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饲养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565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2
生猪饲养供水系统,涉及生猪饲养领域。解决了寒冷地区供水系统的供水管路内预存水冻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下水位传感器、上水位传感器、水泵、温控水箱、束线挂钩、触发电路、可调节软管、上阀门和供电电源;上、下水位传感器均设置在温控水箱上,上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下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触发电路根据上水位传感器和下水位传感器输出的水位信息,触发供电电源给水泵供电,使水泵工作;水泵的进水口与外部供水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温控水箱的进水口连通;触发电路和束线挂钩均设置在温控水箱的侧壁上;可调节软管包括首端软管和N个中间软管,多个软管螺纹连接。螺纹连接。螺纹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猪饲养供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生猪饲养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之源,对猪来说也是如此。许多养猪户只注重饲料喂养而忽视饮水,这是养猪的一个误区。水的温度过冷过热会导致猪饲料摄入量下降,冷水也可能导致仔猪和母猪腹泻和呕吐,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冬季水温过冷的情况,更加不利于生猪直接饮用;
[0003]东北地区冬季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加之冰雪覆盖,导致舍内温度普遍较低,特别是小型饲养猪舍出于财力成本和人力成本因素,无法做到全天候24小时供暖,一般采用分时段炉火供暖或电暖供电的方式进行供暖,且供暖的时间一般在夜间19:00至21:00之间,以及凌晨04:00—06:00之间,而这种供暖方式的余温无法应对夜间低温的考验,使得夜间非供暖时段猪舍内温度依然在零度以下,导致现有的供水系统的供水管路内的预存水冻结,影响供水通畅,不利于生猪饲养,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寒冷地区供水系统的供水管路内预存水冻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猪饲养供水系统。
[0005]生猪饲养供水系统,包括下水位传感器、上水位传感器、水泵、温控水箱、束线挂钩、触发电路、可调节软管、上阀门和供电电源;
[0006]上水位传感器和下水位传感器均设置在温控水箱上,上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下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07]触发电路,根据上水位传感器和下水位传感器输出的水位信息,触发供电电源给水泵供电,使水泵工作;水泵的进水口与外部供水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温控水箱的进水口连通;
[0008]触发电路和束线挂钩均设置在温控水箱的侧壁上;其中,束线挂钩用于悬挂可调节软管;
[0009]可调节软管包括首端软管和N个中间软管,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中,首端软管的首端设有内螺纹,其末端设有外螺纹,中间软管的首端设有内螺纹,其末端设有外螺纹;
[0010]首端软管的首端旋拧在温控水箱的出水口上,上阀门设置在首端软管上,并趋近首端软管的首端;
[0011]N个中间软管由左至右依次连通,并分别定义为第一个中间软管至第N个中间软管,且相邻的两个中间软管间螺纹连接;其中,第一个中间软管的首端旋拧在首端软管的末端上,第N个中间软管的末端作为可调节软管的出水端。
[0012]优选的是,触发电路包括+12V电源、电阻R1至R5、三极管Q1至Q3、二极管D1、发光二
极管D2、单向可控硅VS1和继电器;
[0013]+12V电源同时与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单向可控硅VS1的阳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源地,三极管Q2的基极作为触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下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输出端连接;
[0014]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与单向可控硅VS1的控制极和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地;
[0015]单向可控硅VS1的阴极同时与继电器的线圈K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的线圈K1的另一端同时与二极管D1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电源地;
[0016]三极管Q3的基极作为触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上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输出端连接;
[0017]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1

1的一端与水泵的供电端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1

1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的供电输出端连接。
[0018]优选的是,温控水箱的进、出水口处均设有滤网。
[0019]优选的是,供水系统还包括下阀门,且下阀门设置在第N个中间软管的末端上。
[0020]本技术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生猪饲养供水系统可根据温控水箱内的水位信息自动向温控水箱内进行泵水,实现节能自动续水的功能,同时,进行供水操作后,关闭上阀门,此时,将可调节软管进行缠绕,使可调节软管内的液体完全排出后,再将可调节软管搭挂在束线挂钩上,该种方式可使得可调节软管内的液体完全排出,避免了低温请况下,可调节软管内液体被冻结的缺陷,其中,可调节软管采用软管的形式,便于供水过程中,对可调节软管的方向的调节,便于拉拽对不同位置的水槽进行供水以及供水完成后便于对液体的排出。
[0021]具体应用时,当温控水箱内的水位低于下水位传感器时,下水位传感器和上水位传感器均输出高电平,当温控水箱内的水位高于下水位传感器,且小于上水位传感器时,下水位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上水位传感器均输出高电平,上述两种情况,均可使触发电路触发供电电源给水泵供电,使水泵工作,而当温控水箱内的水位高于上水位传感器时,供电电源停止对水泵供电,水泵工作。
[0022]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采用分时段供暖的小型猪舍。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所述生猪饲养供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4]图2是触发电路6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参加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生猪饲养供水系统,包括下水位传感器1、上水位传感器2、水泵3、温控水箱4、束线挂钩5、触发电路6、可调节软管7、上阀门8和供电电源9;
[0028]上水位传感器2和下水位传感器1均设置在温控水箱4上,上水位传感器2的水位信号输出端与触发电路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下水位传感器1的水位信号输出端与触发电路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29]触发电路6,根据上水位传感器2和下水位传感器1输出的水位信息,触发供电电源9给水泵3供电,使水泵3工作;水泵3的进水口与外部供水连通,水泵3的出水口与温控水箱4的进水口连通;
[0030]触发电路6和束线挂钩5均设置在温控水箱4的侧壁上;其中,束线挂钩5用于悬挂可调节软管7;
[0031]可调节软管7包括首端软管7

1和N个中间软管7

2,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中,首端软管7

1的首端设有内螺纹,其末端设有外螺纹,中间软管7

2的首端设有内螺纹,其末端设有外螺纹;
[0032]首端软管7

1的首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猪饲养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位传感器(1)、上水位传感器(2)、水泵(3)、温控水箱(4)、束线挂钩(5)、触发电路(6)、可调节软管(7)、上阀门(8)和供电电源(9);上水位传感器(2)和下水位传感器(1)均设置在温控水箱(4)上,上水位传感器(2)的水位信号输出端与触发电路(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下水位传感器(1)的水位信号输出端与触发电路(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触发电路(6),根据上水位传感器(2)和下水位传感器(1)输出的水位信息,触发供电电源(9)给水泵(3)供电,使水泵(3)工作;水泵(3)的进水口与外部供水连通,水泵(3)的出水口与温控水箱(4)的进水口连通;触发电路(6)和束线挂钩(5)均设置在温控水箱(4)的侧壁上;其中,束线挂钩(5)用于悬挂可调节软管(7);可调节软管(7)包括首端软管(7

1)和N个中间软管(7

2),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中,首端软管(7

1)的首端设有内螺纹,其末端设有外螺纹,中间软管(7

2)的首端设有内螺纹,其末端设有外螺纹;首端软管(7

1)的首端旋拧在温控水箱(4)的出水口上,上阀门(8)设置在首端软管(7

1)上,并趋近首端软管(7

1)的首端;N个中间软管(7

2)由左至右依次连通,并分别定义为第一个中间软管(7

2)至第N个中间软管(7

2),且相邻的两个中间软管(7

2)间螺纹连接;其中,第一个中间软管(7

2)的首端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辉高圣玥唐玲玲宋岩黄宣凯李梦姝史同瑞王洪宝江波涛李伟李平王德香佟桂芝王刚吴宪陈亮徐艳霞尹珺伊白长胜赵金波徐婷婷姚爽姚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