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伞,涉及伞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层伞面隔热性能比较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伸缩伞结构、第二伸缩伞结构和伞杆,其中,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均连接在所述伞杆的同一端,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的中部区域设置有流通孔,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流通孔的直径;所述双层伞存在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所述双层伞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均合拢在所述伞杆上;当所述双层伞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被撑开。构被撑开。构被撑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伞
[0001]本技术涉及伞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伞。
技术介绍
[0002]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经常需要用到的工具;伞一般是由伞面和伞骨组合而成;现有的市面上销售的伞,一般都是由单层伞面。当伞面面积小时,遮阳防雨性能差;当伞面面积大时,刮大风时伞面容易兜风,甚至伞面被吹得呈倒喇叭状外翻,夏日遮阳时,单层伞面不仅隔热性差,而且由于太阳的暴晒,伞面本身也成了热能辐射源向下辐射热量,伞面下空气不流通,使人产生烦躁闷热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层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层伞面隔热性能比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伞,包括第一伸缩伞结构、第二伸缩伞结构和伞杆,其中,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均连接在所述伞杆的同一端,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的中部区域设置有流通孔,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流通孔的直径;
[0006]所述双层伞存在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所述双层伞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均合拢在所述伞杆上;当所述双层伞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被撑开。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包括第一伞布、第一伞骨、第一支撑骨、移动套和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安装在所述伞杆的端部,所述移动套套在所述伞杆上且所述移动套与所述伞杆移动连接,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骨的一端能与所述移动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伞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伞布与所述第一伞骨相连接,所述第一伞布的中部区域设置有所述流通孔。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伞骨和所述第一支撑骨的个数均为多个,所述第一伞骨和所述第一支撑骨两者的个数相同,所有所述第一伞骨沿所述固定套的周向方向分布,所有所述第一支撑骨沿所述移动套的周向方向分布。
[0009]可选地,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伞骨通过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包括第二伞布、第二伞骨、第二支撑骨、移动杆和固定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套在所述固定杆上且所述移动杆能在所述固定杆上移动,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伞杆内并通过连
接片与所述移动套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伞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伞杆内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伞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伞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伞布与所述第二伞骨相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伞骨和所述第二支撑骨的个数均为多个,所述第二伞骨和所述第二支撑骨两者的个数相同,所有所述第二伞骨沿所述固定杆的周向方向分布,所有所述第二支撑骨沿所述移动杆的周向方向分布。
[0012]可选地,所述伞杆的侧向周面上设置有移动槽,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相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移动槽与所述移动套相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还包括调节高度机构,所述调节高度机构分别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伞杆相连接,所述固定杆在所述调节高度机构的调节下能沿所述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4]可选地,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伞骨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伞骨通过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
[0015]可选地,还包括开关结构,所述开关结构设置在所述伞杆上,所述开关结构均与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相连接,所述开关结构能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两者的收缩和展开。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伞,第一伸缩伞结构和第二伸缩伞结构可以同步进行收缩和展开,当使用双层伞遮阳时,由于第一伸缩伞结构的中部区域设置有流通孔,而且第一伸缩伞结构和第二伸缩伞结构之间存在间隔,第一伸缩伞结构下方的热量就会通过流通孔和间隔散发到双层伞的外侧,增强了空气的流通,降低了双层伞下方的热量,提高了其隔热性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层伞面隔热性能比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伞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层伞的剖面图;
[0020]图中1、第一伸缩伞结构;11、第一伞布;12、第一伞骨;13、第一支撑骨;14、移动套;15、固定套;151、第一连接件;16、流通孔;2、第二伸缩伞结构;21、第二伞布;22、第二伞骨;23、第二支撑骨;24、移动杆;25、固定杆;251、第二连接件;3、伞杆;31、移动槽;4、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
″
多个
″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
″
上
″
、
″
下
″
、
″
左
″
、
″
右
″
、
″
内
″
、
″
外
″
、
″
前端
″
、
″
后端
″
、
″
头部
″
、
″
尾部
″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
″
第一
″
、
″
第二
″
、
″
第三
″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伞,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伸缩伞结构(1)、第二伸缩伞结构(2)和伞杆(3),其中,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1)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2)均连接在所述伞杆(3)的同一端,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2)位于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1)的外侧,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流通孔(16),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2)的直径大于所述流通孔(16)的直径;所述双层伞存在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所述双层伞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1)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2)均合拢在所述伞杆(3)上;当所述双层伞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1)和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2)被撑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伞结构(1)包括第一伞布(11)、第一伞骨(12)、第一支撑骨(13)、移动套(14)和固定套(15),所述固定套(15)固定安装在所述伞杆(3)的端部,所述移动套(14)套在所述伞杆(3)上且所述移动套(14)与所述伞杆(3)移动连接,所述第一伞骨(1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套(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骨(13)的一端能与所述移动套(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骨(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伞骨(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伞布(11)与所述第一伞骨(12)相连接,所述第一伞布(1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所述流通孔(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骨(12)和所述第一支撑骨(13)的个数均为多个,所述第一伞骨(12)和所述第一支撑骨(13)两者的个数相同,所有所述第一伞骨(12)沿所述固定套(15)的周向方向分布,所有所述第一支撑骨(13)沿所述移动套(14)的周向方向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1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51),所述第一连接件(15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伞骨(12)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51)与所述第一伞骨(12)通过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伞结构(2)包括第二伞布(21)、第二伞骨(22)、第二支撑骨(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云保,纪晰源,
申请(专利权)人:纪云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