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体、连接器单元和带电线的连接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27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0:42
抑制在保持包覆电线的状态下包覆电线相对于夹持体相对旋转而扭转。将包覆电线保持为安装于安装部件的状态的夹持体具有环状的基部、以及保持插入到基部内的包覆电线的保持部。在保持部沿基部的周向排列设有从基部向基部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多个延伸部包围插入到基部内的包覆电线,在周向上相邻的延伸部能够以彼此相互接触的方式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从基部延伸。保持部具有延伸部的前端部所具备的第一面、以及延伸部的前端部在周向上位于与第一面不同的位置的第二面。在相邻的延伸部彼此相互接触的状态下,第一面按压包覆电线的外周面,第二面位于比第一面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侧的位置。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夹持体、连接器单元和带电线的连接器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持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与连接器连接的包覆电线保持为安装于规定的部件的状态的夹持体。
[0002]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夹持体的连接器单元和带电线的连接器单元。

技术介绍

[0003]已知为了将与连接器连接的包覆电线保持为安装于规定的部件的状态而使用防脱用的夹持体。作为夹持体的一例,可以列举专利文献1记载的防脱构件100和专利文献2记载的电缆夹200。
[0004]如图35所示,防脱构件100具有环状构件101和多个柱构件102。柱构件102从环状构件101的周向边缘向垂直方向延伸,在柱构件102的前端附近的内表面侧设有凸部103。通过这种结构,凸部103咬入插入到环状构件101内侧的电缆104,能够防止电缆104的脱落。此外,如图36所示,在将电缆104穿过筒状的罩主体105内的基础上,如果使罩主体105与未图示的连接器主体嵌合,则罩主体105的内周面朝向电缆插入用的贯通孔变窄,防脱构件100的凸部103附近以收窄的方式弹性位移,凸部103充分地咬入电缆104。
[0005]如图37所示,电缆夹200是圆筒形状,保持插入到其内侧的电缆。更详细地说,如图37所示,在电缆夹200设有形成弯曲形状的多个梳齿201。通过电缆夹200嵌入到未图示的紧固螺母中,各梳齿201的弯折的部分被紧固螺母的内周面向电缆侧推压。由于在梳齿201间形成有狭缝,所以各梳齿201通过被紧固螺母推压而弹性位移,设置于梳齿201的前端部的前端突起202咬入电缆。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259419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1866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防脱构件100中,如图35所示,由于柱构件102为比较细的形状,所以如果对由防脱构件100保持的电缆104作用扭转的力,则柱构件102有可能与电缆104一起旋转而扭转。
[0012]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电缆夹200中,在多个梳齿201被紧固螺母推压而弹性位移时,梳齿201彼此紧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对电缆作用扭转的力,各梳齿201的扭转变形也被配置在其两侧的梳齿201限制。但是,在上述电缆夹200中,由于梳齿201的前端突起202中与电缆的接触面是平面,所以如果对电缆作用扭转的力,则电缆有可能相对于电缆夹200相对旋转。其结果,在电缆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产生负荷,起因于此有可能导致电缆断线。
[001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体,
该夹持体能够抑制在保持包覆电线的状态下包覆电线相对于夹持体进行相对旋转而扭转。
[0014]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上述夹持体的连接器单元和带电线的连接器单元。
[0015]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体将与连接器连接的包覆电线保持为安装于安装部件的状态,该夹持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供包覆电线插入的环状的基部、以及保持插入到基部内的包覆电线的保持部;在保持部沿基部的周向排列设有从基部向基部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多个延伸部包围插入到基部内的包覆电线,在周向上相邻的延伸部能够以彼此相互接触的方式弹性位移的状态下,从基部延伸;保持部具有延伸部的前端部所具备的第一面、以及延伸部的前端部所具备的在周向上位于与第一面不同位置的第二面;在周向上相邻的延伸部彼此相互接触的状态下,第一面按压包覆电线的外周面,第二面在基部的径向上位于比第一面靠向外侧的位置。
[0017]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体中,优选的是,多个延伸部的各自的前端部在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位置具备第一面,并且在周向上在与第一面不同的位置具有第二面。
[0018]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体中,优选的是,多个延伸部的各自的前端部具有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面存在第一面和第二面。
[0019]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体中,优选的是,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的一部分被切口,第二面在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中存在于被切口的部分。
[0020]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体中,优选的是,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的角部分被切口,第二面在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中存在于被切口的角部分。
[0021]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体中,优选的是,在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面还存在连结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连结面,周向上的第一面的长度比周向上的第二面的长度与周向上的连结面的长度的合计长。
[0022]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体中,优选的是,径向上的连结面的长度为周向上的第二面的长度以上。
[0023]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体中,优选的是,各个延伸部的形状相同。
[0024]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体中,可以是多个延伸部的各自的前端部具有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在周向上相邻的延伸部之间,径向上的突出部的长度不同;在周向上相邻的延伸部中,径向上的突出部的长度较长的延伸部中的、径向上的突出部的内侧的端面是第一面,径向上的突出部的长度较短的延伸部中的、径向上的突出部的内侧的端面是第二面。
[0025]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体中,优选的是,多个延伸部弹性位移的方式是,在周向上相邻的延伸部彼此在突出部的周向上的端面相互接触。
[0026]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基部设有能够与安装部件所具备的被嵌合部嵌合的嵌合部。
[0027]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单元具有:以上说明的任一个夹持体;连接器;作为安装部件的壳体,在内部容纳连接器;电线引出部,设置于壳体,用于将与连接器连接的包覆电线引出到壳体外;以及紧固构件,与夹持体嵌合而使多个延伸部弹性位移,并且组装于电线引出部而紧固夹持体和电线引出部。
[0028]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单元中,优选的是,紧固构件是压紧螺母,压紧螺母中的、组装于电线引出部的部分的内周面具备螺纹牙形成面,该螺纹牙形成面形成有与形成于电线引出部的外周面的螺纹牙啮合的螺纹牙;压紧螺母中的、与夹持体嵌合的部分的内周面具备越远离螺纹牙形成面而压紧螺母的内径越小的锥面;在压紧螺母拧入电线引出部时,锥面将多个延伸部分别向径向的内侧按压而使多个延伸部弹性位移。
[0029]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单元中,优选的是,还具有筒状的防水构件,该筒状的防水构件在径向上配置于包覆电线的外周面与电线引出部的内周面的间隙、以及包覆电线的外周面与基部的内周面的间隙的两方。
[0030]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带电线的连接器单元具有以上说明的任一个连接器单元以及包覆电线。
[003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2]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夹持体保持包覆电线的状态下,夹持体的保持部所具有的多个延伸部分别弹性位移,在周向上相邻的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夹持体,将与连接器连接的包覆电线保持为安装于安装部件的状态,其特征在于,具有供所述包覆电线插入的环状的基部、以及保持插入到所述基部内的所述包覆电线的保持部,在所述保持部沿所述基部的周向排列设有从所述基部向所述基部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多个所述延伸部包围插入到所述基部内的所述包覆电线,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延伸部能够以彼此相互接触的方式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从所述基部延伸,所述保持部具有所述延伸部的前端部所具备的第一面、以及所述延伸部的前端部所具备的在所述周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一面不同位置的第二面,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延伸部彼此相互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面按压所述包覆电线的外周面,所述第二面在所述基部的径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面靠向外侧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延伸部的各自的前端部在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位置具备所述第一面,并且在所述周向上在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位置具有所述第二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延伸部的各自的前端部具有向所述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面存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的一部分被切口,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中存在于被切口的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的角部分被切口,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中存在于被切口的所述角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面还存在连结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连结面,所述周向上的所述第一面的长度比所述周向上的所述第二面的长度与所述周向上的所述连结面的长度的合计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上的所述连结面的长度为所述周向上的所述第二面的长度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体,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延伸部的形状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智幸久乡和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