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离焦镜片与框架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38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近视化周边离焦技术控制近视发展的无级离焦镜片,在实现控制近视发展的同时,提高佩戴的舒适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级离焦镜片,包括光学区,所述光学区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至少一面为非球面,整个所述光学区为同一表达式表征的非球面,使屈光度在径向上连续变化,随着直径的增加,屈光度逐渐增加。屈光度逐渐增加。屈光度逐渐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级离焦镜片与框架眼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近视化周边离焦技术控制近视发展的无级离焦镜片与框架眼镜。

技术介绍

[0002]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如图1所示,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角膜1与晶状体2在视网膜3之前聚焦,即像点4落在视网膜3之前,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近视严重影响人眼的视力。
[0003]近视眼度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眼轴长度延长,每延长1mm增加度数3.00D。最新医学研究证实,眼球延长依赖视网膜周边离焦,按照屈光学概念,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者称为近视性离焦,落在视网膜后面者称为远视性离焦(参照图2,符号3表示视网膜, 103表示近视性离焦的像点形态,203表示远视性离焦的像点形态)。很多动物学及人眼学的研究证明,视网膜可以识别离焦信号,根据离焦的信息给巩膜发出“生长”或“停止生长”的信号,从而控制眼轴增长的速度。近视眼的视网膜中央呈近视性离焦,视网膜周边呈远视性离焦,这种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是促进近视眼度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0004]眼球具有依赖视网膜周边成像诱导眼球发育的特点,尤其是18岁以下青少年近视眼,如果视网膜周边成像为远视性离焦,视网膜会倾向于向像点生长,眼球长度就将延长,如果视网膜周边成像为近视性离焦,眼球就将停止延长。如果通过现代医疗方法,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或者人工形成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就可以阻止近视眼度数的不断增加,同时查明引起视网膜周边离焦原因,还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和进展。
[0005]周边离焦的概念是在视光学领域的实际临床中被整理和总结出来的,最初医生发现,部分的角膜塑形镜佩戴者的眼轴长度和近视增长速度被延缓,进而发现周边离焦在其中的作用,形成了周边离焦控制近视的理论。除了角膜塑形镜以外,后期又出现了采用分区结构的框架眼镜和光学离焦软性隐形眼镜。
[0006]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其周边离焦控制机理是利用角膜表面细胞的活性,通过夜间配戴镜片将角膜前表面面形塑造成角膜塑形镜光学区内表面的形状,进而形成近视化的周边离焦。目前角膜塑形镜在防控近视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是一种可逆、非手术的物理矫正方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临床广泛验证,在控制近视中它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0007]虽然角膜塑形镜在控制近视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角膜塑形镜只适合屈光度低于600度的患者,需要去专业的验配机构验配,对患者的依从性和对卫生的要求较高,价格比较高,对经济实力有一定的要求。
[0008]现有技术中,光学离焦软性隐形眼镜为周边离焦控制型的角膜接触镜,将镜片表面结构分为多层,分别设计为不同的弧度(曲率半径),两种弧度交替实现屈光度的近视化周边离焦。这种实现周边离焦控制的方式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由于镜片只含有两种弧度,光学成像过程类似于分区的多焦点镜片,各焦点存在相互干扰,形成光晕现象;其次,由于各
个弧段之间的曲率半径不同,环与环之间衔接会的造成大量的杂散光,因此这种镜片最大的问题在于成像受到光学区多层结构的干扰,视觉质量较差。
[0009]现有技术中,基于离焦理论设计的框架眼镜,均采用分区结构,将中心设计为精确成像的零球差光学区,边缘设计为屈光度高于中心区域的周边离焦控制区或者是像散区,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周边离焦只存在于常用光学区以外,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起作用,近视控制区十分有限且不连续,像跳现象严重,佩戴极不舒适,有眩晕感,很难适应。现有技术的框架眼镜片大体上分为三种结构设计:渐进通道型/贝壳型(图3)、环形多焦型(图6)、蜂窝型(图7)。
[0010]渐进通道型/贝壳型镜片的典型设计如图3所示,将镜片分为多个区域,中心区域沿用一段球面或非球面,使中心的屈光度较为平坦,达到较好的中心视力;在约Φ10mm以后采用另一段球面或非球面,用不同于中心的曲率半径或等效曲率半径实现屈光度的近视型离焦。其径向屈光度和厚度分布分别见图4、5,由图5可见,其厚度分布存在突变。另外,更具体的设计可见专利US7025460B2。
[0011]这种镜片所采用的近视控制原理和出发点与本技术类似,但由于镜片存在多段不同的曲率半径设计,引起径向厚度和屈光度的跨越,导致图像不连续,造成像面跳跃,需要对配戴者进行特殊的配戴辅导,并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而且这种设计只有中心很小一部分区域存在视力矫正功能,具有成像功能;存在过渡区和视觉盲区,四周的像散区和视觉盲区很大,无法成像,会发生图像变形,色散等一系列问题;可用的光学区范围小,实际可视视野范围小;因成像跳跃、扭曲,佩戴后极不舒适,有很强的眩晕感,适应周期极长。
[0012]环形多焦型设计的镜片如图6所示,这类镜片是由不同曲率半径的圆环组成的,中心环产生的光焦度用于矫正近视,周边环的设计产生离焦,这种设计在佩戴时,由于不同曲率的圆环之间过度也会产生像跳等一系列的视觉干扰问题。
[0013]蜂窝型结构设计的镜片如图7所示,是在视觉中心做一些小透镜,通过这些小透镜达到视网膜近视化离焦的效果。这种设计的镜片在对焦的同时具有离焦图像干扰,视觉体验较差,而且对于非正入射光线,会产生很大的像差,严重影响佩戴着的视野范围,佩戴体验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近视化周边离焦技术控制近视发展的无级离焦镜片,所述无级离焦镜片的径向屈光力连续变化,在实现控制近视发展的同时,避免产生像跳,提高佩戴的舒适感和成像清晰真实度。
[001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6]一种无级离焦镜片,包括光学区,所述光学区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至少一面为非球面,所述非球面的表达式为:
[0017][0018]所述非球面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中O为镜片的中心点(0,0),(x,y)为所述非球面在x,y平面位置上点坐标,z(x,y)为(x,y)点对应的纵向(高度)坐标;c为所述非球面的中
心曲率,为曲率半径的倒数;Q为非球面系数,A
2i
为所述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i为整数;n、m分别为i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0019]整个所述光学区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非球面为同一表达式表征的非球面,使屈光度在径向上连续变化,随着直径的增加,屈光度逐渐增加。
[0020]采用如上结构,在无级离焦镜片(下面也简称为无级离焦镜片)中,由于整个所述光学区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非球面为同一表达式表征的非球面(也就是说形成所述非球面的前表面和/或后表面在整个光学区是由同一表达式表征的非球面),使屈光度在径向上连续变化,随着直径的增加,屈光度逐渐增加,因而,无级离焦镜片在全光学区能够实现平滑的离焦程度可控的近视型周边离焦,能够抑制或消除镜片成像跳跃、畸变、扭曲等不良光学干扰现象,避免或减轻佩戴眩晕等不适感,使配戴者能够舒适视物,不需要或缩短适应期。
[0021]上述无级离焦镜片在全光学区能够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离焦镜片,包括光学区,所述光学区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至少一面为非球面,所述非球面的表达式为:其中c为所述非球面的中心曲率,为曲率半径的倒数,(x,y)为所述非球面位置上点坐标,Q为非球面系数,A
2i
为所述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i为整数,n、m分别为i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整个所述光学区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非球面为同一表达式表征的非球面,使屈光度在径向上连续变化,随着直径的增加,屈光度逐渐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球面在(x,y)点位置径向方向的切线的斜率K(x,y)连续符合如下表达式:其中,K(x,y)为所述非球面在镜片(x,y)点位置的径向的切线的斜率,c为所述非球面的中心曲率,为曲率半径的倒数,(x,y)为所述非球面位置上点坐标;Q为非球面系数,A
2i
为所述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i为整数;n、m分别为i的最小值和最大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区,直径25mm处的径向屈光度与中心的屈光度差值为0.10D~3.03D,直径50mm处的径向屈光度与中心屈光度的差值为0.49D~11.16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直径25mm处单位直径屈光力的变化范围为0.0040~0.1212D/mm;直径50mm处单位直径屈光力的变化范围为0.0098~0.2232D/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镜片的厚度从中心到边缘连续变化。6.一种框架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5中任一所述的无级离焦镜片。7.一种无级离焦镜片,包括光学区,所述光学区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中的至少一面为球柱联合镜片结合非球面设计,矫正近视的同时矫正散光,其表达式为:其中c
x
为所述非球面在x方向即球镜方向的中心曲率,c
y
为所述非球面在y方向即球柱联合方向的中心曲率,(x,y)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淑艳王曌解江冰
申请(专利权)人: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