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及光伏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84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及光伏电池组件,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的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具有重量大、易碎的问题。其中,所述前板包括:绝缘结构层,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350μm~600μm;第一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氟膜结构层,所述氟膜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远离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氟膜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25μm~200μm;第二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另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用于粘贴在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的其它结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前板应用于光伏电池组件中。新型实施例中的前板应用于光伏电池组件中。新型实施例中的前板应用于光伏电池组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及光伏电池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发电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及光伏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单片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压较低,而且,未封装的电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电极容易脱落,因此将一定数量的单片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密封成光伏电池组件,以避免电池电极和互连线受到腐蚀;同时,封装也避免了电池碎裂,方便了户外安装,封装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太阳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0003]其中,光伏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包括位于电池一侧的前板。现有的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为玻璃材质,具有重量大、易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以解决现有的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具有重量大、易碎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该前板包括:绝缘结构层,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350μm~600μm;第一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氟膜结构层,所述氟膜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远离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氟膜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25μm~200μm;第二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另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用于粘贴在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的其它结构表面。
[0006]可选地,所述氟膜结构层包括PVDF结构、ETFE结构、PVF结构、ECTFE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0007]可选地,所述氟膜结构层的厚度为30μm。
[0008]可选地,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厚度为550μm。
[0009]可选地,所述绝缘结构层包括PET结构和PO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0010]可选地,所述绝缘结构层包括多层子绝缘结构层,相邻的两层所述子绝缘结构层之间设有胶水结构层。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为胶水结构层。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7μm~20μm。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的厚度均为10μm。
[0014]另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包括上述的前板。
[0015]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0016]这样,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氟膜结构层3、第一粘贴结构层2、绝缘结构层1和第二粘贴结构层4。在安装过程中,将第二粘贴结构层4朝向电池片安装。本实施例中的前板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采用由氟复合有机材料制备而成氟膜结构层3替
代现有技术中的玻璃,使得光伏电池组件轻质化,相比于前板为3.2mm厚度的玻璃,组件重量可为18.6Kg,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电池组件重量为7.4Kg,组件重量轻便,组件重量降低60%,可在彩钢瓦等屋顶上安装;第二,基于氟复合有机材料的特性,赋予组件一定的柔性,可弯曲,可用于有小起伏的安装面上;第三,氟膜结构层3的厚度范围为25μm~200μm,能够给组件带来更优良的耐候、耐磨性能;第四,绝缘结构层1的厚度范围为350μm~600μm,能够确保组件的机械性能优良,且有韧性,冰雹类机械冲击后不破损,组件仍能正常发电;第五,利用第二粘贴结构层40与胶膜融合,再将绝缘结构层1粘贴在电池片上,避免绝缘结构层1与胶膜粘贴性不牢固的现象发生,确保绝缘结构层1的牢固性,从而确保前板的牢固性,以及提升组件的牢固性。可见,本申请的实施例使得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的重量轻质化,同时前板的刚性降低,减少破碎等现象发生,使光伏电池组件可应用于更多的场所,如彩钢瓦等屋顶上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前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光伏电池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该前板包括:
[0022]绝缘结构层1,绝缘结构层1的厚度范围为350μm~600μm;
[0023]第一粘贴结构层2,第一粘贴结构层2设置在绝缘结构层1的一侧表面上;
[0024]氟膜结构层3,氟膜结构层3设置在第一粘贴结构层2远离绝缘结构层1的一侧表面上,氟膜结构层3的厚度范围为25μm~200μm;
[0025]第二粘贴结构层4,第二粘贴结构层4设置在绝缘结构层1的另一侧表面上,第二粘贴结构层4用于粘贴在光伏电池组件的其它结构表面。
[0026]参见图2,在光伏电池组件中,本实施例中的前板10用于安装在电池片组20的一侧表面上,前板10和电池片组20之间可通过第一胶膜结构层30粘接在一起。另外,电池片组20的另一侧表面上安装有背板40,背板40和电池片组20之间可通过第二胶膜结构层50粘接在一起。
[0027]在本实施例的前板中,绝缘结构层1用于起到机械强度保护、老化保护、绝缘保护的作用。
[0028]氟膜结构层3由高强度、耐腐蚀的物质形成,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耐高温、耐氧化、耐气候性、耐紫外、耐辐射性能,可有效保护电池片,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设备、电子电器。
[0029]第一粘贴结构层2用于粘接绝缘结构层1和氟膜结构层3。
[0030]第二粘贴结构层4用于粘接绝缘结构层1和光伏电池组件中的电池片组20。
[0031]其中,绝缘结构层1因表面材料的特性因素,与胶膜不易粘贴,因此,可在绝缘结构
层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第二粘贴结构层4,以使得第二粘贴结构层4与胶膜之间粘贴,从而实现绝缘结构层1和电池片组20的粘接。
[0032]在本实施例中,氟膜结构层3由氟复合有机材料制备而成,使得光伏电池组件轻质化,同时基于氟复合有机材料的特性,赋予组件一定的柔性,可弯曲,可用于有小起伏的安装面上。而现有技术中,前板为3.2mm厚度的玻璃,组件重量可为18.6Kg,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电池组件重量为7.4Kg,组件重量轻便,组件重量降低60%,可在彩钢瓦等屋顶上安装。
[0033]其中,氟膜结构层3的厚度范围为25μm~200μm,该厚度范围下的氟膜结构层3,为加厚的氟膜结构层3,能够给组件带来更优良的耐候、耐磨性能。
[0034]可选地,在更多的实施例中,氟膜结构层3的厚度范围为10μm~200μm。
[0035]本实施例中的绝缘结构层1的厚度范围为350μm~600μm,该厚度范围下的绝缘结构层1,为加厚的绝缘结构层1,能够确保组件的机械性能优良,且有韧性,冰雹类机械冲击后不破损,组件仍能正常发电。
[0036]可选地,在更多的实施例中,绝缘结构层1的厚度范围为100μm~550μm。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包括:绝缘结构层,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350μm~600μm;第一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氟膜结构层,所述氟膜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粘贴结构层远离所述绝缘结构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氟膜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25μm~200μm;第二粘贴结构层,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另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粘贴结构层用于粘贴在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的其它结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膜结构层包括PVDF结构、ETFE结构、PVF结构、ECTFE结构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膜结构层的厚度为30μm。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介雷周静徐诚朵善桥徐鑫
申请(专利权)人: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