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20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包括下模,下模上设置有下模腔,且下模上对应下模腔设置有入流系统,入流系统包括设置于下模上的入流口,下模腔包括对应槽腔体,对应槽腔体对应设置有对应槽对应台,入流口位于对应槽对应台上,压铸成型时,通过顶部设置浇铸入口连通入流系统,金属液从顶部引入入流口,通过入流口向对应槽腔体填入金属液,形成顶部流入式金属液均匀填入式压铸成型结构。金属液均匀填入式压铸成型结构。金属液均匀填入式压铸成型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成型技术,特别设计铝合金产品压铸成型,具体的,其展示一种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展示的产品100,包括圆盘状的盘体101,盘体101周圈的边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要素台102,且盘体101的中部为对应槽103,由于要素台102为非偶数,导致压铸成型的模具设置时:若将产品100的模腔对称分布于上模于下模会导致莫格要素台为上下面结合处,影响该处的成型质量;若选取一处的要素台102为入流口,由于金属液的流入时间差异,各处要素台102的成型质量处于不可控状态,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包括下模,下模上设置有下模腔,且下模上对应下模腔设置有入流系统,入流系统包括设置于下模上的入流口,下模腔包括对应槽腔体,对应槽腔体对应设置有对应槽对应台,入流口位于对应槽对应台上,压铸成型时,通过顶部设置浇铸入口连通入流系统,金属液从顶部引入入流口,通过入流口向对应槽腔体填入金属液,形成顶部流入式金属液均匀填入式压铸成型结构。
[0007]进一步的,入流口呈环形槽台体,且入口的部位为外扩斜坡状。
[0008]进一步的,入流口对应入流台设置,入流台为圆锥状,且外部包裹有入流台外板,入流台外板和入流台形成锥形外扩分流结构。
[0009]进一步的,入流系统连通浇铸口,浇铸口通过转向流道连通锥形外扩分流结构。
[0010]进一步的,下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平衡溢流下孔A,每个要素台的对应腔体间设置一平衡溢流下孔A,若干平衡溢流下孔A形成盘体平衡溢流成型结构。
[0011]进一步的,下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平衡溢流下孔B,平衡溢流下孔B数量为偶数个,均匀设置于对应槽腔体的底部,形成中部平衡溢流结构。
[0012]进一步的,每个要素台的对应腔体还对应设置有外部溢流口,形成外部平衡溢流成型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顶部设置浇铸入口连通入流系统,金属液从顶部引入入流口,通过入流口向对应槽腔体填入金属液,形成顶部流入式金属液均匀填入式压铸成型结构,保证产品的制备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产品100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2至图3,本实施例展示一种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包括下模1,下模1上设置有下模腔2,且下模1上对应下模腔2设置有入流系统,入流系统包括设置于下模1上的入流口3,下模腔2包括对应槽腔体21,对应槽腔体21对应设置有对应槽对应台11,入流口3位于对应槽对应台11上,压铸成型时,通过顶部设置浇铸入口连通入流系统,金属液从顶部引入入流口3,通过入流口3向对应槽腔体填入金属液,形成顶部流入式金属液均匀填入式压铸成型结构。
[0018]入流口3呈环形槽台体,且入口的部位为外扩斜坡状。
[0019]入流口3对应入流台4设置,入流台4为圆锥状,且外部包裹有入流台外板41,入流台外板41和入流台4形成锥形外扩分流结构。
[0020]入流系统连通浇铸口5,浇铸口5通过转向流道51连通锥形外扩分流结构。
[0021]下模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平衡溢流下孔A6,每个要素台102的对应腔体间设置一平衡溢流下孔A6,若干平衡溢流下孔A6形成盘体101平衡溢流成型结构。
[0022]下模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平衡溢流下孔B7,平衡溢流下孔B7数量为偶数个,均匀设置于对应槽腔体21的底部,形成中部平衡溢流结构。
[0023]每个要素台102的对应腔体还对应设置有外部溢流口8,形成外部平衡溢流成型结构。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顶部设置浇铸入口连通入流系统,金属液从顶部引入入流口,通过入流口向对应槽腔体填入金属液,形成顶部流入式金属液均匀填入式压铸成型结构,保证产品的制备质量。
[00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下模上设置有下模腔,且下模上对应下模腔设置有入流系统,入流系统包括设置于下模上的入流口,下模腔包括对应槽腔体,对应槽腔体对应设置有对应槽对应台,入流口位于对应槽对应台上,压铸成型时,通过顶部设置浇铸入口连通入流系统,金属液从顶部引入入流口,通过入流口向对应槽腔体填入金属液,形成顶部流入式金属液均匀填入式压铸成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入流口呈环形槽台体,且入口的部位为外扩斜坡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入流式盘体压铸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入流口对应入流台设置,入流台为圆锥状,且外部包裹有入流台外板,入流台外板和入流台形成锥形外扩分流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跃文朱立群朱文超张显东张峰周震谭凡
申请(专利权)人:金榀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