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13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编码器,涉及一种数字脉冲编码器,能广泛应用于音响,功放,汽车,仪表仪器等产品。结构中包括本体、按压柄、转子、刷子、金属片、支架,还至少包括四个间隔设置的由接触片引出的端子,伸出本体之外的端子与相应的接触片整体成型或紧固连接后与本体注塑成型,刷子铆接或扣接于转子的下侧面并与嵌设注塑于本体的接触片触接以形成端子间的导通回路,产生编码信号。本机构的按压柄通过榫接与本体紧固,按压柄外伸部分设有与外部构件例如固定轴芯的连接卡口,两者对按即可卡接,简便自如,将本编码器迅速地与外部构件紧固,外部件的转动轴(或轴套)通过该轴接卡口与本编码器的转子对接,连接简捷,结合牢固,若需分离也很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字脉冲编码器。
技术介绍
传统电子技术普遍采用模拟电路,电路上采用碳膜式电位器进行控 制和调节。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起,传统碳膜式电位器已不适用数字 电子路上。本技术编码器就是为替代传统电位器而配套研发,以便 能广泛应用于音响,功放,汽车,仪表仪器等产品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数字电子技术的需求,旨在推出一种灵敏度高、可 靠、使用寿命长、安全的编码器。它的旋转部分能输出两组有相位时差 的脉冲信号,用于调节音量,频率等,顺时针转动作递增,逆时针转动作递减;它的中间为空心,可从此安装轻触开关,用于不同功能间的切 换;它能广泛应用于音响,功放,汽车,仪表仪器等产品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完成上述任务,本技术一种B型编码器是 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结构,包括本体、按压柄、转子、刷子、金属片、支 架,还至少包括四个间隔设置的由接触片引出的端子,即至少一个公共 端子、至少三个识别端子;伸出本体之外的端子与相应的接触片整体成 型或紧固连接后与本体注塑成型,刷子铆接或扣接于转子的下侧面并与嵌设注塑于本体的接触片触接以形成端子间的导通回路,产生编码信号。 所述接触片为具有象限区分的金属环或具有象限区分的方齿状金属环。所述刷子的各弹性金属片压制成具有向下的弧形并具有弯曲的端 部,整体构接成耙状,刷子的横片上铆接扣子,与转子下侧面对应位置 整体成型的凸苞相铆接或扣接。所述转子为在其上侧面的中心部位具有圆筒状凸台的整体结构,圆筒状凸台的侧面具有一与圆筒上下轴线平行的轴接卡口;所述圆筒状凸 台外周的转子的上侧面还具有转动定位结构。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在转子的圆筒状凸台外周的上侧面以转子的 上下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定位洞,定位弹簧位于定位洞中,定位珠 与定位弹簧的上端触接;支架面板的中心部位开有与转子的圆筒状凸台 相匹配的圆孔并围绕圆孔环形分布定位孔;转子的圆筒状凸台从下而上 伸出支架的圆孔相贴压;支架的定位孔与定位珠触压,定位珠随同转子 转动,从一个定位孔落入另一个定位孔而定位。或者,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在转子的圆筒状凸台外周的上侧面以 转子的上下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定位槽;支架面板的中心部位开 有与转子的圆筒状凸台相匹配的圆孔,在圆孔外周的支架面板上沿圆孔 的径向且与转子上的定位槽对应的位置对称冲制至少两个定位弹片;转 子的圆筒状凸台从下而上伸出支架的圆孔相贴压;支架面板上的定位弹 片与转子上的定位槽相触压,定位槽随同转子转动,定位弹片从一个定 位槽落入另一个定位槽而定位。或者,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在转子的圆筒状凸台外周的上侧面以转子的上下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的定位槽;支架面板的中心部位开有与转子的圆筒状凸台相匹配的圆孔;在圆孔外周的支架面板的下侧面且与转子上的定位槽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宽型定位弹片;转子的圆筒状 凸台从下而上伸出支架的圆孔相贴压;紧固于支架面板下侧面的宽型定 位弹片与转子上的定位槽相触压,定位槽随同转子转动,宽型定位弹片从一个定位槽落入另一个定位槽而定位。本技术本体上侧面中心的避空凹圈中还与本体整体成型一立柱 及在所述立柱两侧对称分布两个台形榫孔。筒状或盘状的按压柄的内侧壁具有对称分布的连接卡口,其底部具 有与本体上之台形榫孔对应的头部带钩的榫头,所述按压柄的榫头榫入本体上之台形榫孔,使按压柄与本体紧固,按压柄外周套以弹簧从下往 上伸出转子之筒状凸台。支架设置铆脚与本体铆接紧固以实现本技术的一体结构。 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的进步之处在于其一、本技术设 计了一种与外部转轴配套对接的编码器,本机构的按压柄通过榫接与本 体紧固,按压柄外伸部分设有与外部构件例如固定轴芯的连接卡口,.两 者对按即可卡接,简便自如,将本编码器迅速地与外部构件紧固;在转 子的筒状凸台设计有轴接卡口,外部件的转动轴(或轴套)通过该轴接 卡口与本编码器的转子对接,连接简捷,结合牢固,若需分离也很方便; 其二、本技术的金属片及端子与本体嵌设注塑成型为一体,结合牢 固,有利增强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也有利于产品的薄型化;其三、为了切保本技术与外部件准确无误的连接,本技术在本体上还设计 了立柱及其向外的端面上的定位销孔,采用多重措施,万无一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分解示意图(实施例1);图2为本技术结构分解与整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l);图3为本技术结构分解与整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图4为本技术结构分解与整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3);图中1、支架,101、定位孔,102、定位弹片,103、宽型定位弹 片,2、定位珠,3、定位弹簧,4、转子,41、圆筒状凸台,42、定位洞, 43、轴接卡口, 44、凸苞,45、定位槽,5、刷子,51、扣子,6、按压 柄,61、榫头,62、连接卡口, 7、弹簧,8、本体,81、立柱,82、台 形榫孔,83、定位销孔,9、接触片,10、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本体(8)、按压柄(6)、转子(4)、刷 子(5)、接触片(9)、支架(1),还至少包括四个间隔设置的端子(10), 即至少一个公共端子、至少三个识别端子;伸出本体(8)之外的端子(10) 与相应的接触片(9)整体成型或紧固连接后与本体(8)嵌设注塑成型, 刷子(5)铆接或扣接于转子(4)的下侧面并与嵌设注塑于本体(8)的 接触片(9)触接以形成端子(10)间的导通回路,产生编码信号。所述接触片(9)为具有象限区分的金属环或具有象限区分的方齿状 金属环。所述刷子(5)的各弹性金属片压制成具有向下的弧形并具有弯曲的 端部,整体构接成耙状,刷子(5)的横片上铆接扣子(51),与转子(4) 下侧面对应位置整体成型的凸苞(44)相铆接或扣接。所述转子(4)为在其上侧面的中心位置具有圆筒状凸台(41)的整 体结构,圆筒状凸台(41)的侧壁具有一与圆筒上下轴线平行的轴接卡 口 (43);所述圆筒状凸台(41)外周的转子(4)的上侧面还具有转动 定位结构。如图1、 2的实施例1所示,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在转子(4)的 圆筒状凸台(41)外周的上侧面以转子(4)的上下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 分布定位洞(42),定位弹簧(3)位于定位洞(42)中,定位珠(2)与 定位弹簧(3)的上端触接;支架(1)面板的中心部位开有与转子(4) 的圆筒状凸台(41)相匹配的圆孔并围绕圆孔环形分布定位孔(101); 转子(4)的圆筒状凸台(41)从下而上伸出支架(1)的圆孔相贴压; 支架(1)的定位孔(101)与定位珠(2)触压,定位珠(2)随同转子 (4)转动,从一个定位孔(101)落入另一个定位孔(101)而定位。或者,如图3的实施例2所示,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在转子(4) 的圆筒状凸台(41)外周的上侧面以转子(4)的上下中心轴为对称轴对 称分布定位槽(45);支架(1)面板的中心部位开有与转子(4)的圆筒 状凸台(41)相匹配的圆孔,在圆孔外周的支架(1)面板上沿圆孔的径 向且与转子(4)上的定位槽(45)对应的位置对称冲制至少两个定位弹 片(102);转子(4)的圆筒状凸台(41)从下而上伸出支架(1)的圆 孔相贴压;支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编码器,结构中包括本体(8)、按压柄(6)、转子(4)、刷子(5)、接触片(9)、支架(1),还至少包括四个间隔设置的端子(10),即至少一个公共端子、至少三个识别端子,其特征在于:伸出本体(8)之外的端子(10)与相应的接触片(9)整体成型或紧固连接后与本体(8)嵌设注塑成型,刷子(5)铆接或扣接于转子(4)的下侧面并与嵌设注塑于本体(8)的接触片(9)触接以形成端子(10)间的导通回路,产生编码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金镳
申请(专利权)人:升威电子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