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梦笔专利>正文

简易型振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46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简易型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外壳;    一设于外壳内的弹簧,弹簧一端为固定端,另端为自由端;    一设于外壳内的导电板,其对应着弹簧的自由端且与自由端保持微小间距;    一设于外壳内的金属支撑板,该板设于导电板的另端并对称设置,其支撑着弹簧的固定端,以使弹簧在壳内呈悬空状态;及    二导电接脚,其中一脚与导电板连接且延伸出于外壳,另一脚则与支撑板连接并延伸出于外壳;    弹簧的自由端在振动时可具有可与导电板接触的摆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一种电源切换开关,作为电路中用于开、闭电源的小型开关,能在振动作用下而触发电子组件而发生作用。
技术介绍
关于振动开关的设计目前已非常普遍,早期是以水银作为导电媒介,后因环保问题而改以滚珠取代;另外,更有以弹簧作为导电媒介的振动开关,其灵敏度高于滚珠,其构造可分为二种,一种为金属外壳型,另一种为绝缘外壳型,其中,绝缘外壳型因外层壳壁具有绝缘效果,所以功能较金属外壳型为优;本创作即针对绝缘外壳型振动开关进一步改良,此类振动开关的基本构造为一绝缘外壳1a;一设于绝缘外壳内的弹簧2a,弹簧的一端为固定端21a,另端为自由端22a;一设于外壳内且支撑着弹簧固定端21a的第一导电板3a,此导电板延伸出接脚31a并穿出于壳外;一设于外壳内且与弹簧的自由端22a相互对应的第二导电块4a,此导电块延伸出接脚41a并穿出于壳外;一镶固在弹簧自由端22a的配重体5a,如小钢珠。惯用振动开关的问题点在于弹簧的自由端不易镶固小钢珠,而且容易松脱,所以组装过程中须以黏胶固定,但上了黏胶会使导电效果减弱。其次,弹簧的自由端在小钢珠增重下容易产生下坠,使弹簧不能水平位在中心,因此弹簧设置时须使自由端小角度倾斜,为了调整此角度反而会增加焊接困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为简单,制造更为容易,成本更为降低的简易型振动开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设计方案一绝缘外壳;一设于外壳内的弹簧,弹簧一端为固定端,另端为自由端,而固定端延伸出接脚并穿出于壳外;一设于外壳内的导电板,其对应着弹簧的自由端;一设于外壳内的支撑板,其支撑着弹簧的固定端,以使弹簧在壳内呈现悬空;及二导电接脚,其中一脚与导电板连接且延伸出于外壳,另一脚则与弹簧的固定端或支撑板连接后再延伸出于外壳;二支接脚可位于绝缘外壳同侧或外壳两侧。据此,弹簧的自由端为重心所在,在振动时产生最大摆幅而与导电板接触,透过与导电板的接触而传导电流以触发电路。本技术的实施能具有下列优点 1、弹簧不需设置小钢珠,而且弹簧也不需以倾斜角设置,所以设置非常容易。2、减少钢珠的使用,不但使结构更趋简单,也更能节省空间。3、组合容易,安装省时,符合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振动开关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的振动开关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1的振动开关全剖视图。图4本技术的另一种振动开关立体组合图。图5为图4的振动开关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本技术晃动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中揭示出振动开关10的构造,包括一绝缘外壳1;一设于外壳内的弹簧2,弹簧一端为自由端21,另端为固定端22;一设于外壳内的导电板3,其对应着弹簧的自由端21且与自由端保持微小间距;一设于外壳内的金属支撑板4,该板设于导电板3的另端并对称设置,其支撑着弹簧的固定端22,以使弹簧2在外壳内呈现悬空状态;及二导电接脚5、6,其中一脚5与导电板3连接且延伸出于外壳1,另一则与支撑板4连接且延伸出于外壳1。前述二导电接脚5与导电板3以及导电接脚6与支撑板4是一体成形或焊接的;绝缘外壳1由壳罩1a与底板1b组成,这时二导电接脚5、6可由底板1b预设的凹缺口11穿出而固定在电路板上,其组合后的构造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弹簧2位于外壳1内的中心位置,而自由端21与固定端22分别位于两端且是簧圈最密集的部份,而自由端21至固定端22的簧圈为松弛组串,自由端21的簧圈密集长度较固定端22为长,一旦在固定端22切入支撑板4顶部后再补以焊接,此时弹簧2就会呈现悬空状态,而自由端21就能藉其自重产生晃动作用,更且处在振动状态下使自由端21的摆幅更大,此可由图3所示获得了解,在晃动过程中,自由端21与导电板3接触时就能使电流传导而促使电路导通。再有,为使自由端21与导电板3间有更多及更大的接触机会,可在导电板3上增设冲出的凸枳31,藉助凸枳31与弹簧自由端21间较小的间距而获致更多及更佳的接触机会。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弹簧2的固定端22延伸出接脚23并穿出于外壳1,进而取代前述的导电接脚6,而弹簧2与导电接脚23系为同一簧线;其振动时的导电情形则如图5所示。以上,依据本技术附图及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超越本技术实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因此,举凡利用与本技术有关结构的实施型态,只要在不超出实质范围内的各种等效性变更实施例,皆应包含在本技术的范畴内。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型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外壳;一设于外壳内的弹簧,弹簧一端为固定端,另端为自由端;一设于外壳内的导电板,其对应着弹簧的自由端且与自由端保持微小间距;一设于外壳内的金属支撑板,该板设于导电板的另端并对称设置,其支撑着弹簧的固定端,以使弹簧在壳内呈悬空状态;及二导电接脚,其中一脚与导电板连接且延伸出于外壳,另一脚则与支撑板连接并延伸出于外壳;弹簧的自由端在振动时可具有可与导电板接触的摆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型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绝缘外壳由壳罩与底板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型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二支接脚位于绝缘外壳同侧或两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型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弹簧自由端的簧圈为紧密组串,自由端至固定端的簧圈为松弛组串,重心位于弹簧的自由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型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导电接脚与导电板是一体成形,导电接脚与支撑板亦是一体成形的。6.一种简易型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外壳;一设于外壳内的弹簧,弹簧一端为固定端,另端为自由端,固定端延伸出接脚并穿出于壳外;一设于外壳内的导电板,其对应着弹簧的自由端且与自由端保持微小间距,导电板延伸出接脚并穿出于壳外;一设于外壳内的支撑板,该板设于导电板的另端并对称设置,其支撑着弹簧的固定端,弹簧在壳内呈悬空状态;及弹簧的自由端在振动时具有可与导电板接触的摆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型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绝缘外壳由壳罩与底板组成。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型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二支接脚位于绝缘外壳同侧或绝缘外壳两侧。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型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弹簧自由端的簧圈为紧密组串,自由端至固定端的簧圈为松弛组串,重心位于自由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型振动开关,振动开关包括一绝缘外壳;一设于外壳内的弹簧,弹簧一端为固定端,另端为自由端,而固定端延伸出接脚并穿出于壳外;一设于外壳内的导电板,其对应着弹簧的自由端,该导电块更延伸出接脚并穿出于壳外;一设于外壳内的支撑板,其支撑着弹簧的固定端,以使弹簧在壳内呈现悬空;及二导电接脚,其中一脚与导电板连接且延伸出于外壳,另一脚则与弹簧固定端或支撑板连接后再延伸出于外壳。本技术比传统形式更为简单,制造更为容易,成本更为降低。文档编号H01H35/14GK2672839SQ20032013039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魏梦笔 申请人:魏梦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梦笔
申请(专利权)人:魏梦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