支撑1的左侧在立柱4底部连接,横向支撑1的右侧在立柱4上方连接;第三排立柱4的背部紧接着再设置斜向支撑2,斜向支撑2的一端设置在第四排已底部连接横向支撑1的左侧立柱4的上方,斜向支撑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三排右侧立柱4的上方,后续以此类推,也可能间隔立柱4设置。
[0030]如图3

4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横向支撑与立柱安装示意图。所述连接件3包括法兰板9和U型螺栓10,用于上部连接或底部连接,所述横向支撑1与立柱4连接端位置焊接法兰板9,法兰板贴合在立柱4背面,U型螺栓10套在立柱4前方且穿过法兰板9上的螺栓孔形成连接。所述连接件3还包括抱箍11,用于底部连接,抱箍11为三通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分带半刚性护栏加强结构,包括横向支撑(1)、斜向支撑(2)、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半刚性护栏包括立柱(4),所述立柱(4)为双排纵向间隔设置,所述横向支撑(1)和斜向支撑(2)两端通过连接件(3)设置在两根立柱(4)的相对背面上,中分带两侧行车道方向相反,迎车方向(5)的横向支撑(1)和斜向支撑(2)固定在立柱(4)的上方,背车方向(6)的横向支撑(1)固定在立柱(4)的底部,背车方向(6)斜向支撑(2)也设置在立柱(4)的上方,所述横向支撑(1)和斜向支撑(2)按中分带两侧行车道方向纵向交错设置,半刚性护栏还包括防阻块(7)和横梁(8),所述立柱(4)迎车方向(5)的前面设置防阻块(7)和横梁(8),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交错设置即起始端第一排两根立柱(4)的背部设置横向支撑(1),横向支撑(1)的左侧在立柱(4)顶部连接,横向支撑(1)的右侧在立柱(4)底部连接;第二排立柱(4)的背部紧接着设置斜向支撑(2),斜向支撑(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排已底部连接横向支撑(1)的右侧立柱(4)的上方,斜向支撑(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排左侧立柱(4)的上方;第二排横向支撑(1)的左侧在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福宇闫书明李双祥黄志明刘慧庭刘思源马晴王新邓宝于文泽刘景霞辛国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