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94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42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头部滚筒(1)、尾部滚筒(2)、托辊组(5)、机架(6)、桁架走台支架(7)、受料漏斗(8)、驱动装置(9)、卸料漏斗(10)和胶带(11),其中头部滚筒(1)、尾部滚筒(2)和托辊组(5)通过螺栓与机架(6)链接,机架(6)和桁架走台支架(7)之间通过焊接链接的方式固定,桁架走台支架(7)通过焊接的方式同支柱链接、受料漏斗(8)安装在尾部滚筒(2)附近上方处、驱动装置(9)安装在头部滚筒(1)的一侧、卸料漏斗(10)安装在头部滚筒(1)前方偏下位置处,胶带(11)安装在托辊组(5)通道内;所述头部滚筒(1)和尾部滚筒(2)为胶带(11)的动力支撑部分。部分。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原料输送
,涉及一种封闭耐磨环保高效普适的原料输送装置,并且更具体地,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冶炼领域采用皮带输送原料,但其是敞开式且空间需求较大、输送坡度受限以及对厂区适应性弱的缺陷日益突出,此外在物料输送过程中不能实现物料的连续输送而要设置转运点,期间粉尘的飞扬及沿途的遗洒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该现象和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物料输送设计、制造、使用及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
[0003]而管状原料输送装置是将散状物料包裹在强制形成管状胶带内进行输送,它的输送原理与传统带式输送机完全相同,即通过输送胶带作为传力和物料的输送媒体,由转动灵活的托辊作为输送物料胶带的支撑,经滚筒的改向和传动,由驱动装置驱动滚筒使输送机胶带依靠滚筒与胶带的摩擦使输送物料的胶带进行周圈转动进而输送物料。所不同的是,普通带式输送机物料在形成平形或槽形截面的胶带上进行输送,而管状原料输送装置使物料在起初由平形界面逐渐转变为槽形截面最终形成管状截面的胶带内进行输送,在到达指定位置后再依次逐渐由管状截面变为槽形截面进而呈平形截面经卸料漏斗卸至相关位置,期间无需中转站、能够克服输送的角度和距离问题。因此,为了实现低成本、低消耗、长寿命、环保、连续、高效、安全的制备出原料输送装置,急需开发设计出一种新型管状带式输送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现有输送皮带不能满足现有工艺的要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头部滚筒1、尾部滚筒2、托辊组5、机架6、桁架走台支架7、受料漏斗8、驱动装置9、卸料漏斗10和胶带11,其中头部滚筒1、尾部滚筒2和托辊组5通过螺栓与机架6链接,机架6和桁架走台支架7之间通过焊接链接的方式固定,桁架走台支架7通过焊接的方式同支柱链接、受料漏斗8安装在尾部滚筒2附近上方处、驱动装置9安装在头部滚筒1的一侧、卸料漏斗10安装在头部滚筒1前方偏下位置处,胶带11安装在托辊组5通道内;所述头部滚筒1和尾部滚筒2为胶带11的动力支撑部分。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改向滚筒3,用于改变胶带11的运行方向,改向滚筒3通过螺栓与机架6链接。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拉紧装置4,拉紧装置4通过转轴固定在头部滚筒1斜下方处,所述拉紧装置4使得胶带具有足够的张力,保证胶带和传动滚筒产生摩擦力使胶带不打滑,同时限制胶带在各托辊间的垂度,使输送机正常运行。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托辊组5由钢管组成,所述钢管能够限制胶带形成滚筒状。
[0010]进一步地,钢管壁厚不小于3.5mm,每个钢管直径为80

95mm;
[0011]进一步地,机架6和桁架走台支架7为钢结构,钢结构采用喷砂处理。
[0012]进一步地,所述胶带11在机尾形成尾部过渡带12、在机头形成头部过渡带14,在中间形成中间管状带13,所述受料点在尾部过渡带12,由水平变为槽形,最后卷成圆筒状;所述中间管状带13用于原料输送;所述头部过渡带14由圆筒状展开变为水平,用于卸料;整个输送过程为:展开受料、封闭圆通状运行、再展开卸料的过程。管状带式输送机与普通带式输送机最大的区别在于所采用的输送带和托辊组不同。胶带11在尾部过渡带12和头部过渡带14的宽度为600

900mm、胶带11在中间管状带13的直径为180

240mm。
[0013]本技术的优点及效果:本输送装置区别于现有的带式输送装置的局限性,本装置通过展开受料、带状输送以及展开卸料三个无缝的衔接,可以对沿线物料输送过程中被完全封闭,这样既可防止物料洒落污染环境,也可防止环境(灰尘、雨水等)对输送物料的污染;区别于现有的带式输送装置的局限性,本装置可以将料被包裹在形成管状的胶带内输送,因此输送过程中承载侧无散料的飞扬及飞溅,返回侧胶带反向成管状,胶带承载面被包裹在里侧,这样避免了粘附胶带上残余物料回程输送沿线的散落;区别于现有的带式输送装置的局限性,本装置可以进行水平、垂直及空间弯曲运行,转弯处无须建立转运环节,不需建立中转站,可以完全消除对中转站的维护问题。原需要多条普通皮带机搭接的系统可采用一条管带机即可,既节省了转运站费用又使布置简单,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和节省人力资源;区别于现有的带式输送装置的局限性,本装置可以实现较大倾斜角度的提升(一般可以达到普通带式输送机提升角度的1.5

1.6倍),倾斜角度大,输送机长度变短,更经济环保、输送能力更大。区别于现有的带式输送装置的局限性,本装置在回侧也可封闭输送物料;区别于现有的带式输送装置的局限性,本装置可以在输送同等量的物料前提下管带桁架宽度大约只相当于普通带式输送机横断面的一半,故占地面积小;区别于现有的带式输送装置的局限性,本装置在管带机桁架两边安装上走道即可,无需另建栈桥,在较长距离或多转弯输送条件下,采用管带机输送方案较普通皮带机输送方案有更为显著的经济性。
[0014]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管状带式输送机装置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管状带式输送机托辊组截面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管状带式输送机水平布置示意图。
[0018]1、头部滚筒;2、尾部滚筒;3、改向滚筒;4、拉紧装置;5、托辊组;6、机架;7、桁架走台支架;8、受料漏斗;9、驱动装置;10、卸料漏斗;11、胶带;12、尾部过渡带;13、管状带;14、头部过渡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0021]一种新型管状带式输送机,所述原料输送装置可以分为尾部过渡带12受料、中间管状带13输送和头部过渡带14卸料三个部分,其主要由头部滚筒(1)、尾部滚筒2、改向滚筒3、拉紧装置4、托辊组5、机架6、桁架走台支架7、受料漏斗8、驱动装置9、卸料漏斗10、胶带11组成,其中头部滚筒1和尾部滚筒2通过销轴分别固定在机架头部和尾部、改向滚筒3和托辊组5通过转轴螺栓与机架6链接、机架6和桁架走台支架7之间通过焊接链接的方式固定、拉紧装置4通过转轴固定在头部滚筒1斜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滚筒(1)、尾部滚筒(2)、托辊组(5)、机架(6)、桁架走台支架(7)、受料漏斗(8)、驱动装置(9)、卸料漏斗(10)和胶带(11),其中头部滚筒(1)、尾部滚筒(2)和托辊组(5)通过螺栓与机架(6)链接,机架(6)和桁架走台支架(7)之间通过焊接链接的方式固定,桁架走台支架(7)通过焊接的方式同支柱链接、受料漏斗(8)安装在尾部滚筒(2)附近上方处、驱动装置(9)安装在头部滚筒(1)的一侧、卸料漏斗(10)安装在头部滚筒(1)前方偏下位置处,胶带(11)安装在托辊组(5)通道内;所述头部滚筒(1)和尾部滚筒(2)为胶带(11)的动力支撑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改向滚筒(3),用于改变胶带(11)的运行方向,改向滚筒(3)通过螺栓与机架(6)链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紧装置(4),拉紧装置(4)通过转轴固定在头部滚筒(1)斜下方处,所述拉紧装置(4)使得胶带具有足够的张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伟徐涛周海川张勇卜二军孟凡旭任俊昝智程鹏周宁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