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567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皮带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包括辊筒、支撑轴、第一隔爆组件、第二隔爆组件和发电组件,辊筒内具有沿辊筒的轴向贯通的腔室,腔室具有在辊筒的轴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轴沿辊筒的轴向穿过腔室以支撑辊筒,辊筒相对于支撑轴可转动;第一隔爆组件设在腔室的第一端,第二隔爆组件设在腔室的第二端,发电组件设在腔室内,发电组件包括永磁环、定子芯和缠绕在定子芯上的定子线圈,定子芯套设在支撑轴上,永磁环环绕定子线圈外周且随辊筒可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能够实现传送带的能量回收还可达到隔爆的效果,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皮带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送带输送机在煤炭、矿山、港口、冶金、制造等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传送带运送物料的过程调速必不可少,传统的机构减速方式均是机械或液压加压制动模式,通过制动机构将动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同时机构的摩擦面相应有一定的材料损耗。
[0003]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矿料传送带重力势能回收发电装置,通过设在发电辊筒和逆变器实现传送带的能量回收和电流转换,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该相关技术无法达到隔爆的效果,因此无法在具有爆炸性气体存在的危险场所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能够实现传送带的能量回收还可达到隔爆的效果,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包括:辊筒,所述辊筒内具有沿所述辊筒的轴向贯通的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在所述辊筒的轴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沿所述辊筒的轴向穿过所述腔室以支撑所述辊筒,所述辊筒相对于所述支撑轴可转动;第一隔爆组件和第二隔爆组件,所述第一隔爆组件设在所述腔室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隔爆组件设在所述腔室的第二端;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设在所述腔室内,所述发电组件包括永磁环、定子芯和缠绕在所述定子芯上的定子线圈,所述定子芯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永磁环环绕所述定子线圈外周且随所述辊筒可转动。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能够实现传送带的能量回收还可达到隔爆的效果,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爆组件包括第一隔爆套筒和环形座,所述环形座设在所述第一隔爆套筒内,所述第一隔爆套筒配合在所述腔室的第一端且止抵所述辊筒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隔爆套筒的外周与所述辊筒的内周相接触,所述环形座的外周与所述第一隔爆套筒的内周相接触,所述环形座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且所述环形座与所述定子线圈在所述支撑轴的轴向上间隔布置。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永磁环设在所述第一隔爆套筒内。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座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第一隔爆组件还包括隔套,所述隔套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隔套的第一端止抵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所述隔套的第二端止抵所述定子芯。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爆组件还包括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防尘环,所述第一防尘环套设在所述隔套上且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邻近所述发电组件的一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还包括第一密封座,所述第一密封座
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第一密封座用于密封所述腔室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密封座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密封座设在远离所述发电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密封座的第二端止抵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爆组件包括第二隔爆套筒、轴套和第二轴承,所述轴套设在所述第二隔爆套筒内,所述第二隔爆套筒配合在所述腔室的第二端且止抵住所述辊筒的第二端面,且所述第二隔爆套筒的外周与所述辊筒的内周相接触,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第二轴承套设在所述轴套上。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还包括第二密封座,所述第二密封座套设在所述轴套上,所述第二密封座用于密封所述腔室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密封座与所述第二轴承在所述辊筒的轴向上间隔布置。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爆组件还包括第二防尘环,所述第二防尘环套设在所述轴套上,且所述第二防尘环设在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密封座之间。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还包括与发电相连的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且在所述支撑轴的轴向上与所述发电组件间隔布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辊筒1,腔室101,
[0019]支撑轴2,
[0020]第一隔爆组件3,第一隔爆套筒301,第一环形凸缘3011,环形座302,容纳腔3021,隔套303,第一防尘环304,第一轴承305,
[0021]第二隔爆组件4,第二隔爆套筒401,轴套402,第二轴承403,第二防尘环404,
[0022]发电组件5,永磁环501,定子芯502,
[0023]第一密封座6,第二密封座7,环形安装部701
[0024]逆变器8,安装架9,第一唇形密封圈10,第二唇形密封圈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包括辊筒1、支撑轴2、第一隔爆组件3、第二隔爆组件4和发电组件5。
[0027]辊筒1内具有沿辊筒1的轴向贯通的腔室101,腔室101具有在辊筒1的轴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0028]辊筒1内具有沿辊筒1的轴向(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贯通的腔室101,腔室101 具有在辊筒1的轴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如图1中所示辊筒1的左端)和第二端(如图1中所示的辊筒1的右端)。
[0029]支撑轴2沿辊筒1的轴向穿过腔室101以支撑辊筒1,辊筒1相对于支撑轴2可转动。
[0030]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撑轴2与辊筒1同轴布置,支撑轴2的左右两端伸出腔室101,且支撑轴2左右两端均设有安装孔,支撑轴2可通过安装孔与外部设备相连,以便固定支撑轴2。
[0031]第一隔爆组件3设在腔室101的第一端(如图1中所示腔室101的左端),第二隔爆组件4设在腔室101的第二端(如图1中所示腔室101的右端)。
[0032]发电组件5设在腔室101内,发电组件5包括永磁环501、定子芯502和缠绕在定子芯 502上的定子线圈,定子芯502套设在支撑轴2上,永磁环501环绕定子线圈外周且随辊筒1可转动。
[0033]具体地,如图1所示,发电组件5、第一隔爆组件3和第二隔爆组件4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发电组件5设在第一隔爆组件3和第二隔爆组件4之间。定子芯502通过安装套套设在支撑轴2上,安装套套设在支撑轴2上,定子芯502与安装套之间通过键连接。
[003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通过设置发电组件5能够实现传送带的能量回收,通过第一隔爆组件3和第二隔爆组件4达到隔爆的效果,减小外部环境对位于腔室101内的发电组件5的影响,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爆组件3包括第一隔爆套筒301和环形座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所述辊筒内具有沿所述辊筒的轴向贯通的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在所述辊筒的轴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沿所述辊筒的轴向穿过所述腔室以支撑所述辊筒,所述辊筒相对于所述支撑轴可转动;第一隔爆组件和第二隔爆组件,所述第一隔爆组件设在所述腔室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隔爆组件设在所述腔室的第二端;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设在所述腔室内,所述发电组件包括永磁环、定子芯和缠绕在所述定子芯上的定子线圈,所述定子芯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永磁环环绕所述定子线圈外周且随所述辊筒可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爆组件包括第一隔爆套筒和环形座,所述环形座设在所述第一隔爆套筒内,所述第一隔爆套筒配合在所述腔室的第一端且止抵所述辊筒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隔爆套筒的外周与所述辊筒的内周相接触,所述环形座的外周与所述第一隔爆套筒的内周相接触,所述环形座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且所述环形座与所述定子线圈在所述支撑轴的轴向上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环设在所述第一隔爆套筒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座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第一隔爆组件还包括隔套,所述隔套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隔套的第一端止抵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所述隔套的第二端止抵所述定子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带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守国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国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