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颈椎修复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82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颈椎康复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颈椎修复枕头,包括修复枕本体,所述修复枕本体包括头枕和位于头枕一侧的颈椎引导支柱,所述头枕与颈椎引导支柱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头枕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头部承托槽,所述头枕右侧设置有用于放置颈椎引导支柱的置物槽,通过可拆卸式的头枕和颈椎引导支柱,在使用时方便拆卸和安装,将拆卸后的颈椎引导支柱放置在置物槽内,方便外出时携带,在修复枕本体上架设保护垫,通过保护垫对使用中的人体进行保护,防止皮肤与修复枕本体发生擦伤,提升使用的舒适度。提升使用的舒适度。提升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颈椎修复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颈椎康复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颈椎修复枕头。

技术介绍

[0002]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0003]目前关于颈椎病的治疗康复和预防都会采用到颈椎修复枕,对颈椎进行牵引定位,但是现有的颈椎修复枕在使用时由于结构繁复,不易携带只能在家中使用,对于需要经常外出的人群来说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拆卸安装和方便携带的颈椎修复枕头。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式颈椎修复枕头,包括修复枕本体,所述修复枕本体包括头枕和位于头枕一侧的颈椎引导支柱,所述头枕与颈椎引导支柱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头枕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头部承托槽,所述头枕右侧设置有用于放置颈椎引导支柱的置物槽,所述颈椎引导支柱上表面为弧形,且高度自头枕处向外延伸厚度依次减小,所述头枕和颈椎引导支柱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承托槽为下沉式设计,所述头部承托槽自开口处向下延伸直径依次减小。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与修复枕本体外形贴合的保护垫,所述保护垫与修复枕本体通过转接板连接,所述转接板一侧与修复枕本体铰接,另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保护垫上设置有与卡槽配合使用的卡接凸楞。
[0008]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垫包括分别覆盖在头枕和颈椎引导支柱上方的头枕部和颈椎引导部,所述颈椎引导部的正反两面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头枕部内与头部承托槽相对应处设置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设置有助眠药囊,所述填充腔开口处设置有拉链。
[0010]进一步地,所述颈椎引导部朝向颈椎引导支柱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颈椎引导支柱上开设有与定位柱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头枕部与颈椎引导部连接处设置有加厚支撑层。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可拆卸式的头枕和颈椎引导支柱,在使用时方便拆卸和安装,将拆卸后的颈椎引导支柱放置在置物槽内,方便外出时携带,在修复枕本体
上架设保护垫,通过保护垫对使用中的人体进行保护,防止皮肤与修复枕本体发生擦伤,提升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中修复枕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保护垫的展开图。
[0015]其中:1

头枕;2

颈椎引导支柱;3

头部承托槽;4

置物槽;5

保护垫;6

转接板;7

卡槽;8

卡接凸楞;9

头枕部;10

颈椎引导部;11

魔术贴子贴;12

魔术贴母贴;13

助眠药囊;14

定位柱;15

定位槽;16

加厚支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

2所示,一种便携式颈椎修复枕头,包括修复枕本体,修复枕本体包括头枕1和位于头枕1一侧的颈椎引导支柱2,头枕1与颈椎引导支柱2可拆卸式连接,头枕1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口,颈椎引导支柱2朝向头枕部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通过连接柱与连接口的插接方便使用时的插接和拆卸,头枕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头部承托槽3,头枕1右侧设置有用于放置颈椎引导支柱2的置物槽4,将拆卸后的颈椎引导支柱2放置在置物槽4内方便收纳,颈椎引导支柱2上表面为弧形,且高度自头枕1处向外延伸厚度依次减小,头枕1和颈椎引导支柱2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头部承托槽3为下沉式设计,头部承托槽3自开口处向下延伸直径依次减小,在使用时头部放置于头部承托槽3内,脖子放置在头枕部9与颈椎引导支柱2连接处,符合人体结构,颈椎位于颈椎引导支柱2上,在人体自身的重力施加压力下对颈椎施加向上的承托力,依次来对颈椎进行康复引导,在使用完毕后。
[0020]该便携式颈椎修复枕头还包括与修复枕本体外形贴合的保护垫5,保护垫5包括两层,其中与修复枕本体贴合的一层使用纱布,透气性好且与修复枕表面的摩擦力大,放置使用时保护垫5发生滑动,在纱布的上层覆盖绒布,表面柔软增加使用时的舒适度,保护垫5与头枕上背离颈椎引导支柱2相对的一侧连接,保护垫5与修复枕本体通过转接板6连接,转接板6一侧与修复枕本体铰接,另一侧设置有卡槽7,保护垫5上设置有与卡槽7配合使用的卡接凸楞8,通过卡接凸楞8与卡槽7可以将保护垫5与修复枕本体连接为一体,在使用时将保护垫5覆盖在修复枕本体上方,防止在使用时修复枕本体与皮肤摩擦造成伤害。
[0021]保护垫5包括分别覆盖在头枕1和颈椎引导支柱2上方的头枕部9和颈椎引导部10,
颈椎引导部10的正反两面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子贴11和魔术贴母贴12,需要外出携带时,将颈椎引导支柱2拆卸后防止在置物槽4内,将保护垫5卷起后利用魔术贴进行固定,外出携带时形成一体且体积小方便携带,头枕部9内与头部承托槽3相对应处设置填充腔,填充腔内设置有助眠药囊13,助眠药囊13内填充决明子等中药材,填充腔开口处设置有拉链,通过拉链在拆洗时将助眠药囊13取出,方便拆卸,颈椎引导部10朝向颈椎引导支柱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14,颈椎引导支柱2上开设有与定位柱14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槽15,定位柱14与定位槽15的配合可以将保护垫5固定在修复枕本体上,避免滑脱移位,影响正常使用,头枕部9与颈椎引导部10连接处设置有加厚支撑层16,增加对脖子处的保护,防止滑脱时擦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颈椎修复枕头,包括修复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枕本体包括头枕和位于头枕一侧的颈椎引导支柱,所述头枕与颈椎引导支柱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头枕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头部承托槽,所述头枕右侧设置有用于放置颈椎引导支柱的置物槽,所述颈椎引导支柱上表面为弧形,且高度自头枕处向外延伸厚度依次减小,所述头枕和颈椎引导支柱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颈椎修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承托槽为下沉式设计,所述头部承托槽自开口处向下延伸直径依次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颈椎修复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修复枕本体外形贴合的保护垫,所述保护垫与修复枕本体通过转接板连接,所述转接板一侧与修复枕本体铰接,另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军王怡轩乔月凯
申请(专利权)人:鄢陵康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