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84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包括筒身和后盖;所述筒身由从前到后的灯头外壳、散热环、第一环形槽、防滑握把、第二环形槽顺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环形槽上设有照明灯控制按钮;所述第二环形槽末端通过内螺纹与后盖连接;所述后盖的外周缘上设有交替排列的后盖凹槽和后盖筋条,后盖凹槽和后盖筋条的方向与筒身的轴线平行;所述的后盖筋条包含相对于后盖的外周缘呈平直型和后部外翘的两种规格,后部外翘的后盖筋条高度大于平直型的后盖筋条高度,且两种后盖筋条在后盖的外周缘上交替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后盖设计可以解决临时离手放置时容易滚动,并且在有些场合不适合使用前端尖头时,后盖上的后盖筋条也可以利用。后盖上的后盖筋条也可以利用。后盖上的后盖筋条也可以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

技术介绍

[0002]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一般用于铁路、航运、电力、石油、化工、部队、警察和工矿企业及各种野外工作场所作移动照明和信号指示及各种急难救助、定点搜索、紧急事故处理等工作使用,现有的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后盖设计一般多为圆形,临时离手放置时容易滚动,并且只在电筒前端设计尖头,但有些场合不适合使用前端尖头时,后盖也不能利用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通过后盖设计解决临时离手放置时容易滚动,并且在有些场合不适合使用前端尖头时,后盖也能利用起来。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包括筒身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为一体成型结构,由从前到后的灯头外壳、散热环、第一环形槽、防滑握把、第二环形槽顺次连接构成;所述灯头外壳为前部半径大后部半径小、前部到后部由椭圆弧过度型结构,最前端设有若干尖头;所述灯头外壳内嵌入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通过防水胶圈抵住圆形的钢化玻璃;所述固定环上设有若干螺钉槽,在螺钉槽内通过螺钉与灯头外壳内壁固定;所述散热环与第一环形槽之间设有用于卡住灯头内照明组件的凸台;所述第一环形槽上设有带防水功能的照明灯控制按钮;所述第二环形槽末端通过内螺纹与后盖连接,且连接处设有防水胶圈;所述后盖的外周缘上设有交替排列的后盖凹槽和后盖筋条,后盖凹槽和后盖筋条的方向与筒身的轴线平行;所述的后盖筋条包含相对于后盖的外周缘呈平直型和后部外翘的两种规格,后部外翘的后盖筋条高度大于平直型的后盖筋条高度,且两种后盖筋条在后盖的外周缘上交替排列。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螺钉槽在固定环上均匀布设,且一共设置4个。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照明灯控制按钮外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后盖凹槽的最低位置突出于第二环形槽的外表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筒身、后盖由高硬度的钛合金材料制成。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后盖上设置由后盖筋条,旋转后盖时可以起到防滑作用,在使用者需要暂时把电筒离手放置时,后盖筋条也可以防止电筒在平面上滚动。2、在需要击碎非玻璃的材料时,可以选择使用后盖上的后部外翘的后盖筋条。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在图中,1、筒身,2、后盖,11、灯头外壳,12、散热环,13、第一环形槽,14、防滑握把,
15、第二环形槽,111、尖头,112、固定环,113、螺钉槽,114、钢化玻璃,131、照明灯控制按钮,21、后盖凹槽,22、后盖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及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包括筒身1和后盖2;所述筒身1为一体成型结构,由从前到后的灯头外壳11、散热环12、第一环形槽13、防滑握把14、第二环形槽15顺次连接构成;所述灯头外壳11为前部半径大后部半径小、前部到后部由椭圆弧过度型结构,最前端设有6个尖头111;所述灯头外壳11内嵌入固定环112,所述固定环112内侧通过防水胶圈抵住圆形的钢化玻璃114;所述固定环112上均匀布设4个螺钉槽113,在螺钉槽113内通过螺钉与灯头外壳11内壁固定;所述散热环12与第一环形槽13之间设有用于卡住灯头内照明组件的凸台;所述第一环形槽13上设有带防水功能的照明灯控制按钮131;所述第二环形槽15末端通过内螺纹与后盖2连接,且连接处设有防水胶圈;所述后盖2的外周缘上设有交替排列的后盖凹槽21和后盖筋条22,后盖凹槽21和后盖筋条22的方向与筒身1的轴线平行;所述的后盖筋条22包含相对于后盖2的外周缘呈平直型和后部外翘的两种规格,后部外翘的后盖筋条22高度大于平直型的后盖筋条22高度,且两种后盖筋条22在后盖2的外周缘上交替排列。
[0015]所述的照明灯控制按钮131外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0016]所述的后盖凹槽21的最低位置突出于第二环形槽15的外表面。
[0017]所述筒身1、后盖2由高硬度的钛合金材料制成。
[0018]本技术使用前,将筒身1内可拆卸的电池充好电,然后利用后盖2上的后盖筋条22,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旋紧后盖2。使用时,照明灯控制按钮131位于第一环形槽13上,而第一环形槽13位于散热环12和防滑握把14之间,使用者在黑暗环境下也能快速的按动照明灯控制按钮131;而在使用者需要暂时把电筒离手放置时,由于后盖筋条22的设置,可以防止电筒在平面上滚动。在需要敲碎玻璃时,可以使用前端的尖头111,而在需要击碎非玻璃的材料时,可以选择使用后盖2上的后部外翘的后盖筋条22,使用更方便。
[0019]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较优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任何改变、替换、组合、简化、修饰等,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强光巡检电筒,包括筒身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为一体成型结构,由从前到后的灯头外壳、散热环、第一环形槽、防滑握把、第二环形槽顺次连接构成;所述灯头外壳为前部半径大后部半径小、前部到后部由椭圆弧过度型结构,最前端设有若干尖头;所述灯头外壳内嵌入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通过防水胶圈抵住圆形的钢化玻璃;所述固定环上设有若干螺钉槽,在螺钉槽内通过螺钉与灯头外壳内壁固定;所述散热环与第一环形槽之间设有用于卡住灯头内照明组件的凸台;所述第一环形槽上设有带防水功能的照明灯控制按钮;所述第二环形槽末端通过内螺纹与后盖连接,且连接处设有防水胶圈;所述后盖的外周缘上设有交替排列的后盖凹槽和后盖筋条,后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家华聂时斌周会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