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板底拼缝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676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板底拼缝构造,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两侧的板底拼缝部位设有沿拼缝长度方向贯通的拼缝凹槽,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壁面上固定有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挤压密封拼缝,拼缝凹槽的侧边部位埋设金属抗裂网,金属抗裂网搭接且拼缝凹槽内填充有抗裂水泥砂浆层,抗裂水泥砂浆层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面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的封堵采用简单的橡胶密封条替代模板,缩减了叠合板板底的拼缝宽度,彻底解决了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漏浆问题;同时取消了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的封堵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安装,直接推挤压实后即可进行现浇叠合层施工,施工工时大大缩短,也避免了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开裂的问题。合板板底拼缝部位开裂的问题。合板板底拼缝部位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板底拼缝构造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

技术介绍

[0002]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了建筑产品的工厂化、模块化、批量化的工业化生产建造方式。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提高了建筑品质和建设效率、减轻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简化了施工现场的工艺流程、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传统建筑材料的投入,促进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中,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的混凝土漏浆和拼缝开裂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0003]目前,为了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拼缝部位混凝土填充密实并防止拼缝部位开裂,施工现场普遍采用增加拼缝宽度的办法,使后浇筑的叠合层混凝土充分密实地填满拼缝部位,利用后浇筑混凝土与叠合板形成整体,达到防止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开裂的目的。如叠合板预制底板拼缝构造分析(《价值工程》2018年1期,作者:裘翀、潘旭明、张柏年、孟家辉、李滨)。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安装完毕后,沿着叠合板拼缝部位两侧粘贴双面胶带;然后沿着拼缝部位安装模板,使模板上表面与双面胶带粘贴密实,达到对叠合板拼缝部位进行严密封堵的目的。但大量的施工实例证明,采用模板封堵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防止混凝土漏浆的方法效果并不好,仍然有很多叠合板拼缝部位存在漏浆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及模板表面经常会存在粉尘,这些粉尘严重影响了双面胶带的粘贴效果,导致双面胶带与叠合板或模板脱落,并最终引起混凝土漏浆;二是因为拼缝宽度过大,在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过程中,模板表面承受荷载产生挠度变形,并导致双面胶带开裂,引起混凝土漏浆。这些混凝土灰浆在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呈现出凸出叠合板底面的不规则形状,严重降低了叠合板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不得不对拼缝部位多于的灰浆进行剔凿、打磨及修补,并因此给施工人员带来了诸多不变,如增加了人工投入、灰渣清理及排放的费用、修补材料的浪费、环境保护费用的额外投入等等。
[0004]也有中国专利CN201922321476.6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拼缝处防漏浆构造,其采用柔性止水条,止水条具有遇水膨胀性,利用止水条材料特性实现紧密的密封,防止漏浆,但其存在两个问题尚存疑点,一是水分去除后材料变化防裂性能,二是刚性支撑效果如何没有涉及,浇筑时仍需要设置模板,施工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解决叠合板拼缝部位易出现混凝土漏浆,同时施工复杂、缝隙易开裂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板底拼缝构造,既能避免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产生混凝土漏浆,施工时,取消了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的封堵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安装,施工简单同时又能彻底解决叠合板缝隙部位开裂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板底拼缝构造,涉及拼接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两侧的板底拼缝部位设有
沿拼缝长度方向贯通的拼缝凹槽,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壁面上固定有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挤压密封拼缝,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凹槽内安装抗裂网,并填充抗裂水泥砂浆层,抗裂水泥砂浆层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面齐平。
[0007]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凹槽设置在两侧板底拼缝部位且沿拼缝长度方向贯通,拼缝凹槽宽度为50

100mm,拼缝凹槽深度为5

10mm。
[0008]所述橡胶密封条,采用D形或O型截面密封条,通过钉子或胶水粘贴固定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壁面上;所述每个拼缝部位固定至少一条橡胶密封条;橡胶条厚度为25

30mm,挤压后厚度为20

25mm。
[0009]所述抗裂网预制成型并折叠在拼缝凹槽内,展开折叠金属抗裂网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
[0010]所述抗裂水泥砂浆层,是指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制作的水泥砂浆层。
[0011]本技术通过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的构造进行创新和优化。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的封堵采用简单的橡胶密封条替代模板,橡胶密封条柔性结构,缩减了叠合板板底的拼缝宽度,以及密封严密,底解决了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产生混凝土漏浆问题;同时橡胶密封条规格合理,又兼具硬度,保证了支撑强度,施工操作方便,取消了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的封堵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安装,直接推挤压实后即可进行现浇叠合层施工,施工工时大大缩短,也避免了叠合板板底拼缝部位开裂的问题,经济效益显著,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0012]本技术拼缝凹槽内的抗裂金属网在叠合板的生产预制过程中埋设,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成为一体,使拼缝部位的抗裂水泥砂浆层与预制混凝土连接更加牢固,抗裂性能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板底拼缝构造结构图。
[0014]图2是本技术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预制混凝土叠合板;2、拼缝凹槽;3、橡胶密封条;4、拼缝部位侧壁;5、叠合层混凝土;6、抗裂网铁钉;7、抗裂水泥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7]本技术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板底拼缝构造如图1所示。涉及拼接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两侧的板底拼缝部位设有沿拼缝长度方向贯通的拼缝凹槽2,根据实际情况,拼缝凹槽宽度为50

100mm,拼缝凹槽深度为5

10mm,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壁面上固定有橡胶密封条3,橡胶密封条挤压密封拼缝,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凹槽内安装抗裂网,并填充抗裂水泥砂浆层,抗裂水泥砂浆层是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制作的水泥砂浆层,抗裂水泥砂浆层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面齐平。
[0018]所述橡胶密封条,可以采用D形或O型截面密封条,通过钉子或胶水粘贴固定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壁面上均可;
[0019]所述每个拼缝部位固定至少一条橡胶密封条;橡胶条厚度为25

30mm,挤压后厚度为20

25mm。
[0020]所述抗裂网采用金属抗裂网,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过程中,预埋在拼缝凹槽的侧壁部位,金属抗裂网折叠在拼缝凹槽内且拼缝部位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
[0021]施工过程如下:
[0022]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在模台上安装专用的凹槽模板,同时在凹槽侧壁部位预埋金属抗裂网6,然后浇筑混凝土,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两侧的板底拼缝部位形成沿拼缝长度方向贯通的拼缝凹槽2;采用建筑胶把橡胶密封条3固定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的拼缝部位侧壁4上;然后,安装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1相互挤紧,确保橡胶密封条3受到挤压并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板底拼缝构造,涉及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两侧的板底拼缝部位设有沿拼缝长度方向贯通的拼缝凹槽,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壁面上固定有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挤压密封,拼缝凹槽的侧边部位埋设金属抗裂网,金属抗裂网搭接且拼缝凹槽内填充有抗裂水泥砂浆层,抗裂水泥砂浆层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板底拼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拼缝凹槽设置在两侧板底拼缝部位且沿拼缝长度方向贯通,拼缝凹槽宽度为50

100mm,拼缝凹槽深度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新矫贵峰史向忠靳忠强牛平都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