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806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包括保护盒和收放线装置;所述收放线装置安装在保护喝的盒体内;收放线装置包括滚轮、可移动滑块和滑轨,所述滚轮固定于可移动滑块上面;连接线束绕过滚轮,其一端从盒体一侧的出口A伸出,另外一端从盒体一侧的出口B处伸出,通过可移动滑块沿滑轨移动改变连接线束伸出盒体的长度。本装置可以对线束进行自动收放和保护的功能;而且可收线行程长,可靠性高;收放线过程中摩擦力小,收放方便;收放线时线束整齐有序不会混乱。线时线束整齐有序不会混乱。线时线束整齐有序不会混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收放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X射线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使用,X射线类医疗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于此同时对医疗器械的使用便捷性、舒适感、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移动DR的使用环境主要集中在病房,摆位运动的高压电缆对医护人员正常医疗过程产生干扰,这些不可控因素对病人或医护人员产生伤害。而且高压电缆因其转弯半径过大,线缆偏硬,在设备摆位时多余的电缆会影响医护人员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感,甚至会影响到安全性,存在安全隐患。
[0003]因此,医疗器械外部的高压电缆管理和收纳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解决高压电缆线束在医疗过程中暴露在外和拉扯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包括保护盒和收放线装置;所述收放线装置设置在保护盒的盒体内;收放线装置包括滚轮、可移动滑块和滑轨,滑轨安装在盒体内的底面上,滚轮固定在可移动滑块上面;连接线束绕过滚轮,其一端从盒体前侧的出口A伸出,另外一端从盒体前侧的出口B处伸出,通过可移动滑块沿滑轨移动改变连接线束伸出盒体的长度。
[0006]优选的,包括竖直安装在可移动滑块后侧面的防脱线结构,连接线束被限制绕在滚轮与防脱线结构之间,防止线束脱离跑偏。
[0007]优选的,包括弹性器件,所述弹性器件的一端固定在盒体内部后侧,另一端与防脱线结构或可移动滑块连接,使得线束可以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0008]优选的,包括第一封线器、第二封线器、第一封线器卡口和第二封线器卡口,所述第一封线器卡口设置在盒体外、出口A的前方,第二封线器卡口固定在盒体出口B处;第一封线器和第一封线器卡口一起将线缆固定在可移动点上,第二封线器和第二封线器卡口一起将线缆固定在不动点上。
[0009]优选的,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安装在盒体的出口A处,线束通过引导件进出盒体,防止线缆在装置内因绞线而扭转变形。
[0010]优选的,所述滚轮为凹陷形状,防止线束脱离滚轮。
[0011]优选的,所述滚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可移动滑块上面。
[0012]优选的,滑轨内部为滚珠结构,减少滑块移动的摩擦力。
[0013]优选的,所述保护盒还包括盒盖,盒盖可拆卸的扣合在盒体上面。
[0014]优选的,包括限位阻挡块,所述限位阻挡块设置在滑轨的末端并靠近盒体前侧。
[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显著优点为可以对线束进行自动收放和保护
的功能;而且可收线行程长,可靠性高;收放线过程中摩擦力小,收放方便;收放线时线束整齐有序不会混乱。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内部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9]由图1和图2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包括保护盒和收放线装置,收放线装置安装在保护盒内10,保护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可拆卸的扣合在盒体上面。
[0020]收放线装置包括滚轮1、可移动滑块12、防脱线结构2、滑轨3、弹簧4、限位阻挡块5、第一封线器6、第二封线器11、第一封线器卡口7、第二封线器卡口8和引导件9。
[0021]滑轨3安装在盒体内的底面上,可移动滑块12安装在滑轨3上侧并可沿滑轨3活动,滚轮1为凹陷状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可移动滑块12上面。防脱线结构2竖直安装在可移动滑块12后侧面。弹簧4的一端连接在盒体内部的后侧,另一端与防脱线结构2或可移动滑块12连接。限位阻挡块5设置在滑轨3的末端并靠近盒体前侧。
[0022]该装置将线束利用第一封线器6和第二封线器11、第一封线器卡口7和第二封线器卡口8进行双端固定,第一封线器卡口7设置在盒体外、出口A的前方,第二封线器卡口8固定在盒体前侧出口B处的盒体上;第一封线器6和第一封线器卡口7一起将线缆固定在可移动点上,第二封线器11和第二封线器卡口8一起将线缆固定在不动点上。引导件9安装在盒体前侧的出口A处。连接线束先通过第一封线器6和第一封线器卡口7,再通过引导件9进入盒体,绕过滚轮1与防脱线结构2之间后,通过第二封线器11和第二封线器卡口8处的出口B处伸出。线束的拉出和收回位置由第一封线器卡口7的位置决定。
[002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4]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安装在移动DR电器箱内部,球管线束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球馆和装置上的线缆固定点,含高压线缆及相关控制线缆的球馆线束非固定部分安装在本装置的滚轮1上,利用滑轨3和可移动滑块12相对运动控制线缆在装置内的长度,随着球管的位移进行自动收放线。当球管位移需要更多外露线束时,线束拉动可移动滑块12。当因球管位移导致更多线束需要进入装置,弹簧4拉力的作用下再将线束回拉进装置,前后过程中由于纯机械结构控制,所以线缆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0025]本实施例中,滚轮1的凹陷形状使得线束运动时不会出现离开滚轮的现象,且降低线束移动时所受摩擦力。可移动滑块12与防脱线结构2与滚轮1凹陷结构共同确保线缆不离开滚轮1。且三者安装在滑轨3上,滑轨3滑动依靠内部钢珠,使可移动滑块12与防脱线结构2的滑动摩擦力极低。当线束回拉进装置时,通过线束收线引导件的喇叭造型将线束形状捋顺,从而进入装置后线束不因绞线而产生应力影响收线。球管侧第一封线器卡口7、第二封线器卡口8固定线缆两端使得线缆受拉力状态下不会出现接头受力。
[0026]线束移动经过的滚轮1,由于线束需要进行180
°
转弯,则线束的转弯半径内径需要
与滚轮1凹陷最内侧相同,即线束中转弯半径最大电缆的转弯半径。设滚轮1凹陷最内侧为弧度半径a,线束中最大线缆转弯半径线缆高压电缆直径为b,a=6b。线束收线引导件由于考虑线束出装置后最大折弯为
±
180
°
,则喇叭口与线束接触部分为角度为a的1/4弧,喇叭口根部根据线束横切面形状成该切面的梅花口,线束穿过梅花口,与梅花口之间存在1mm间隙,方便线束运动,但由于单根电缆较粗,梅花口可以有效的使得梅花口位置的线束不得旋转,从而装置内的线束不存在绞线或线缆扭转现象。
[0027]可移动滑块12或防脱线结构2连接弹簧4,在弹簧牵引力的作用下,第一封线器卡口7与滚轮1之间的球管线束距离保持最短距离L,Lmin为可移动滑块12为初始位置下的长度,Lmax为可移动滑块12到达限位阻挡块5的长度,当第一封线器卡口7移动,滚轮1、弹簧4、可移动滑块12与防脱线结构2延滑轨产生的形变量为L

,球管线束被拉出装置的距离ΔL=2L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盒和收放线装置;所述收放线安装在保护盒的盒体内;收放线装置包括滚轮、可移动滑块和滑轨,滑轨安装在盒体内的底面上,滚轮固定在可移动滑块上面;连接线束绕过滚轮,一端从盒体前侧的出口A伸出,另外一端从盒体前侧的出口B处伸出,通过可移动滑块沿滑轨移动改变连接线束伸出盒体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安装在可移动滑块后侧面的防脱线结构,连接线束被限制绕在滚轮与防脱线结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器件,所述弹性器件的一端固定在盒体内部后侧,另一端与防脱线结构或可移动滑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R球管连接线束的保护和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封线器、第二封线器、第一封线器卡口和第二封线器卡口,所述第一封线器卡口设置在盒体外、出口A的前方,第二封线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虎王之昊赵青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普爱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