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480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电气柜、底座、支架外框、升降气缸、支架、电缸、电缸连接板、盖面压板以及往复机构。发动机气缸体固定于底座上。支架外框竖直固定于底座上。升降气缸能够纵向移动地固定于支架外框的顶部,且升降气缸与电气柜电性连接。支架的一端与升降气缸固定连接。电缸的一端与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电缸与电气柜电性连接。电缸连接板的一端与电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往复机构内设置有钢珠压板和多个钢珠,通过钢珠压板调整多个钢珠的位置,能够让活塞环对发动机气缸体的缸孔产生稳定的压力。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检测缸孔耐磨性的时间周期短,且成本低。且成本低。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发动机试验
,特别是关于一种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缸套发动机气缸体材质开发,要提高材质的耐磨性,但是若通过发动机上台架试验来检测缸孔耐磨性的话,时间周期长,成本高。故开始该试验工装对气缸体缸体耐磨性进行检测。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对比材质的耐磨性。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检测缸孔耐磨性的时间周期短,且成本低。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电气柜、底座、支架外框、升降气缸、支架、电缸、电缸连接板、盖面压板以及往复机构。发动机气缸体固定于底座上。支架外框竖直固定于底座上。升降气缸能够纵向移动地固定于支架外框的顶部,且升降气缸与电气柜电性连接。支架的一端与升降气缸固定连接。电缸的一端与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电缸与电气柜电性连接。电缸连接板的一端与电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盖面压板的一端与电缸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盖面压板的另一端用以盖设于发动机气缸体的缸孔上。以及往复机构的一端与盖面压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往复机构的另一端用以伸入发动机气缸体的缸孔中。其中,盖面压板内设置有直线轴承,且直线轴承内具有推力球轴承。其中,当升降气缸升起时,将活塞放置于发动机气缸体的缸孔中,且当升降气缸下降时,电缸带动直线轴承、推力球轴承及往复机构往复纵向运动,从而带动活塞在缸孔中做往复纵向运动。其中,往复机构内设置有钢珠压板和多个钢珠,通过钢珠压板调整多个钢珠的位置,能够让活塞环对发动机气缸体的缸孔产生稳定的压力。
[000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还包括传感器连接法兰,多个钢珠分别位于钢珠压板的两侧。
[000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盖面压板内,且压力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活塞环对缸孔产生的压力。
[000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盖面压板的内部两侧具有多个限位槽,且多个钢珠分别安装于多个限位槽中。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钢珠压板的两侧具有斜面,且斜面与多个钢珠相接触。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底座的底部具有多个万向轮,且底座上具有两个定位销,且两个定位销用以与发动机气缸体的定位销孔相对应配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检测缸孔耐磨性的时间周期短,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4]1‑
底座,2

支架外框,3

升降气缸,4

支架,5

电缸,6

电缸连接板,7

盖面压板,8

直线轴承,9

推力球轴承,10

第一弹簧,11

往复机构,12

钢珠压板,13

钢珠,14

压力传感器,15

第二弹簧,16

弹簧调力板,17

发动机气缸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6]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电气柜、底座1、支架外框2、升降气缸3、支架4、电缸5、电缸连接板6、盖面压板7以及往复机构11。发动机气缸体17固定于底座1上。支架外框2竖直固定于底座1上。升降气缸3能够纵向移动地固定于支架外框2的顶部,且升降气缸3与电气柜电性连接。支架4的一端与升降气缸3固定连接。电缸5的一端与支架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电缸5与电气柜电性连接。电缸连接板6的一端与电缸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盖面压板7的一端与电缸连接板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盖面压板7的另一端用以盖设于发动机气缸体17的缸孔上。以及往复机构11的一端与盖面压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往复机构11的另一端用以伸入发动机气缸体17的缸孔中。其中,盖面压板7内设置有直线轴承8,且直线轴承8内具有推力球轴承9和第一弹簧10,推力球轴承9的底部与弹簧固定板固定连接,弹簧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弹簧10,且第一弹簧10的下方设置有弹簧压板。其中,当升降气缸3升起时,将活塞放置于发动机气缸体17的缸孔中,且当升降气缸3下降时,电缸5带动直线轴承8、推力球轴承9及往复机构11往复纵向运动,从而带动活塞在缸孔中做往复纵向运动。其中,往复机构11内设置有钢珠压板12和多个钢珠13,通过钢珠压板12调整多个钢珠13的位置,能够让活塞环对发动机气缸体17的缸孔产生稳定的压力。
[001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还包括传感器连接法兰,多个钢珠13分别位于钢珠压板12的两侧。
[001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4,设置于盖面压板7内,且压力传感器14用以实时监测活塞环对缸孔产生的压力。钢珠压板12中设置有第二弹簧15,且钢珠压板12的下方设置有弹簧调力板16。
[002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盖面压板7的内部两侧具有多个限位槽,且多个钢珠13
分别安装于多个限位槽中。钢珠压板12的两侧具有斜面,且斜面与多个钢珠13相接触。
[002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底座1的底部具有多个万向轮,且底座1上具有两个定位销,且两个定位销用以与发动机气缸体17的定位销孔相对应配合。
[0022]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的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通过钢珠压板12调整钢珠13位置,从而让活塞环对发动机气缸体17的缸孔产生稳定的压力。升降气缸3在发动机气缸体17安装好后,进行升起,此时把活塞准确放到发动机气缸体17的缸孔中,保证电缸5在运动时,活塞不滑出缸孔,同时使直线轴承8压在上面,进行压紧固定。活塞环对缸孔的压力可以通过调整钢珠压板12来调整活塞环对缸壁的压力(稳定试验的压力)。而通过电缸5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体耐磨性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柜;底座,发动机气缸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支架外框,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升降气缸,能够纵向移动地固定于所述支架外框的顶部,且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电气柜电性连接;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气缸固定连接;电缸,所述电缸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电缸与所述电气柜电性连接;电缸连接板,所述电缸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电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盖面压板,所述盖面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盖面压板的另一端用以盖设于所述发动机气缸体的缸孔上;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盖面压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往复机构的另一端用以伸入所述发动机气缸体的所述缸孔中;其中,所述盖面压板内设置有直线轴承,且所述直线轴承内具有推力球轴承;其中,当所述升降气缸升起时,将活塞放置于所述发动机气缸体的所述缸孔中,且当所述升降气缸下降时,所述电缸带动所述直线轴承、所述推力球轴承及所述往复机构往复纵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风陈堂标何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