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盖板、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铆钉、第二铆钉、阳极箔、阴极箔;所述的第一端子设置为“Z”型结构;所述的第二端子设置为“L”结构;所述的第一端子由第一铆钉铆接固定在盖板中、第二端子由第二铆钉铆接固定在盖板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供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通过在阳极引脚设置“Z”型结构,区分引脚的正负极,通过“Z”型结构的限位作用方便准确定位铝电解电容器的极性,解决铝电解电容器安装在基板时极性装反的问题,且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以及实用性。很大的推广价值以及实用性。很大的推广价值以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容器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所以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电容器安装在电路板中,电容器在安装时通常是使用机器对电容器进行夹取后直接将电容器上的引脚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安装孔中,传统的电容器的正极引脚与负极引脚形状结构一致,难以辨别电容器的正极引脚与负极引脚,在安装电容器时容易将正极与负极混淆,存在电容器极性装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通过在正极端子设置“Z”型结构,区分引脚的正负极,通过“Z”型结构的限位作用方便准确定位电容器的极性,便捷安装,避免正负极混淆,解决电容器安装在基板时极性装反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盖板、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铆钉、第二铆钉、阳极箔、阴极箔;所述的第一端子设置为“Z”型结构;所述的第二端子设置为
ꢀ“
L”结构;所述的第一端子由第一铆钉铆接固定在盖板中、第二端子由第二铆钉铆接固定在盖板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端子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高度一致,并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同一平面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端子“L”结构的弯折角度为90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端子“Z”型结构中每个弯折角度均为90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铆钉穿过盖板在另一侧超出部分与阳极箔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铆钉穿过盖板在另一侧超出部分与阴极箔连接。
[0013]本技术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4]本技术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通过在正极端子设置“Z”型结构,区分引脚的正负极,通过“Z”型结构的限位作用方便准确定位电容器的极性,便捷安装,避免正负极混淆,解决电容器安装在基板时极性装反的问题,且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以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第一端子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第二端子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1、外壳;2、盖板;3、第一端子;4、第二端子;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一铆钉;8、第二铆钉;9、阳极箔;10、阴极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0021]如图1
‑
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盖板2、第一端子3、第二端子4、第一铆钉7、第二铆钉8、阳极箔9、阴极箔10;所述的第一端子3设置为“Z”型结构;所述的第二端子4设置为
ꢀ“
L”结构;所述的第一端子3由第一铆钉7铆接固定在盖板2中、第二端子4由第二铆钉8铆接固定在盖板2中。
[0022]所述的第二端子4设置为
ꢀ“
L”结构,第二端子4在中间部分弯折,所述的第二端子4“L”结构的弯折角度为90度。所述的第二端子4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6,其中远离第二通孔6的一端与第二铆钉8铆接,第二端子4由第二铆钉8铆接固定在盖板2中。
[0023]所述的第一端子3设置为“Z”型结构,所述的第一端子3“Z”型结构中每个弯折角度均为90度。第一端子3中经过三次弯折而得到“Z”型结构,分别是从接近第一铆钉7的一端开始,第一个弯折为竖直向上90度进行弯折,第二个弯折为将竖直部分向水平方以90度弯折,第三个弯折为将水平部分竖直向上90度进行弯折,最终形成“Z”型结构。所述的第一端子3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5。其中远离第一通孔5的一端与第一铆钉7铆接,所述的第一端子3由第一铆钉7铆接固定在盖板2中。所述的第一端子3与第二端子4的高度一致,并且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6在同一平面上。使得第一端子3、第二端子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电容器在基板上安装。
[0024]所述的第一铆钉7穿过盖板2在另一侧超出部分与阳极箔9连接。第一端子3在第一铆钉7的铆接作用下使得第一端子3、第一铆钉7、阳极箔9电性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铆钉8穿过盖板2在另一侧超出部分与阴极箔10连接。第二端子4在第二铆钉8的铆接作用下使得第二端子4、第二铆钉8、阴极箔10电性连接在一起。盖板2套接在外壳1的开口一端,并通过组立封装,对外壳1与盖板2套接处进行束腰,将盖板2固定在外壳1的开口一端得到电容器。由于第一端子3为“Z”型结构,第二端子4为
ꢀ“
L”结构,当电容器在基板中安装时通过“Z”型结构的限位作用方便准确定位电容器的极性,使得第一端子3与第二端子4准确地与基板的极性匹配。另一方面“Z”型结,电容器安装在基板时能避开一些障碍物,使得电解电容器更适应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中安装。
[0025]需要强调的是,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盖板(2)、第一端子(3)、第二端子(4)、第一铆钉(7)、第二铆钉(8)、阳极箔(9)、阴极箔(10);所述的第一端子(3)设置为“Z”型结构;所述的第二端子(4)设置为
ꢀ“
L”结构;所述的第一端子(3)由第一铆钉(7)铆接固定在盖板(2)中、第二端子(4)由第二铆钉(8)铆接固定在盖板(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子(3)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新型盖板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端子(4)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安装的防反极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红,林薏竹,言伟,覃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丰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