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02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包括:底盘模块、车身本体、控制模块和传感器模块;车身本体包括:底盘转接支架、顶棚、前上车体、后上车体、左前车体、右前车体、前端车体、左后车体、右后车体、后端车体、左门和右门;底盘转接支架固定在底盘模块的上方;顶棚、前上车体和后上车体固定在底盘转接支架的上方;顶棚位于前上车体和后上车体之间;左门位于左前车体和左后车体之间,且与底盘转接支架可拆卸连接;右门位于右前车体和右后车体之间,且与底盘转接支架可拆卸连接;控制模块与底盘模块连接;传感器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传感器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传感器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驾驶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

技术介绍

[0002]过去的武器装备试验训练中的目标物绝大多数为固定靶,但随着实战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固定靶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0003]现有的机动靶车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轨道式靶车,靶车在预先铺设的轨道上运行,靶车通过预设程序在轨道上实现加速、减速等机动;二是遥控式靶车,通过在靶车上安装遥控装置,对靶车进行远程遥控实现机动;三是拖拽式靶车,靶车由前车牵引拖拽实现机动。
[0004]上述第一种轨道式靶车路线相对固定,多数仅能进行直线运动,规律明显,易进行预判,训练的难度较低,另外铺设的轨道也存在被误伤的风险。第二种遥控式靶车可以实现远程遥控,相对于第一种方式更灵活,但遥控距离有限,且通讯信号易受干扰,另外靶车数量有限,一名操作人员仅能遥控一台靶车,靶车难以组队。第三种靶车由前车牵引,机动灵活,但由于前车由人驾驶,风险极大,为降低前车风险导致拖拽线很长,大大降低了靶车的机动性,该方式极少被采用。
[0005]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恰好为以上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自动驾驶技术让靶车动起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训练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该靶车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便于拆解组装,易化整为零,方便物流运输;且可以利用无人驾驶技术,实现靶车的自主机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所述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包括:底盘模块、车身本体、控制模块和传感器模块;
[0008]所述车身本体包括:底盘转接支架、顶棚、前上车体、后上车体、左前车体、右前车体、前端车体、左后车体、右后车体、后端车体、左门和右门;
[0009]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固定在所述底盘模块的上方;
[0010]所述顶棚、前上车体和后上车体固定在所述底盘转接支架的上方;所述顶棚位于所述前上车体和后上车体之间;
[0011]所述左前车体、右前车体、前端车体分别位于所述前上车体的左侧、右侧和前端,且均与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固定;
[0012]所述左后车体、右后车体、后端车体分别位于所述后上车体的左侧、右侧和后端,且均与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固定;
[0013]所述左门位于所述左前车体和左后车体之间,且与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可拆卸连接;
[0014]所述右门位于所述右前车体和右后车体之间,且与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可拆卸连接;
[0015]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底盘模块连接;
[0016]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器;所述底盘模块包括:底盘车架、前桥总成、后桥总成和底盘控制器;
[0018]所述前桥总成、后桥总成和底盘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底盘车架固定连接;
[0019]所述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分别与所述底盘控制器连接;
[0020]所述底盘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盒;
[0022]所述控制盒与所述底盘车架焊接;所述主控制器容置在所述控制盒内。
[0023]优选的,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激光雷达支架、毫米波雷达支架、第一摄像头支座、多个第二摄像头支架和多个导航系统支架;
[0024]所述激光雷达支架固定在所述底盘转接支架的上表面;
[0025]所述毫米波雷达支架和所述第一摄像头支座均固定在所述底盘转接支架的前端;
[0026]所述多个第二摄像头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底盘转接支架的前端、后端、左侧和右侧;
[0027]所述多个导航系统支架位于所述顶棚上。
[002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第一摄像头、多个第二摄像头和多个导航系统;
[0029]所述激光雷达固定在所述激光雷达支架上,且露出于所述前上车体;
[0030]所述毫米波雷达固定在所述毫米波雷达支架上,且露出于所述前端车体;
[0031]所述第一摄像头固定在所述第一摄像头支座上,且露出于所述前端车体;
[0032]所述多个第二摄像头固定在所述第二摄像头支架上,且分别露出于所述前端车体、后端车体、左前车体和右前车体;
[0033]所述多个所述导航系统固定在多个导航系统支架上,且露出于所述顶棚。
[003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摄像头支座包括:第一摄像头底座和第一摄像头支架;
[0035]所述第一摄像头底座与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固定;所述第一摄像头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弧形槽;
[0036]所述第一摄像头支架的两侧分别嵌入所述弧形槽内。
[0037]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航系统的数量为两个。
[0038]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面板和两个急停按钮;
[0039]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右后车体上;
[0040]两个所述急停按钮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后车体和右后车体上。
[0041]优选的,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包括:第一底盘转接支架和第二底盘转接支架;
[0042]所述第一底盘转接支架与第二底盘转接支架之间螺栓连接。
[004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该靶车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便于拆解组装,易化整为零,方便物流运输,左右门的设计便于内部设备检修;并且该靶车通过控制模块和底盘模块的设置,可利用无人驾驶技术,实现靶车的自主机动。通过控制模
块和服务器的信息交互,可实现多辆靶车编队行进,模拟实战场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可有效辅助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4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4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的传感器模块的部分位置示意图;
[004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以整车作为目标靶,可应用在武器装备试验中,特别是无人机的训练试验中。
[005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1中所示,该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包括:底盘模块1、控制模块2、车身本体3和传感器模块4。
[005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中所示底盘模块1具体包括:底盘车架11、前桥总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包括:底盘模块、车身本体、控制模块和传感器模块;所述车身本体包括:底盘转接支架、顶棚、前上车体、后上车体、左前车体、右前车体、前端车体、左后车体、右后车体、后端车体、左门和右门;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固定在所述底盘模块的上方;所述顶棚、前上车体和后上车体固定在所述底盘转接支架的上方;所述顶棚位于所述前上车体和后上车体之间;所述左前车体、右前车体、前端车体分别位于所述前上车体的左侧、右侧和前端,且均与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固定;所述左后车体、右后车体、后端车体分别位于所述后上车体的左侧、右侧和后端,且均与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固定;所述左门位于所述左前车体和左后车体之间,且与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右门位于所述右前车体和右后车体之间,且与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底盘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器;所述底盘模块包括:底盘车架、前桥总成、后桥总成和底盘控制器;所述前桥总成、后桥总成和底盘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底盘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分别与所述底盘控制器连接;所述底盘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与所述底盘车架焊接;所述主控制器容置在所述控制盒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机动训练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激光雷达支架、毫米波雷达支架、第一摄像头支座、多个第二摄像头支架和多个导航系统支架;所述激光雷达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杰梁海军刘渊霍舒豪李晓飞张德兆王肖张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兰德适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