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属于电磁继电器领域。二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继电器负载能力在15A以上,其接触系统的动簧片组合结构大多设计为托片设置在动接触片的一端顶部。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常闭触点压力容易减退,动接触片容易产生裂纹,给产品质量带来隐患。三
技术实现思路
继电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支架、电磁系统、接触系统、外罩、衔铁、推动杆、接线柱和基板。本技术所述的大负载继电器动簧片组合结构使用在继电器接触系统中。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负载能力强的大负载继电器动簧片组合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含有动接触片、纯铜箔、导流垫圈、触点、托片、铆钉,托片通过铆钉设置于动接触片一端的下方位置,托片圆圈头设置于动接触片下方内侧,在动接触片上方设有纯铜箔,纯铜箔的一端上方设有铆钉,另一端上方设有导流垫圈,导流垫圈的上方设有触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负载能力强; 2、在相同空间内能相对增长动接触片跨度,使常闭触点压力增大,从而使动接触片不易产生裂纹。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继电器接触系统的动簧片组合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继电器接触系统的动簧片组合结构图;图中1-动接触片、2-纯铜箔、3-导流垫圈、4-触点、5-托片、6-铆钉。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含有动接触片1、纯铜箔2、导流垫圈3、触点4、托片5、铆钉6,如图2所示,托片5通过铆钉6设置于动接触片1一端的下方位置,托片5圆圈头设置于动接触片1下方内侧,在动接触片上方设有纯铜箔2,纯铜箔2的一端上方设有铆钉6,另一端上方设有导流垫圈3,导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负载继电器动簧片组合结构,它由动接触片(1)、纯铜箔(2)、导流垫圈(3)、触点(4)、托片(5)、铆钉(6)构成,其特征是:托片(5)通过铆钉(6)设置于动接触片(1)一端的下方位置,托片(5)圆圈头设置于动接触片(1)下方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大负载继电器动簧片组合结构,它由动接触片(1)、纯铜箔(2)、导流垫圈(3)、触点(4)、托片(5)、铆钉(6)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