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07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衣机,其包括衣物处理腔、其内形成有烘干风道的底座、其内形成有转接风道的前支撑、设于转接风道内的过滤装置;烘干风道内设有加热器及位于加热器的迎风侧的冷凝器,衣物处理腔、烘干通道及转接风道依次相连形成环路风道;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盒、第二过滤盒、第三过滤盒、过滤棉;第一过滤盒套装于第二过滤盒内,第二过滤盒套装于第三过滤盒内,过滤棉套装于第一过滤盒、第二过滤盒、第三过滤盒其中任意一个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三层套装的过滤盒,并于相邻两过滤盒之间夹设过滤棉,有效提高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从而便进入烘干风道的空气中的毛屑得以有效去除,避免在冷凝器和加热器上附着过多毛屑而降低换热效率。换热效率。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衣机


[0001]本技术属于干衣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干衣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干衣机在烘干系统空气循环中会出现衣服的毛屑,干衣机前支撑风道处存在负压,若无过滤系统,干衣机毛屑随风道进入冷凝器及加热器系统,附着在冷凝器及加热器表面,久而久之影响换热效率。
[0003]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干衣机。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干衣机,其包括:
[0007]衣物处理腔;
[0008]底座,其内形成有烘干风道;所述烘干风道内设有冷凝器和加热器,且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加热器迎风侧;
[0009]前支撑,其内形成有转接风道;所述衣物处理腔、烘干通道及转接风道依次相连形成环路风道;
[0010]过滤装置,其设于所述转接风道内;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0011]第一过滤盒;
[0012]第二过滤盒,其套装于所述第一过滤盒外;
[0013]第三过滤盒,其套装于所述第二过滤盒外;
[0014]过滤棉,其套装于所述第一过滤盒、第二过滤盒、第三过滤盒其中任意一个内;
[0015]经过衣物处理腔的湿热气流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盒、第二过滤盒、过滤棉、第三过滤盒及过滤棉的过滤后进入所述烘干通道,并在依次经过所述冷凝器、加热器后进入所述衣物处理腔。
[0016]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过滤棉设于所述第二过滤盒与第三过滤盒之间。
[0017]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二过滤盒的顶部形成有过滤板,经过所述衣物处理腔的气流通过所述过滤板后进所述第一过滤盒内。
[0018]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一过滤盒包括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筛目数记为N1;所述第二过滤盒包括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筛目数记为N2;其中,N1≥N2。
[0019]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N1∈[80,150],N2∈[80,150]。
[0020]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三过滤盒包括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三过滤网的网筛目数记为N3;N2>N3。
[0021]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N3∈[30,100]。
[002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转接风道的进风端形成有支撑台,所述第三过滤盒顶部形成有支撑板;所述第三过滤盒的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支撑台上,且所述支撑台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密封条。
[0023]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二过滤盒的顶部形成有卡槽,所述第一过滤盒的顶板设有卡板;所述第一过滤盒的卡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过滤盒上的卡槽内。
[002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二过滤盒包括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所述第一过滤框与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周向相连接限定出所述第二过滤盒的内腔。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衣机,其包括衣物处理腔、其内形成有烘干风道的底座、其内形成有转接风道的前支撑、设于转接风道内的过滤装置;烘干风道内设有加热器及位于加热器的迎风侧的冷凝器,衣物处理腔、烘干通道及转接风道依次相连形成环路风道;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盒、第二过滤盒、第三过滤盒、过滤棉;第一过滤盒套装于第二过滤盒内,第二过滤盒套装于第三过滤盒内,过滤棉套装于第一过滤盒、第二过滤盒、第三过滤盒其中任意一个内;经过衣物处理腔的湿热气流经过第一过滤盒、第二过滤盒、过滤棉、第三过滤盒后进入烘干通道,并于依次经过冷凝器、加热器后导入衣物处理腔;本技术设置三层套装的过滤盒,并于相邻两过滤盒之间夹设过滤棉,有效提高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从而便进入烘干风道的空气中的毛屑得以有效去除,避免在冷凝器和加热器上附着过多毛屑而降低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干衣机的前支撑、底座及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干衣机的前支撑与底座装配后的剖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干衣机的前支撑、底座及过滤装置装配后的剖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干衣机的前支撑、底座及过滤装置装配后的另一剖视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干衣机的前支撑、底座及过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干衣机的过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干衣机的第二过滤盒、过滤棉、第三过滤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技术干衣机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0035]图9为本技术干衣机的第二过滤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本技术干衣机的第二过滤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7]以上各图中:底座1;烘干风道10;前支撑2;转接风道20;支撑台21;过滤装置3;第一过滤盒4;第一腔体11;卡板40;第二过滤盒5;过滤板51;卡槽52;凹槽53;第三过滤盒6;挡板60;限位板61;支撑板62;第一过滤框91;第二过滤框92;支撑条93;第一对接板14;第一对接台15;第二对接板16;第二对接台17;第一卡接部94;第二卡接部95;过滤棉7;密封条8。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
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40]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1]一种干衣机,如图1

图10所示,其包括衣物处理腔、底座1、前支撑2及过滤装置3。底座1内形成有烘干风道10,烘干风道10内设有冷凝器及加热器;前支撑2内形成有转接风道20;衣物处理腔、转接风道20及烘干风道10依次首尾相连通限定出环路风道。其中,转接风道20的进风口与衣物处理腔的出风口相连通,转接风道20的出风口与烘干风道10的进风口相连通;经过衣物处理腔的气流进入转接风道20内,并由转接风道20进入烘干风道10,依次经过设于烘干风道10内的冷凝器、加热器后形成的加热干燥气体进入衣物处理腔,以此形成循环烘干衣物。
[0042]转接风道20内设有过滤装置3,以将经过衣物处理腔的空气中的毛屑进行过滤,从而减少毛屑附着于烘干风道10内的冷凝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干衣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衣物处理腔;底座,其内形成有烘干风道;所述烘干风道内设有冷凝器和加热器,且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加热器迎风侧;前支撑,其内形成有转接风道;所述衣物处理腔、烘干通道及转接风道依次相连形成环路风道;过滤装置,其设于所述转接风道内;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盒;第二过滤盒,其套装于所述第一过滤盒外;第三过滤盒,其套装于所述第二过滤盒外;过滤棉,其套装于所述第一过滤盒、第二过滤盒、第三过滤盒其中任意一个内;经过衣物处理腔的湿热气流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盒、第二过滤盒、第三过滤盒及过滤棉的过滤后进入所述烘干通道,并在依次经过所述冷凝器、加热器后进入所述衣物处理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棉设于所述第二过滤盒与第三过滤盒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盒的顶部形成有过滤板,经过所述衣物处理腔的气流通过所述过滤板后进所述第一过滤盒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盒包括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筛目数记为N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鲁砚汪庆波王其建张新新高尚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