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吹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7398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吹塑装置,包括内层旋转型芯、中层旋转型芯以及外层旋转型芯,薄膜吹塑装置还包括中层齿轮、行星齿轮、内齿圈以及驱动装置,中层齿轮同轴地固定在中层旋转型芯上,内齿圈同轴地环绕中层齿轮设置并保持位置固定,行星齿轮设置在中层齿轮与内齿圈之间,并与中层齿轮、内齿圈同时啮合,行星齿轮的齿轮轴枢转地连接至内层旋转型芯以及外层旋转型芯,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内层旋转型芯与外层旋转型芯按照第一方向自转,并使得中层旋转型芯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自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膜吹塑装置使薄膜趋于各向同性,并且不会出现翘曲问题,即使出现跳动,也不会影响薄膜厚度的均匀性,并且只需要单个驱动装置即可驱动整个装置。动整个装置。动整个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吹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吹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吹塑成型是继挤出成型和注射成型之后第三种最常用的塑料加工方法,其中,薄膜吹塑成型是将粘流态的熔体从螺杆挤出机前端压入模头中,使熔体经过模头挤出成管胚状,并利用模头底部通入的压缩空气将管胚均匀自由地吹胀成直径较大的薄膜,同时使管状薄膜在向上牵引的过程中被纵向拉伸,再由人字板压平,牵引辊牵引,最后收卷成筒。
[0003]但是,这种传统薄膜吹塑成型设备在对取向程度较高的塑料进行加工时,吹塑成型后的薄膜存在各向异性(例如热致性液晶高分子聚合物,简称LCP),导致薄膜各向性能差异较大,往往无法满足实际工程应用。
[000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双向旋转模头,通过内外型芯相对旋转,从内外型芯之间挤出的薄膜有效解决了其各向异性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双向旋转模头的取向方式会令薄膜因分子链取向及应力的关系发生翘曲,会对后续的薄膜加工步骤造成负面影响。以薄膜附铜为例,薄膜的翘曲会导致薄膜中间附铜脱落。其二,双向旋转模头的内芯外芯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跳动,这就导致从中挤出的薄膜厚度不均匀,更有甚者会影响生产的稳定性或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吹塑装置,在保证通过其得到的薄膜各向同性的同时,有效克服了薄膜厚度不均的问题。
[0006]一种薄膜吹塑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层旋转型芯、中层旋转型芯以及外层旋转型芯,所述中层旋转型芯套设在所述内层旋转型芯外并与其夹合形成内层流道,所述外层旋转型芯套设在所述中层旋转型芯外并与其夹合形成外层流道,所述内层旋转型芯、中层旋转型芯以及外层旋转型芯包括挤出端,所述内层流道与所述外层流道在所述挤出端汇合,
[0007]所述薄膜吹塑装置还包括中层齿轮、行星齿轮、内齿圈以及驱动装置,所述中层齿轮同轴地固定在所述中层旋转型芯上,所述内齿圈同轴地环绕所述中层齿轮设置并保持位置固定,所述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中层齿轮与所述内齿圈之间,并与所述中层齿轮、所述内齿圈同时啮合,所述行星齿轮的齿轮轴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内层旋转型芯以及所述外层旋转型芯,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内层旋转型芯与所述外层旋转型芯按照第一方向自转,并使得所述中层旋转型芯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自转。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齿轮为偶数排。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吹塑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外层旋转型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内层旋转型芯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枢转地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内层旋转型芯相对挤出端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外层旋转型芯的外表面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行星齿轮以及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挤出端依次形成由近到远的排列。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为齿轮,其齿轮腹板上开设有孔,用于所述行星齿轮的齿轮轴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能够被所述驱动装置驱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吹塑装置还包括口模环,所述口模环固定在所述外层旋转型芯的挤出端,所述口模环与所述内层旋转型芯夹合形成膜缝,所述膜缝的宽度可调。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吹塑装置还包括定模体,所述定模体环绕所述外层旋转型芯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模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外层旋转型芯中设置有若干个外层进料通道,所述中层旋转型芯设置有中层进料通道,所述外层进料通道将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外层流道连通,所述中层进料通道将所述外层流道与所述内层流道连通。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吹塑装置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环绕所述定模体设置。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所述薄膜吹塑装置,一方面将所述内层旋转型芯、所述外层旋转型芯设置为与所述中层旋转型芯以相反的方向旋转,这就使内层流道、外层流道中的熔体均进行双向取向,并在挤出端挤出时再次叠加取向,使薄膜趋于各向同性,并且不会出现翘曲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内层旋转型芯与所述外层旋转型芯连接为一个整体,因此,即使其出现跳动,也不会影响薄膜厚度的均匀性。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薄膜吹塑装置,只需要单个驱动装置,就能够同时驱动所述内层旋转型芯、所述中层旋转型芯以及所述外层旋转型芯,并使得所述内层旋转型芯、所述外层旋转型芯与所述中层旋转型芯以相反的方向旋转,降低了使用成本,使装置变得更加紧凑,减少了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薄膜吹塑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2为图1中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薄膜吹塑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3为图2中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薄膜吹塑装置的AA剖面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薄膜吹塑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薄膜吹塑装置的用于熔料流动的通道的示意图;
[0024]其中,1为内层旋转型芯,2为中层旋转型芯,3为外层旋转型芯,4为行星齿轮,5为第一连接件,6为第二连接件,7为口模环,8为第三连接件,9为内齿圈,11为空气通道,21为中层齿轮,22为中层进料通道,31为外层进料通道,41为第一行星齿轮,42为第二行星齿轮,101为定模体,102为加热器,103为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吹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层旋转型芯、中层旋转型芯以及外层旋转型芯,所述中层旋转型芯套设在所述内层旋转型芯外并与其夹合形成内层流道,所述外层旋转型芯套设在所述中层旋转型芯外并与其夹合形成外层流道,所述内层旋转型芯、中层旋转型芯以及外层旋转型芯包括挤出端,所述内层流道与所述外层流道在所述挤出端汇合,所述薄膜吹塑装置还包括中层齿轮、行星齿轮、内齿圈以及驱动装置,所述中层齿轮同轴地固定在所述中层旋转型芯上,所述内齿圈同轴地环绕所述中层齿轮设置并保持位置固定,所述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中层齿轮与所述内齿圈之间,并与所述中层齿轮、所述内齿圈同时啮合,所述行星齿轮的齿轮轴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内层旋转型芯以及所述外层旋转型芯,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内层旋转型芯与所述外层旋转型芯按照第一方向自转,并使得所述中层旋转型芯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自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吹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为偶数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吹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外层旋转型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内层旋转型芯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枢转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正伟何征吴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沃特智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