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正时标识的组合式前端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554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正时标识的组合式前端传动装置,涉及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包括皮带轮基体以及套接在皮带轮基体型槽内侧的皮带轮轮槽,所述皮带轮轮槽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止点标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实现方便,重量轻,便于通过寻找发动机上止点针对不同负载的传动形式通过匹配相对应的轮槽来实现扭矩传递,节约成本,便于及时检查,减少检修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正时标识的组合式前端传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配件
,尤其是一种带正时标识的组合式前端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进步,车辆越来越向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作为车辆的重要部件——发动机而言,在设计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轻量化技术的研究。目前发动机前端传动形式大多为皮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材料目前均为铸铁或锻钢。另外,前端传动形式需根据不同负载的传动形式匹配相应的传动结构。
[0003]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发动机的前端传动,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发动机零部件的轻量化和多功能化日益明显。现有前端传动结构的材料多为为铸铁和锻钢,重量较重;虽然通过结构优化,可以降低部分重量,但是重量还是较重;同时,针对不同负载传动形式需更换整套相应的传动结构,成本较高;另外,目前发动机运行一定时间后,要调整气门间隙时,需拆卸传动箱盖,观察喷油泵齿轮位置或拆卸喷油器,借助工具,寻找发动机上止点,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正时标识的组合式前端传动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实现方便,重量轻,便于通过寻找发动机上止点针对不同负载的传动形式通过匹配相对应的轮槽来实现扭矩传递,节约成本,便于及时检查,减少检修时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带正时标识的组合式前端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基体以及套接在皮带轮基体型槽内侧的皮带轮轮槽,所述皮带轮轮槽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止点标识。r/>[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皮带轮基体和皮带轮轮槽上设置有与皮带轮基体和皮带轮轮槽的轴向相平行的销孔。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皮带轮基体和皮带轮轮槽上设置有与皮带轮基体和皮带轮轮槽的轴向相平行的螺栓孔,皮带轮基体上的螺栓孔和皮带轮轮槽上的螺栓孔相配合。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皮带轮基体和皮带轮轮槽的螺栓孔内设置有的螺栓以及与螺栓相配合的异形垫片。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皮带轮轮槽上设置用多个沿圆周均布的标识刻度,相邻的两个标识刻度间隔30
°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皮带轮轮槽的材料为铸铁或锻钢。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皮带轮基体的材料为铝合金材料。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本技术主要解决发动机前端传动轻量化设计和在发动机使用过程中通过前
端传动装置的正时标识寻找发动机上止点,以及针对不同负载的传动形式通过匹配相对应的轮槽来实现扭矩传递。
[0015]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实现方便,通过使用铝基体,减轻前端传动大部分重量;通过前端传动上的上止点标识,发动机需进行气门间隙调整时,可根据前端传动上的上止点标识,快速寻找到发动机一缸上止点,进行气门调整;根据负载前端传动的槽型,与现有前端传动相比,负载的槽型变化时,只进行更换相应轮槽即可,无须更换整个前端传动装置,进行匹配,节约成本;使得一缸气门间隙、气门均无间隙,便于及时检查,减少检修时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皮带轮轮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皮带轮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的右视图;
[0019]图4是图2的左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异形垫片,2、螺栓,3、皮带轮轮槽,4、皮带轮基体,5、螺栓孔,6、喷油泵齿轮,7、正时齿轮,8、曲轴齿轮,9、销孔,10、上止点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带正时标识的组合式前端传动装置,主要由4个零件组成,包括皮带轮基体4、皮带轮轮槽3、连接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的螺栓2以及防止螺栓转动的异形垫片1。皮带轮轮槽3和皮带轮基体4通过异形垫片1和螺栓2连接,形成皮带轮总成。皮带轮轮槽3套接在皮带轮基体4型槽内侧,所述皮带轮轮槽3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止点标识10和标识刻度11。
[0024]所述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上设置有销孔9,销孔9与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的轴向相平行。
[0025]所述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上设置有与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的轴向相平行的螺栓孔5,皮带轮基体4上的螺栓孔5和皮带轮轮槽3上的螺栓孔5相配合。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的螺栓孔5内设置有的螺栓2以及与螺栓2相配合的异形垫片1,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通过螺栓2固定连接。
[0026]所述皮带轮轮槽3上设置用多个标识刻度11,标识刻度11沿圆周均布的标识刻度11,相邻的两个标识刻度11间隔30
°

[0027]所述皮带轮轮槽3的材料为铸铁或锻钢,所述皮带轮基体4的材料为铝合金材料。
[0028]工作原理或者使用方法:
[0029]皮带轮通过使用开口销将皮带轮基体4上的销孔与曲轴齿轮8上的销孔对齐,然后通过螺栓2将皮带轮安装至曲轴上,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通过转动带动皮带轮传递扭矩。
[0030]本技术以一款V型6缸柴油机的皮带传动为例,介绍可使发动机前端传动减轻重量,同时针对不同负载轮槽结构只需更换相对应的皮带轮轮槽3即可,无需更换整个前端传动装置。另外,发动机运转一定时间后,需对发动机的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整气门间隙
之前,需寻找一缸上止点。皮带轮槽上标有上止点标识10,符号是OT,根据标识所在位置,以及发动机一缸进、排气摇臂活动量,可快速寻找到一缸上止点,进行气门调整。其它缸的上止点可根据皮带轮上的每30
°
一个的标识刻度11寻找。
[0031]如图5所示,曲轴所在位置,为一缸上止点所在位置。皮带轮设计时,根据曲轴销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对皮带轮上止点位置进行标识加工。当发动机需要进行气门间隙调整时,将皮带轮盘车至图5曲轴位置,即皮带轮上的上止点标识10竖直向上,此时喷油泵齿轮6上的上止点标识10在底部或者在顶部。根据一缸气门间隙,可判断此时发动机曲轴是否在一缸上止点位置;若不在一缸上止点位置,可将发动机再盘车一周,此位置为发动机曲轴的一缸上止点位置。以一款V型90
°
夹角的六缸发动机为例,当发动机盘车至皮带轮的上止点标识10竖直向上的位置,查看一缸气门间隙,若气门均有间隙,则此时发动机曲轴位置为一缸上止点位置,即喷油泵齿轮6的上上止点标识10在顶部;若发动机盘车至皮带轮的上止点标识10竖直向上的位置,查看一缸气门间隙,气门均无间隙,则表明一缸为气门重叠时刻,即喷油泵齿轮6的上止点标识10在底部,则将发动机再盘车一周,此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正时标识的组合式前端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轮基体(4)以及套接在皮带轮基体(4)型槽内侧的皮带轮轮槽(3),所述皮带轮轮槽(3)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止点标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正时标识的组合式前端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上设置有与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的轴向相平行的销孔(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正时标识的组合式前端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上设置有与皮带轮基体(4)和皮带轮轮槽(3)的轴向相平行的螺栓孔(5),皮带轮基体(4)上的螺栓孔(5)和皮带轮轮槽(3)上的螺栓孔(5)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明星耿文耀高鹏飞马晓峰李建惠李全帅袁晓桐师帅楠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