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送风结构、空调送风装置及轨道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453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送风结构、空调送风装置及轨道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风量无法调节的问题,具有实现风量调节,满足同一空间内不同区域使用需求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能够与送风管路连通的第一主送风腔,第一主送风腔的至少一侧设置第一送风腔和回风腔,第一壳体内设置分隔件以隔离第一送风腔和第一回风腔,第一送风腔和第一回风腔各自设置出风口;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设置第一风阀,和/或,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回风腔之间设置第二风阀。腔之间设置第二风阀。腔之间设置第二风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送风结构、空调送风装置及轨道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送风结构、空调送风装置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目前,很多的车辆或房间都是配有空调系统的,普通的空调系统都是统一控制的,无法实现送风风量大小的调节,但针对一些设定区域,如包间、VI P区域、会议室等,风量如果不可调的话,无法满足个性化送风需求,这种情况下是最好是能够调整风量的,具体只要针对这一区域改变风量即可,非常方便。
[0004]但技术人发现,也会存在上述设定区域和普通座位混装在一辆车厢内的情况,对混装的情况来说,由于共用一套送风系统,故需兼顾考虑普通座位区域送风不受影响。但现有的空调系统,送风装置都是统一的,无法满足既不影响普通乘客,由能满足部分乘客的高品质需求;而且不可调的送风装置,无法对不需要的冷气进行回收利用,使得空调的能耗是较高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送风结构,不仅能够实现送风量的调节,而且可将多余的风量旁通到回风道内,实现循环再利用,有利于降低空调能耗。
[0006]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送风装置,装置灵活度高,针对设定区域可实现送风量的调节。
[0007]本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解决了不同人群不同的送风需求,普通区域和设定区域互不影响,提高乘坐舒适性,而且有利于降低空调能耗。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能够与送风管路连通的第一主送风腔,第一主送风腔的至少一侧设置第一送风腔和第一回风腔,第一壳体内设置分隔件以隔离第一送风腔和第一回风腔,第一送风腔和第一回风腔各自设置出风口;
[0010]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设置第一风阀,和/或,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回风腔之间设置第二风阀。
[0011]上述的空调送风结构中,整体结构布置合理,不仅能够与送风管路连通,通过送风管路向第一壳体第一主送风腔供风,通过第一风阀的设置,可实现第一送风腔出风口风量的调整;再配合第一回风腔的设置,第一回风腔能够通过回风道与空调机组连接,在第一送风腔处所需风量减少时,多余的风量可通过回风到回到空调机组内再循环,相应有利于降低空调能耗。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为了实现对设定区域风量的调节,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的结构相同,第一风阀包括转轴,转轴通过所述第一壳体支撑,转轴设置至少一片叶片,通过叶片相对于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开口的调节,实现风量大小的调节。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所述转轴设置两片所述的叶片,两片叶片以转轴中心轴线为中心呈一字结构设置,呈一字结构设置的两叶片,可在两叶片竖直设置时,封堵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的开口,实现开口的关闭,当叶片相对于开口所在平面倾斜时,实现向第一送风腔送风;
[0014]或者,在另一方案中,两叶片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为了实现对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开口处风量的调节,所述叶片的长度与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开口的长度相适配,叶片的高度小于等于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开口高度的一半,两叶片竖直设置时,可有效封堵或部分封堵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的开口,或者封堵或部分封堵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回风腔之间的开口。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为了实现对司机室的送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的送风管路连通,另一侧设置司机室出风口,司机室出风口与所述第一主送风腔的进风口相对设置。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所述第一风阀、第二风阀分别与控制器单独连接,通过控制器实现对两风阀的控制。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所述第一主送风腔的两侧均设置第一送风腔和第一回风腔;
[0019]所述第一送风腔的出风口与第一送风管路连接,第一送风管路端部设置送风口。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包括若干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
[0021]如上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包括所述的送风管路,送风管路连通第二送风结构,第二送风结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第二主送风腔,第二主送风腔的至少一侧设置第二送风腔,第二送风腔的上方设置第二回风腔,第二回风腔与回风管连接,回风管用于对室内或车厢的回风。
[0022]如上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所述第一回风腔、第二回风腔各自通过回风道与空调机组连接。
[0023]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和/或,包括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0024]轨道车辆侧墙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送风腔连通的可调送风口;
[0025]轨道车辆侧顶灯带处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送风腔连通的送风口。
[0026]上述的轨道车辆,不仅可实现车辆内送风量的调节,还可以实现在同一车厢内设置第二送风结构,实现在同一车厢内对不同区域安装不同的送风结构,由此满足不同区域的送风需求。
[0027]上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8]1)本技术通过空调送风结构的设置,通过第一风阀的设置,可实现第一送风腔出风口风量的调整,通过第一送风腔可吹向设定区域,满足该区域使用者的需求;通过第
二风阀可控制进入第二回风腔的开启或闭合,这样在第一送风腔处所需风量减少时,多余的风量可通过回风到回到空调机组内再循环,相应有利于降低空调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0029]2)本技术通过对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的设置,可实现对第一主送风腔、第一送风腔之间开口,第一主送风腔同第一回风腔之间开口的开启或闭合,通过控制器可实现对两风阀的控制,满足设定区域送风需求。
[0030]3)本技术空调送风结构的设置,整体结构布置合理,能够对第一主送风腔两侧都进行送风和回风,而且整体方便检修维护。
[0031]4)本技术通过空调送风装置的提供,可实现空调送风结构与第二送风结构的组合,在同一空间内设置两种送风结构,实现同一空间内不同区域的送风需求,使得不同区域的送风互不影响。
[0032]5)本技术轨道车辆的设置,可根据设计需求安装空调送风结构或空调送风装置,为旅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乘坐舒适性和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003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4]图1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第一壳体顶部去除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能够与送风管路连通的第一主送风腔,第一主送风腔的至少一侧设置第一送风腔和回风腔,第一壳体内设置分隔件以隔离第一送风腔和第一回风腔,第一送风腔和第一回风腔各自设置出风口;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设置第一风阀,和/或,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回风腔之间设置第二风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的结构相同;第一风阀包括转轴,转轴通过所述第一壳体支撑,转轴设置至少一片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两片所述的叶片,两片叶片以转轴中心轴线为中心呈一字结构设置;或者,两叶片之间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长度与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开口的长度相适配,叶片的高度小于等于第一主送风腔与第一送风腔之间开口高度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的送风管路连通,另一侧设置司机室出风口,司机室出风口与所述第一主送风腔的进风口相对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送风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冰冰王宗昌张英姿林鹏陶桂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