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益专利>正文

双定时多用定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32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双拨盘套轴结构双定时多用定时器的改进,采用棘轮、棘爪替代了原设计的平衡杠杆部件,大凹坑轮中心的圆孔改为腰子形孔,这样经改定时器既保留了原设计定时器性能特点,能实现不同时间范围内定时自动接通负载电源,对同一负载实现定时接通和断开,亦可对二个负载按先后顺序,不同围依次接通和断开,而且增加新的优点,定时器结构较简单,密封性能好,更容用电器配套使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拨盘套轴结构双定时多用定时器的改进。由本人提出的申请号为91215445.4双定时多用定时器,结构有独创之处,可推广应用,然而在制造及应用中发现一套平衡杠杆部件是一明显的缺点,在定时器中,平衡杠杆的顶针必须沿着顶盖上的孔上下运动,因此顶盖必须开孔,若这定时器装在其他家用电器内,则该电器面板上,亦应开孔,这造成不封闭状态,灰尘容易进入,而且定时器拨盘亦需开若干个凹槽,结构较为复杂。本技术针对这一缺点,设计一套棘轮、棘爪机构取代上述的平衡部件,使定时器为全封闭并且结构紧凑。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原设计中的平衡杠杆部件包括平衡杠杆、顶针、平衡块,弹簧去掉,并去掉顶盖上的孔和拨盘上的凹槽,在套轴上增设一个棘轮,棘轮上齿间与拨盘刻度相对应,在顶盖上增设一根轴,该轴上装有一个棘爪部件,外凹坑轮上设置一个圆形凸块,棘爪部件与顶盖上一根轴由一弹簧相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原申请专利的双定时多用定时器末级传动示意图,图2为改进的双定时多用定时器末级传动示意图;图3为双定时多用定时器簧片布置示意图;图4为双定时多用定时器的静态时簧片触点状态图;图5为双定时多用定时器的外凹坑轮动态工作时簧片触点状态图;图6为双定时多用定时器的凹坑轮动态工作时簧片触点状态图;图7为棘轮安装示意图;图8为棘爪部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棘爪、棘轮配合安装示意图。由图1、2所示,新改进定时器与原设计进行比较,新改进的定时器是在原设计基础上对平衡杠杆这一部件作一改进,将平衡杠杆22、顶针23、平衡块20、孔24、弹簧21、支片18去掉,拨盘1上不设置凹槽2,而在套轴4上增设棘轮43,由图7所示,可与套轴4、齿轮6制成一体,棘轮43上每齿间与拨盘1刻度相对应,在顶盖10下设置有轴44,此轴上装有一棘爪部件45,由图8示,它包括棘爪46和下部摆块47,棘爪上开有圆孔49,摆块 前端呈圆弧形与凹坑轮19的设置的圆形凸块48相配,由图9所示,弹簧50分别与棘爪上圆孔49和顶盖下轴51相连接,与原设计有区别的还有一点是凹坑轮19中间为一腰子形孔52与轴5相配合,使凹坑轮能随轴5一起转动,定时器底座12壁槽内4个带银触头的簧片25、26、27、28不变。对经改进后双定时多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定时器在通电工作以前,首先进行时间预设定,由图2、3所示,定时器的初始状态,即两时间拨盘1、3处于0位,也即簧片15处于内外凹坑轮17、19的凹坑中,此时,凹坑轮19上的凸块48推开棘爪摆块47,使棘爪脱离棘轮,因此拨盘1可以转动,要予设定两拨盘所需时间,则需先拨动拨盘1,也即通过套轴4带动凹坑轮17离开0位,由于装在轴8上铆合片作用,使轴8相对于齿轮7产生空转,此时轴4带动内凹轮17把簧片25的凸台15顶起,拨盘1可拨动到所需预置时间的位置上,然后再进行拨盘3的时间预置,拨盘3通过轴5带动外凹坑轮19离开0位,此时簧片25的凸台15被外凹坑19表面顶起,此时,拨盘3可拨动到所需的预置时间位置,到此时,两拨盘完成了时间予设定,由于拨盘3离开0位,外凹坑轮19上的凸块脱离棘爪摆块47时,棘爪46在弹簧50的作用下到与棘轮啮合的状态,使拨盘1固定,定时器接线图由图4所示,当两拨盘处于0位时,触点30、33断开,电源未被接通,定时器不工作,当两拨盘时间预设定完成后,簧片凸台15被外凹坑轮表面顶起,如图5所示,此时触点30、33接通,触点29、31接通,此时负载A及同步电机D均通电,负载B不通电,此时定时器工作,由图1所示,同步电机带动传动轮系转动,通过与减速级中传动齿轮13同轴的齿轮11与14啮合,使铆合片16及轴5随之转动,使套在轴5上的凹坑轮19转动,此时,外凹轮19上凸块48脱离棘爪摆块47,棘爪与棘轮啮合,使拨盘1固定,从而使齿轮6及凹坑轮17固定,这时齿轮7固定,而轴8上的铆合片9与齿轮7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保证传动轮系正常工作,当凹坑轮19经过拨盘3所示的指定时间回到0位时,此时如图6所示,簧片凸台15落入凹坑轮19的凹槽中,使簧片25回复部分变形,触点31脱离触点29,而触点33与触点30仍接触,触点31与触点32接触,此时负载A电源断开,而负载B电源被接通,同步电机继续带动传动轮系传动,由于此时,拨盘3回到0点,外凹坑轮19上凸块48推开棘爪摆块47,使棘爪脱离棘轮,因此传动轮系通过齿轮7与齿轮6的啮合带动套轴4上的凹坑轮17转动,由于,此时簧片25上的凸台15已嵌在凹坑 轮19的凹槽内,所以轴5被固定 装在轴5上的铆合片与齿轮14产生相对转动,保证传动轮系的正常工作,当凹坑轮17经由拨盘1预设定的时间回到0位时,此时,簧片25的凸台15落入凹坑轮17的凹槽中,此时,簧片25、26的变形全部恢复,触点30与触点33断开,这样负载B的电源亦被切断,同步电动机转动停止,定时器停止工作,这样实现负载B定时接通电源,工作一定时间后断开电源,这就实现了第一个负载接通后按预设定时间断开,与此同时接通第2负载经过另一预设定时间再断开,以上所述经改进的定时器工作原理,由于只用棘轮棘爪替代了原平衡杠杆部件,外凹坑轮19中心开有腰子孔与轴5相配合,其余不变,因而仍保持原设计中定时器的性能特点,能实现不同时间范围内定时自动接通和断开负载电源,对同一负载实现定时接通和断开,亦可对二个负载按先后顺序,不同时间范围依次接通和断开,而且增加了新的优点,定时器结构较简单,密封性能好,更容易和家用电器配套推广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由同步电机、传动轮系、拨盘、凹坑轮、簧片组成的双拨盘套轴结构的双定时多用定时器,其特征在于,套轴4上增设棘轮43,棘轮43上每齿间与拨盘1刻度相对应,在顶盖10下设置有轴44,在此轴上装有一棘爪部件45,棘爪部件包括棘爪46和摆块47,凹坑轮19上设置有圆形凸块48,弹簧50分别与棘爪上圆孔49和顶盖上轴5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定时多用定时器,其特征在于凹坑轮19 中间开有一腰子形孔52并与轴5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双拨盘套轴结构双定时多用定时器的改进,采用棘轮、棘爪替代了原设计的平衡杠杆部件,大凹坑轮中心的圆孔改为腰子形孔,这样经改进后的定时器既保留了原设计定时器性能特点,能实现不同时间范围内定时自动接通和断开负载电源,对同一负载实现定时接通和断开,亦可对二个负载按先后顺序,不同时间范围依次接通和断开,而且增加新的优点,定时器结构较简单,密封性能好,更容易和家用电器配套使用。文档编号H01H43/00GK2108357SQ9123086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益 申请人: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同步电机、传动轮系、拨盘、凹坑轮、簧片组成的双拨盘套轴结构的双定时多用定时器,其特征在于,套轴4上增设棘轮43,棘轮43上每齿间与拨盘1刻度相对应,在顶盖10下设置有轴44,在此轴上装有一棘爪部件45,棘爪部件包括棘爪46和摆块47,凹坑轮19上设置有圆形凸块48,弹簧50分别与棘爪上圆孔49和顶盖上轴5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
申请(专利权)人:陈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