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舒萍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患者转运的护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88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转运护理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患者转运的护理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架体顶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离挡板的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矩型杆,所述矩型杆顶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面位于架体上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医疗仪器的放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圆块与弹簧连接,可以向上移动握杆,使卡位块与矩型杆脱离,然后可以将放置机构转动到架体的外侧,在转运患者时,可以通过握杆将放置机构重新移动到架体上方,这样放置机构不会对搬运患者造成阻碍,且在转动患者时,不会增加护理架的长度,方便转运患者,同时操作简单,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患者转运的护理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转运护理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患者转运的护理架。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内科主要检查手段包括CT、脑电图基因诊断等,同时神经内科还可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在对患者治疗时,经常需要通过护理架等将患者转运手术室与检查室等。
[0003]现有的护理架在转运患者时,在一些情况下,医生需要借助医疗仪器一直观察患者的状态,因此需要在护理架上设置固定仪器的放置架,为了方便医生观察,通常将仪器架设置在患者的头部区域,但是放置架设在患者头部上方时,会对医生搬运患者造成阻碍,同时如果将放置架设置在护理架外侧,则会增加护理架的长度,在护理架转运时有可能造成不便,这样给护理架转运患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患者转运的护理架,通过圆块与弹簧连接,可以向上移动握杆,使卡位块与矩型杆脱离,然后可以将放置机构转动到架体的外侧,在转运患者时,可以通过握杆将放置机构重新移动到架体上方,这样放置机构不会对搬运患者造成阻碍,且在转动患者时,不会增加护理架的长度,方便转运患者,同时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患者转运的护理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架体顶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离挡板的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矩型杆,所述矩型杆顶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面位于架体上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医疗仪器的放置机构,所述支撑杆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底面滑动连接有圆块,所述滑动槽内顶面固定连接有与圆块顶面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圆块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杆侧面滑动连接的握杆,所述握杆侧面底部固定连接与矩型杆侧面接触的卡位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卡位块侧面保持与矩型杆侧面接触,这样可以阻止支撑杆转动,从而固定放置机构的位置,需要搬运患者时,向上移动握杆,使卡位块与矩型杆脱离,然后可以将放置机构转动到架体的外侧,在转运患者时,可以通过握杆将放置机构重新移动到架体上方,这样放置机构不会对搬运患者造成阻碍,且在转动患者时,不会增加护理架的长度,方便转运患者,同时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框,所述放置框底面一个拐角与支撑杆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框内底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侧面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侧壁两侧均旋合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面固定连接有与
放置框内侧面接触的夹板,所述夹板底面与限位框顶面滑动连接,可以将仪器放到放置框内,转动双向丝杆可以使两个夹板相向移动,夹住仪器,使仪器的位置固定。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放置框底面与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一,两个所述夹板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二,海绵垫一与海绵垫二可以对仪器进行缓冲。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双向丝杆位于限位框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块,扭块方便双向丝杆转动。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板顶面位于放置机构的一侧开设有圆槽一,所述连接板顶面背离放置机构的一侧开设有圆槽二,所述圆槽一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一,所述转动杆一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框底面接触的横杆一,横杆一可以对放置机构进行支撑,有利于增加放置机构的稳定性,所述圆槽二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二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二,放置机构转动到架体外侧后,可以通过横杆二对放置机构进行支撑。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横杆一顶面与限位框底面均内嵌有磁铁一,且两个磁铁一相互接触,所述横杆二顶面内嵌有磁铁二,磁铁一可以相互吸附,从而阻止横杆一转动,横杆二对放置机构进行支撑时,限位框上的磁铁一与磁铁二可以相互吸附,从而限制横杆二的转动。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圆槽一内底面开设有卡槽一,所述转动杆一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圆槽一内侧面接触的插块一,所述卡槽一与插块一两者的横截面轮廓规格相同,将放置机构转动到架体外侧后,可以将横杆一转动到连接板正上方,这时插块一将与卡槽一对应,转动杆一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向下移动,使插块一插进卡槽一内,收起横杆一,所述圆槽二内底面开设有卡槽二,所述转动杆二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卡槽二内侧面滑动连接的插块二,所述卡槽二与插块二两者的横截面轮廓规格相同,插块二可以限制转动杆二转动,在转运患者时,医生可以通过横杆二拉动架体,便于使用,可以向上移动转动杆二,使插块二与卡槽二脱离,这时可以将转动杆二转动到限位框下方,通过转动杆二对放置机构进行支撑。
[0013]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撑杆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矩型杆转动连接的限位块,限位块可以避免支撑杆与矩型杆脱离。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将连接板侧面固定连接有矩型杆,在矩型杆顶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并在支撑杆顶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医疗仪器的放置机构,在滑动槽内顶面固定连接有与圆块顶面固定连接的弹簧,在圆块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杆侧面滑动连接的握杆,并在握杆侧面底部固定连接与矩型杆侧面接触的卡位块,通过圆块与弹簧连接,可以通过放置机构固定医疗仪器,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卡位块侧面保持与矩型杆侧面接触,这样可以阻止支撑杆转动,从而固定放置机构的位置,在需要搬运患者时,握住握杆,向上移动握杆,使卡位块与矩型杆脱离,然后可以将放置机构转动到架体的外侧,在转运患者时,可以通过握杆将放置机构重新移动到架体上方,这样放置机构不会对搬运患者造成阻碍,且在转动患者时,不会增加护理架的长度,方便转运患者,同时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0016]2、通过放置框内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框,在限位框内侧面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并在双向丝杆侧壁两侧均旋合连接有滑动块,在滑动块顶面固定连接有与放置框内侧面接触的夹板,通过滑动块固定连接有夹板,可以将仪器放到放置框内,然后转动双向丝杆,使
两个夹板相向移动,将仪器夹紧固定,固定仪器较为简单,便于使用;
[0017]3、将转动杆一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框底面接触的横杆一,在转动杆二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二,在圆槽一内底面开设有卡槽一,并在转动杆一底面固定连接有插块一,在转动杆二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卡槽二内侧面滑动连接的插块二,通过横杆一与限位框接触,横杆一可以对放置机构进行支撑,有利于增加放置机构的稳定性,在转运患者时,医生可以通过横杆二拉动架体,便于使用,在放置机构转动架体外侧时,可以向上移动横杆二,然后向架体外侧转动横杆二,将横杆二转动到放置架构下对放置机构进行支撑,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患者转运的护理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患者转运的护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1),所述架体(1)顶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背离挡板(11)的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矩型杆(3),所述矩型杆(3)顶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顶面位于架体(1)上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医疗仪器的放置机构(5),所述支撑杆(6)内部开设有滑动槽(63),所述滑动槽(63)内底面滑动连接有圆块(61),所述滑动槽(63)内顶面固定连接有与圆块(61)顶面固定连接的弹簧(62),所述圆块(61)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杆(6)侧面滑动连接的握杆(8),所述握杆(8)侧面底部固定连接与矩型杆(3)侧面接触的卡位块(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患者转运的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5)包括放置框(51),所述放置框(51)底面一个拐角与支撑杆(6)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框(51)内底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框(53),所述限位框(53)内侧面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2),所述双向丝杆(52)侧壁两侧均旋合连接有滑动块(54),所述滑动块(54)顶面固定连接有与放置框(51)内侧面接触的夹板(55),所述夹板(55)底面与限位框(53)顶面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患者转运的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51)底面与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一,两个所述夹板(55)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萍
申请(专利权)人:舒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