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流量精密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5757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4
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流量精密监测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中空内腔的壳体,该壳体的后端连接有一个沿壳体轴向移动的按压部件,按压部件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壳体的内腔设有一个监测部件,监测部件的后端与按压部件固定连接,监测部件的前端与壳体的内腔前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监测部件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形监测卡槽,监测卡槽卡装在输液管的外侧;所述壳体表面设有显示模块,监测部件内设有电磁流量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携带小巧方便,还具有数据传输功能,能确保急救补液数据的有效存储,不丢失,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障。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障。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流量精密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流量精密监测装置
,尤其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流量精密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2013年5月李宗为、张祥忠设计的静脉输液流速监控装置中,使用ATmega16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主站与从站之间以无线方式通信,并通过光敏传感电路和伺服电机有效地实现对液滴流速的监测和控制,最后经过仿真与测试,设计的装置能够完成液滴流速监控的功能,对滴瓶内的液位高度进行监测,当达到报警的液面时,从站能发出报警信号,但该装置主要用于监测和控制滴数,无法自动读取输入液体实时总量,并不能满足对液体流经皮管时的液体总量的显示及液体总量上限报警,其装置大小无法提供临床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要求。
[0003]周文光、魏培德、许新建、孔悦设计的一种输液监测与控制系统,本系统已获国家专利,它是经过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电路、图像传感器采集电路对输液液滴的速率和体积进行监测,采集的数据通过单片机与存储器的预设值进行比较,通过电动机控制结构对输液进行控制。能够根据需要输入所需的输液流速对输液的流速进行控制,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管路堵塞、气泡等情况进行监测。但该装置无法动态实时显示液体总量数值,并且无法通过蜂鸣警报音的发出对医务人员进行超量提醒。
[0004]刘磊、李建超研究的ZNB

XD型智能输液泵的构成中提到输液泵由微电脑处理装置、泵装置、监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所组成,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重量轻、定量准确和输液管装卸方便能适用于需要精确调整输液速度的情况,但其体积目前无法做到随身携带,以及在病人抢救时无法立刻迅速开启自动读取输液开始到结束时的液体总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流量精密监测装置。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流量精密监测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中空内腔的壳体,该壳体的后端连接有一个沿壳体轴向移动的按压部件,按压部件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壳体的内腔设有一个监测部件,监测部件的后端与按压部件固定连接,监测部件的前端与壳体的内腔前端之间设有弹簧;壳体内腔还设有限制监测部件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转动限制机构,使得监测部件仅能相对于壳体做轴向移动;
[0007]所述监测部件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形监测卡槽,监测卡槽的尺寸与皮管的尺寸相适配,监测卡槽卡装在皮管的外侧;壳体的前后壁面与监测卡槽相对应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长槽,长槽的长度与监测部件在壳体内的轴向移动距离相适配,长槽的左端向上贯穿壳体的顶面;当弹簧被压缩时,监测卡槽与长槽的左端重合,皮管自长槽的上端开口进入监测卡槽内,当弹簧恢复原状时,皮管随监测部件沿长槽进入壳体的内腔;
[0008]所述壳体表面设有显示模块,监测部件内设有电磁流量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电磁流量传感器包括设置在监测卡槽两侧的一对励磁线圈和设置在监测卡槽内壁的一对测量电极,一对励磁线圈互相平行设置,一对测量电极与监测卡槽的轴线垂直设置;
[0009]所述电磁流量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将采集到的电势信号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将接收到的电势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补偿后,将感应电势信号转换为流速信号;
[0010]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将流速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将接收的流速信号运算处理为流量信号;
[0011]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与报警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模块分析流经该输液管的液体总量是否超过预设量,若超过则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指令,提醒超过预设量;
[0012]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与显示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模块将流速信号、流量信号和报警指令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流经该输液管的液体总量、流速和液体总量的预设量;
[0013]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模块将流量信号、流速信号和报警指令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外部设备进行储存;
[0014]所述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为电磁流量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供电。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还设有按键模块,按键模块包括开关键和传输键;开关键和传输键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模块还用于响应按键模块的操作,当开关键按下时,电源模块开始供电给电磁流量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报警模块;当传输键按下时,微处理器模块将流量信号、流速信号和报警指令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外部设备进行储存。
[0015]进一步,所述转动限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腔的限位导向槽和位于监测部件上的限位凸起,限位导向槽沿壳体的轴向延伸,限位凸起滑动置于限位导向槽内,并限制监测部件沿壳体的轴向移动。
[0016]进一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或Zigbee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0017]进一步,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或灯,灯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不仅可应用于输液流量监测,也可用于临床患者行外科手术后术后引流管的流量监测,操作时使用人员只需将装置夹在皮管上,按下开关键开启,装置自动开始监测,显示屏上直观的显示流过该皮管的液体总量及其流速,通过蜂鸣警报音的发出对医务人员进行超量提醒。操作简单,携带小巧方便;该输液流量精密监测装置还具有数据传输功能,能确保急救补液数据的有效存储,不丢失,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显示模块的液晶屏上实时动态显示液体总量数值,及时给医务人员提供客观精确的依据,协助医生进行诊治。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夹在皮管上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2]附图标志说明:1、壳体;1

1、长槽;1

2、显示模块;1

3、按键模块;2、按压部件;3、监测部件;3

1、监测卡槽;4、弹簧;5、转动限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的便携式流量精密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具有中空内腔的壳体,该壳体的后端连接有一个沿壳体轴向移动的按压部件,按压部件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壳体的内腔设有一个监测部件,监测部件的后端与按压部件固定连接,监测部件的前端与壳体的内腔前端之间设有弹簧;壳体内腔还设有限制监测部件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转动限制机构,使得监测部件仅能相对于壳体做轴向移动;所述监测部件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形监测卡槽,监测卡槽的尺寸与皮管的尺寸相适配,监测卡槽卡装在皮管的外侧;壳体的前后壁面与监测卡槽相对应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长槽,长槽的长度与监测部件在壳体内的轴向移动距离相适配,长槽的左端向上贯穿壳体的顶面;当弹簧被压缩时,监测卡槽与长槽的左端重合,皮管自长槽的上端开口进入监测卡槽内,当弹簧恢复原状时,皮管随监测部件沿长槽进入壳体的内腔;所述壳体表面设有显示模块,监测部件内设有电磁流量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电磁流量传感器包括设置在监测卡槽两侧的一对励磁线圈和设置在监测卡槽内壁的一对测量电极,一对励磁线圈互相平行设置,一对测量电极与监测卡槽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电磁流量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将采集到的电势信号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将接收到的电势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补偿后,将感应电势信号转换为流速信号;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将流速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将接收的流速信号运算处理为流量信号;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与报警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模块分析流经该输液管的液体总量是否超过预设量,若超过则向报警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省义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共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