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859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回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包括道路区和道路区两侧的绿化带区,绿化带区下方设有下陷的调蓄池,道路区靠中央绿化带一侧的路缘石采用开口路缘石,调蓄池的上端连通有溢流管道,溢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市政雨水井连通,调蓄池内位于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潜水泵,调蓄池的池壁设置有出水口,潜水泵的出水管与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上连通有位于地面的布水管,布水管远离调蓄池的一端设有雾化喷头。通过地面的雾化喷头,易于利用调蓄池的水对中央绿化带内的植物进行补水、降温,对雨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行充分利用。行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资源回收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洪涝灾害的控制以及雨水的综合利用,一方面发生强降雨时,城市道路表面常常积水严重,雨水未能及时排走,导致城市道路发生内涝;另一方面被排走的雨水常常难以得到有效利用,浪费了可利用的水资源。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城市道路雨水调蓄系统,既能够高效回收雨水,又能够对雨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既能够高效回收雨水,又能够对雨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包括道路区和道路区两侧的绿化带区,所述绿化带区下方设有下陷的调蓄池,所述道路区靠中央绿化带一侧的路缘石采用开口路缘石,所述调蓄池的上端连通有溢流管道,所述溢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市政雨水井连通,所述调蓄池内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潜水泵,所述调蓄池的池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口上连通有位于地面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远离调蓄池的一端设有雾化喷头。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格栅溢流井盖,所述格栅溢流井盖盖在所述调蓄池顶端开口上。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溢流井盖包括:
[0008]格栅井盖,所述格栅井盖盖在所述调蓄池顶端开口上,所述格栅井盖为一中间盖四周低的井盖,表面开有进水槽;
[0009]滑套,所述格栅井盖中部设置有所述滑套,所述滑套从所述格栅井盖上方穿过所述格栅井盖,所述滑套两侧均开有限位槽,所述滑套另一侧开有锁孔,所述锁孔位于所述格栅井盖之上;
[0010]滑块,所述滑套内滑动式设置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从所述滑套上方穿入所述滑套内延伸至所述滑套下方;
[0011]封闭盖,所述滑块下端与所述封闭盖相连,所述封闭盖与所述格栅井盖下表面相贴合;
[0012]限位凸起,所述滑块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所述滑块两侧的所述限位凸起分别滑动式设置在所述滑套两侧的所述限位槽内;
[0013]锁头,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所述锁头,所述锁头能够卡入所述锁孔内。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道路区靠中央绿化带一侧还包括有开口路缘石,雨水可以通过所述开口路缘石之间的缺口流入所述调蓄池内。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防冲刷层,所述防冲刷层设置在所述路缘石开口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地面的雾化喷头,易于利用调蓄池的水对中央绿化带内的植物进行补水、降温,对雨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0017]2、溢流管道连通调蓄池和市政雨水井的设置,当大雨使得调蓄池的水满后,易于将调蓄池内的水排出,减小雨水向道路区倒灌的可能性。
[0018]3、通过道路区靠中央绿化带一侧设置开口路缘石,利用路缘石的缺口,增大排水空间,增加了雨水排入调蓄池的量,高效回收雨水。
[0019]4、当非下雨天时,特别是在日照强烈天时,人们可以往上拉动连接部,滑块往上移动,使得封闭盖与格栅井盖下表面贴合,使得格栅井盖被密封柱,当锁头对准锁孔时,向锁头内插入钥匙进行转动,使得锁头卡入锁孔内,进而卡住滑块不会自然下落,使得封闭盖保持封闭住格栅井盖的进水槽,不但能够防止调蓄池内水分的蒸发还能防止垃圾进入调蓄池内而污染水,使用钥匙使得只有掌握钥匙的市政工作人员才有权限封闭格栅井盖,进而防止无权限者封闭格栅井盖而导致在雨天无法进行蓄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施例地表水调蓄系统的俯视图。
[0021]图2为本实施例地表水调蓄系统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实施例格栅溢流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施例格栅溢流井盖的爆炸图。
[0024]图5为本实施例格栅井盖的剖视图。
[0025]图6为本实施例封闭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道路区,2、绿化带区,3、调蓄池,4、格栅溢流井盖,41、格栅井盖,42、滑套,43、限位槽,44、锁孔,45、封闭盖,46、滑块,47、限位凸起,48、锁头,49、连接部,5、溢流管道,6、潜水泵,7、出水口,8、布水管,9、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0028]如图1

6所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包括道路区1和道路区1两侧的绿化带区2,绿化带区2下方设有下陷的调蓄池3,道路区1靠中央绿化带一侧的路缘石采用开口路缘石,调蓄池3的上端连通有溢流管道5,溢流管道5的另一端与市政雨水井连通,调蓄池3内位于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潜水泵6,调蓄池3的池壁设置有出水口7,潜水泵6的出水管与出水口7连通,出水口7上连通有位于地面的布水管8,布水管8远离调蓄池3的一
端设有雾化喷头9。
[00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强降雨时,除了排向路边的雨水,大部分雨水会从开口路缘石缺口进入绿化带内,流入下陷的调蓄池3内进行收集,当雨水量较大超过调蓄池3的容积时,多余的雨水易于通过溢流管流入市政雨水井内,减小雨水向道路区1倒灌的可能性。蓄入调蓄池3内的水在雨后使用时,雨水易于在潜水泵6的作用下将雨水抽到地面,通过地面安装的喷头对调蓄池3旁边的绿化带进行浇灌。
[0030]通过地面的雾化喷头9,易于利用调蓄池3的水对中央绿化带内的植物进行补水、降温,对雨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溢流管道5连通调蓄池3和市政雨水井的设置,当大雨使得调蓄池3的水满后,易于将调蓄池3内的水排出,减小雨水向道路区1倒灌的可能性,同时,潜水泵6和喷头的配合使得布水管8内的水流具有一定水压,喷头能够将布水管8的水流呈雾状喷出,雾状雨水与绿植的表面能够充分接触,加速蒸发,从而快速对绿植进行降温。
[003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格栅溢流井盖4,格栅溢流井盖4盖在调蓄池3顶端开口上,格栅溢流井盖4易于对雨水中混杂的泥土、碎石和生活垃圾等起到一定过滤效果。
[0032]进一步地,为了在日照强烈的天气减少调蓄池3内水分的蒸发和防止垃圾进入调蓄池3内,格栅溢流井盖4包括格栅井盖41、滑套42、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包括道路区和道路区两侧的绿化带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区下方设有下陷的调蓄池,所述道路区靠中央绿化带一侧的路缘石采用开口路缘石,所述调蓄池的上端连通有溢流管道,所述溢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市政雨水井连通,所述调蓄池内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潜水泵,所述调蓄池的池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口上连通有位于地面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远离调蓄池的一端设有雾化喷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格栅溢流井盖,所述格栅溢流井盖盖在所述调蓄池顶端开口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溢流井盖包括:格栅井盖,所述格栅井盖盖在所述调蓄池顶端开口上,所述格栅井盖为一中间盖四周低的井盖,表面开有进水槽;滑套,所述格栅井盖中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邹中鹏李练兵谢育林肖乐刘衍其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