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754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属于种子催芽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找到了影响暴马榆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并根据各影响因素找到适配范围,使用其条件对暴马榆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发芽率可达75%以上,为暴马榆种子发芽的研究及暴马榆的种植打下基础。研究及暴马榆的种植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种子催芽
,具体涉及一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暴马榆(Cerasus maximowiczii)为蔷薇科(Rosaceae)樱桃属(Cerasus)落叶乔木。又名黑樱桃、深山樱桃。树皮类似暴马丁香树皮,树叶类似榆树叶,故名暴马榆。暴马榆树干通直,盛花期花大而密,颜色从白到粉,十分绚丽,蔚为壮观;果期满枝先为绿果,而后变红,成熟后变黑,果期6~7月,是少有的夏季观果树种。暴马榆是优良的观花、观果树木,适于庭院、街路栽植。暴马榆分布于我国东北长白山及小兴安岭林区,朝鲜、俄罗斯、日本也有少量分布。多生长于海拔400~1300米的阔叶混交林和阔叶红松林林内或林缘。
[0003]暴马榆是一种不稳定的森林群落,其个体数量少,花后、果后难以引人注目,加之人为干扰和果实、种子易遭鸟、虫、鼠等危害,种子自然繁殖率低,以至分布数量日益减少。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包括:
[0008]将暴马榆种子变温度处理3~9次,干湿处理3~9次;
[0009]所述变温度处理的变温温差为20~40℃;变温时间为48h;
[0010]一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包括:
[0011]将暴马榆种子变温度处理3~9次,干湿处理3~9次;
[0012]所述变温度处理为10℃~20℃环境下放置48h后,移置

20℃~

10℃环境下48h;
[0013]所述干湿处理一次为放置在≧25℃环境下24h,再放置0~5℃水中浸种24h。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将暴马榆种子变温处理次数为9次,干湿处理次数为6次;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将暴马榆种子变温处理次数为6次,干湿处理次数为6次;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沙藏处理,沙藏时间为1~4个月,沙藏温度为0℃~25℃;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沙藏时间≧2个月;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沙藏时间为,2个月≦沙藏时间≦4个月;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沙藏时间为2个月;
[00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沙藏温度为0℃~10℃;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沙藏时间为2个月,所述沙藏温度为0℃~10℃。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本专利技术找到了影响暴马榆种子发芽率
因素的因素,并根据各影响因素找到适配范围,使用其条件对暴马榆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发芽率可达75%以上,为暴马榆种子发芽的研究及暴马榆的种植打下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试验材料
[0026]种子来源于吉林省白石山林业局琵河林场,采种日期7月中旬。将采集到的成熟鲜果装入面袋中,置通风良好的背阴处,一周后果肉沤烂。搓碎果肉,在流水处漂洗掉果肉及杂质,选留容器内底层成熟度好的净种,捞出置背阴通风处凉干。经测暴马榆鲜果出种率20%左右,种子千粒重为59.3g。
[0027]试验方法
[0028]种子催芽试验采用L9(34)组合设计。以种子裂口率、裂口种子发芽率、种子总发芽率为指标考察酸蚀、变温、干湿、激素4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具体为因素A酸蚀(A1

冰乙酸、A2

硫酸、A3

盐酸)、因素B变温(B1

3次、B2

6次、B3

9次)、因素C干湿(C1

3次、C2

6次、C3

9次)、因素D激素(D1

吲哚丁酸、D2

萘乙酸、D3

赤霉素)。
[0029]因素A酸蚀选择的3种酸浓度90%,浸种时间20min,然后清水冲洗3次;因素B变温处理周期48h/48h,既种子平铺于发芽皿中保持一定湿度,在室内10℃~20℃环境下放置48h后移置室外

20℃~

10℃环境下48h,然后再移置室内,如此反复,室内48h加室外48h算1次;因素C干湿处理周期24h/24h,既种子平摊于≧25℃室内的窗台上24h后,再放置0~5℃水中浸种24h。然后再平摊于≧25℃室内窗台上,如此反复,窗台平摊24h加0~5℃水浸种24h算1次;因素D激素选择的3种激素100ppm,浸种时间20h。4种因子组合见表1。
[0030]表1种子催芽组合试验表
[0031][0032]试验结果
[0033]11月7日开始试验,每组试验200粒种子。11月7日进行酸蚀试验,种子装在直径90mm、高110mm的罐头瓶内进行,酸蚀后清水冲洗;11月7日~12月13日进行变温试验;12月13日~12月31日进行干湿试验;翌年1月5日进行激素试验。1月6日挑出各组试验中裂口的种子,统计各组试验裂口率,并将裂口种子用0.5%高锰酸钾消毒后分别平铺于发芽皿滤纸
上,置于恒温箱中进行发芽试验;未裂口的种子也用0.5%高锰酸钾消毒后分别平铺于发芽皿滤纸上,置于恒温箱中进行发芽试验。各组试验种子编号在发芽皿底部标注。
[0034]在发芽试验进行中,经常查看种子,保持种子湿度,有杂菌出现时清洗种子与发芽皿并更换滤纸。2月17日观测个别裂口种子萌发,2月23日种子萌发出现高峰,3月1日后,未有种子萌发。统计种子裂口率、裂口种子发芽率、种子总发芽率等见表2。
[0035]表2催芽试验结果
[0036][0037][0038]由表2可知,9组试验中,种子裂口数最多达167粒,中资裂口率最高达83.5%,裂口种子发芽率最高50.37%;为裂口种子均未发芽。
[0039]试验结果分析
[0040]为确定酸蚀处理、变温处理、干湿处理、激素处理4因素中对促进发芽起显著作用的因子及筛选出适宜催芽组合,对试验结果种子裂口率、裂口种子发芽率、种子总发芽率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0041]为了确定种子裂口率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对种子裂口率、裂口种子发芽率、种子总发芽率3者进行相关分析。
[0042]极差分析
[0043]种子裂口率、裂口种子发芽率、种子总发芽率极差进行分析见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暴马榆种子先变温度处理3

9次,再干湿处理3

9次;所述变温度处理的变温温差为20

40℃;变温时间为48h。2.一种暴马榆种子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暴马榆种子先变温度处理3

9次,再干湿处理3

9次;所述变温度处理为10℃~20℃环境下放置48h后,移置

20℃~

10℃环境下48h;所述干湿处理一次为放置在≧25℃环境下24h,再放置0~5℃水中浸种24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光刘玉波张桓孙忠萍刘玉军陈玉宝田俊德孙永吉张海军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