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660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9
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以有效提高预制道面板的连接安全性、装配式道面的调整能力和可修复能力,便于预制道面板的制造和运输,且更方便拼装、抢修更换施工。由预制道面板在路基之上拼装形成装配式道面,所述预制道面板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各预制道面板在两纵向连接端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纵向下凹槽,在两横向连接端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横向下凹槽。两相邻预制道面板在对应的各纵向下凹槽或者各横向下凹槽内设置杆状连接构件。所述路基表面上铺设隔离层,在拼装中的预制道面板调平后,向铺设隔离层与预制道面板之间的空隙内密实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调整层,且在调整层上形成向上凸起嵌入预制道面板各纵向下凹槽、横向下凹槽内的定位凸台。槽内的定位凸台。槽内的定位凸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路基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公路、机场场道的装配式道面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现行公路及机场场道等交通工程建设中,多采用现浇混凝土路面结构,道路施工流程自动化程度低,现场施工周期长,劳动力密集,不具备可回收二次利用的能力,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0003]装配式道面是为克服传统混凝土路面的缺点而提出的新型道面铺设理念,装配式道面采用工厂化预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良好的气候稳定性、表面平整、表面抗滑、耐久性与可快速修复性等特点,因此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工程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0004]美国的装配式道面应用较早,主要有两种主流形式,其中后张法预应力拼装式道面板主要用于新建道面铺装,优点是板块体积小,所施加的预应力能够有效控制板间的裂缝,主要缺点是现场采用后张法施工,增加施工工序,且横缝众多,所施加的某一块板一旦发生破坏,整个预应力单元内的板块均失效;非预应力装配式道面板主要用于道面修复,板体尺寸大、板体厚,需要特制运输车辆且运输较为困难。板型分为A、B两种,A板预制有传力杆,B板设有与之相对应的插槽,安装时需要考虑如何布设,设置传力杆的A板必须横放,板长和宽均受限。
[0005]我国装配式道面应用较晚,相关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道面结构及设计方法仍不成熟,装配式道面只在部分公路及机场道面工程抢修中得到了应用。
[0006]综上所述,现有预制道面板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缺点:
[0007]一、相邻预制道面板之间主要依靠拉杆及传力杆和灌注在其安装插槽内的混凝土形成连接,连接安全性较差;而且拼装施工前,仅在板底浇灌薄薄一层水泥砂浆,该层砂浆所起作用限于平整路基表面,道面结构缺乏整体性和调整能力,修复能力较弱;
[0008]二、设计及制造时多未考虑先张法预应力技术,造成板体尺寸偏厚,使得运输效率偏低;
[0009]三、拉杆及传力杆固定设置在预制道面板上,其外伸段占据一定空间,运输时需给拉杆及传力杆外伸段留有一定空间,影响运输能力;
[0010]四、预制道面板板型通常分为A、B板,A板预制有传力杆,B板设有与之相对应的插槽,安装调平后,通过B板插槽顶部的孔眼注浆浇筑,缺乏互换性,给拼装施工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以有效提高预制道面板的连接安全性、装配式道面的调整能力和可修复能力,便于预制道面板的制造和运输,且更方便拼装、抢修更换施工。
[001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由预制道面板在路基之上拼装形成装配式道面,其特征是:所述预制道面板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各预制道面板在两纵向连接端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纵向下凹槽,在两横向连接端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横向下凹槽;两相邻预制道面板在对应的各纵向下凹槽或者各横向下凹槽内设置杆状连接构件;所述路基表面上铺设隔离层,在拼装中的预制道面板调平后,向铺设隔离层与预制道面板之间的空隙内密实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调整层,且在调整层上形成向上凸起嵌入预制道面板各纵向下凹槽、横向下凹槽内的定位凸台。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0015]一、在路基表面与拼装预制道面板底面之间设置隔离层、密实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调整层,且在调整层上形成向上凸起嵌入预制道面板各纵向下凹槽、横向下凹槽内的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与调整层为整体结构,而且定位凸台和埋设于其内杆状连接构件形成整体的连接结构,可有效提高预制道面板的连接安全性,增强装配式道面的调整能力和可修复能力,装配成的道面具有强度高、平整性好等特点;
[0016]二、预制道面板采用板体纵横向施加预应力,能够有效减小板体厚度便于运输,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板体开裂;
[0017]三、杆状连接构件在施工现场与预制道面板进行组装,有效解决了制造及运输所存在的问题,同时预制道面板统一采用一种板型,在施工过程中按一定方向安装即可,拼装施工极为方便,且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0018]四、预制道面板采用工厂化预制,可实现吊装、精调及注浆多种功能,相邻预制道面板之间组装极为方便;
[0019]五、预制道面板的装配采用“跳仓法”施工,多线分工序平行流水作业,可多点平行推进,形成均衡、连续、大规模施工,减少了在高原高寒恶劣环境下的施工难度,提高道面工程的施工效率;
[0020]六、实现了道面高精度、高效率装配化施工设计,特别是解决了极端恶劣环境下的质量难保证、施工限制多、养护龄期长、资源消耗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1]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十九幅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实施例1的平面图;
[0023]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3是沿图1中B

B线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中的预制道面板的俯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中的预制道面板的仰视图;
[0027]图6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中的预制道面板的侧视图;
[0028]图7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实施例2的平面图;
[0029]图8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中的预制道面板的俯视图;
[0030]图9中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实施例2中相邻预制道面板的横向连接方式示意图;
[0031]图10是沿图7中C

C线的局部剖视图;
[0032]图11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中预制道面板在施工辅助孔部位的局部剖视图;
[0033]图12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中传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中传力杆的拉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中传力杆的拉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6]图15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中弹力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6-19是本技术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0038]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路基10、隔离层11、调整层20、定位凸台21、预制道面板30、纵向下凹槽31a、横向下凹槽31b、拉杆头部卡槽31c、连接套筒32、排气孔33、施工辅助孔34、灌浆孔35、精调螺杆36、螺旋套筒37、吊环38、门形钢筋39、传力杆41、拉杆42、台阶状头部42a、弹力卡扣43,独立仓E,填仓F。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40]参照图1和图7,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由预制道面板30在路基10之上拼装形成装配式道面。所述预制道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由预制道面板(30)在路基(10)之上拼装形成装配式道面,其特征是:所述预制道面板(30)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各预制道面板(30)在两纵向连接端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纵向下凹槽(31a),在两横向连接端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横向下凹槽(31b);两相邻预制道面板(30)在对应的各纵向下凹槽(31a)或者各横向下凹槽(31b)内设置杆状连接构件;所述路基(10)表面上铺设隔离层(11),在拼装中的预制道面板(30)调平后,向铺设隔离层(11)与预制道面板(30)之间的空隙内密实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调整层(20),且在调整层(20)上形成向上凸起嵌入预制道面板(30)各纵向下凹槽(31a)、横向下凹槽(31b)内的定位凸台(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其特征是:所述杆状连接构件包括设置在预制道面板(30)两纵向连接端的传力杆(41),以及设置在预制道面板(30)两横向连接端的拉杆(4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其特征是:所述传力杆(41)主体为光圆钢筋,一端设有螺纹段,另一端设有套筒,螺纹段一端与预埋在预制道面板(30)内的连接套筒(32)螺纹连接,套筒一端则延伸入对应的纵向下凹槽(31a)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其特征是:所述拉杆(42)主体为带肋钢筋,一端设有螺纹段,螺纹段一端与预埋在预制道面板(30)内的连接套筒(32)螺纹连接,另一端则延伸入对应的横向下凹槽(31b)内。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道面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骏罗庆闵卫鲸郭海强李刚王智方周华波杨泉李炼王占盛杨淑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