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03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户外休闲躺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躺椅,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椅背组件和椅座体;椅背组件包括相向设置的两块椅背支板、架设且固定在椅背支板上的椅背体以及一端转动连接在椅背支板上并用于支撑的角度调节架;支撑架包括呈直立状相向设置的两块外支撑板,每块外支撑板上朝向另一块外支撑板的侧面上皆固定有呈直立状的内支撑板并且形成有位于内支撑板上方的容纳滑槽,内支撑板上表面开设有供角度调节架抵靠的若干个限位槽;容纳滑槽用于供椅背支板的前端转动连接并且能够容纳椅背支板。支撑架能够与椅背组件中的角度调节架和椅背支板进行配合,保证了椅背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牢固性、稳定性和使用舒适性。和使用舒适性。和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躺椅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休闲躺椅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躺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度假、旅游、康养等产业日益兴旺,户外休闲躺椅的使用也变得十分广泛。传统的户外休闲躺椅多为一体化设计,即靠背和座垫一体成型,靠背固定在某一角度上无法进行调节,使用者只能保持一种躺姿,舒适性较差。因此市面上出现了许多靠背倾角可调节的户外休闲躺椅,如申请号为201510826397.4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木塑躺椅,包括水平设置的躺椅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躺椅框内的固定式躺椅面和活动式躺椅面,所述固定式躺椅面和活动式躺椅面皆由躺椅木塑单片组成,所述活动式躺椅面下方设有活动支撑件,所述活动支撑件包括角度支撑杆和滑动框。该专利中的活动式躺椅面为靠背,活动支撑件实现了靠背的角度调整和折叠,但活动支撑件包括角度支撑杆和滑动框,其中滑动框下部设有滚轮组件,其稳定性不高。又如申请号为201921162402.6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坐躺椅,包括安装件和椅具本体,所述安装件一端部区域开设有斜槽而另一端部区域开设有圆槽,所述椅具本体设置于安装件上,所述椅具本体包括依序铰接并形成一坐躺平面的第一椅板、第二椅板、第三椅板和第四椅板以及一端与所述第四椅板转动连接的支撑架,所述第一椅板远离所述第二椅板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斜槽,所述第三椅板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圆槽。该专利中各椅板之间铰链连接,便于调整椅具本体的形状结构,同时斜槽和圆槽对椅具本体进行限位,满足使用者静坐、躺卧等需求。但该专利中的椅具本体设置在安装件之上,椅具整体通过第三椅板与安装件实现固定,其余椅板只能被安装件支承,而不能被安装件固定,其稳定性较差;另外,椅具无法被收纳进安装件内部,而是堆叠在安装件上,使得坐躺椅整体的体积较大且整体性较差,使得座椅整体不牢靠,影响使用体验,同时在受到碰撞时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对上述专利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躺椅,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椅背组件和椅座体;所述椅背组件包括相向设置的两块椅背支板、架设且固定在所述椅背支板上的椅背体以及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支板上并用于支撑的角度调节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呈直立状相向设置的两块外支撑板,每块所述外支撑板上朝向另一块所述外支撑板的侧面上皆固定有呈直立状的内支撑板并且形成有位于所述内支撑板上方的容纳滑槽,所述内支撑板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角度调节架抵靠的若干个限位槽;所述容纳滑槽用于供所述椅背支板的前端转动连接并且能够容纳所述椅背支板。
[000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椅背支板的下表面贴靠所述内支撑板的上表面。
[000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椅背体的左右两端架在所述外支撑板上。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角度调节架包括相向设置的左右两根支杆和横向固
定在两根所述支杆后端的限位杆,左侧所述支杆的前端与左侧所述椅背支板转动连接,右侧所述支杆的前端与右侧所述椅背支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左右两端能够与所述限位槽配合。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限位杆的左右端部抵靠在若干个所述限位槽中位于最后方的一个中时整体低于所述内支撑板的上表面。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还包括用于搁腿的腿托组件。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腿托组件包括相向设置的左右两块腿托支板以及架设且固定在所述腿托支板上的腿托体,每块所述腿托支板上背向另一块所述腿托支板的侧面上皆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滑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椅座体架设且固定在所述外支撑板上,所述内支撑板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伸入所述引导滑槽中的定位柱,所述腿托体的左右两端伸入所述容纳滑槽中。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腿托体左右端部的下表面贴靠所述内支撑板的上表面。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腿托组件还包括横向固定在两块所述腿托支板前端的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下表面具有左右两个往上凹陷的内凹面。
[0013]有益效果:
[0014]1)椅背组件处于初始的平铺状态并作为床使用时,椅背支板位于容纳滑槽中,椅背支板被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充分限制住,其牢固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0015]2)当椅背支板位于容纳滑槽中时,椅背支板的下表面贴靠在内支撑板的上表面,内支撑板能够通过对椅背支板的支撑实现对椅背组件的支撑;
[0016]3)椅背支板位于容纳滑槽中时,椅背体的左右两端架在外支撑板上,外支撑板通过对椅背体的支撑实现对椅背组件的支撑,进一步提高椅背组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0017]4)限位杆在容纳滑槽内移动以实现与不同的限位槽相配合,该过程中限位杆被限制在容纳滑槽中,保证了角度调节架的稳定;
[0018]5)当限位杆与某一位置的限位槽配合后,限位杆的左右两端部在前后方向被限制,在左右方向被外支撑板限制,结构牢固而稳定,保证了使用舒适性;
[0019]6)腿托体的左右两端以容纳滑槽为导轨进行移动,腿托组件移动的平稳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内支撑板能够对腿托体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分担定位柱对腿托组件的支撑压力。
[0020]7)前挡板的内凹面便于使用者在抽拉腿托组件时手握并施力,提高使用舒适性,同时当腿托组件位于椅座体下方时,使用者的小腿肚对应该内凹面,也能够提高舒适性;
[0021]8)当腿托组件抽出且前端落地使用时,前挡板抵靠在地面上,该内凹面能够提高前挡板自身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躺椅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椅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椅背组件与支撑架配合的示意图;
[0026]图5为腿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腿托组件与支撑架配合的示意图;
[0028]图7为腿托组件位于椅座体下方时的示意图;
[0029]图8为图7中仰视视角的示意图;
[0030]图中:1、支撑架,2、椅背组件,3、椅座体,4、腿托组件,11、外支撑板,12、内支撑板,13、容纳滑槽,14、限位槽,15、定位柱,21、角度调节杆,22、椅背支板,23、椅背体,211、支杆,212、限位杆,41、支脚,42、腿托支板,43、腿托体,44、前挡板,421、引导滑槽,441、内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2]图1示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躺椅,包括支撑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上的椅背组件2和椅座体3,所述椅背组件2包括相向设置的两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上的椅背组件(2)和椅座体(3);所述椅背组件(2)包括相向设置的两块椅背支板(22)、架设且固定在所述椅背支板(22)上的椅背体(23)以及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支板(22)上并用于支撑的角度调节架(21);所述支撑架(1)包括呈直立状相向设置的两块外支撑板(11),每块所述外支撑板(11)上朝向另一块所述外支撑板(11)的侧面上皆固定有呈直立状的内支撑板(12)并且形成有位于所述内支撑板(12)上方的容纳滑槽(13),所述内支撑板(12)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角度调节架(21)抵靠的若干个限位槽(14);所述容纳滑槽(13)用于供所述椅背支板(22)的前端转动连接并且能够容纳所述椅背支板(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支板(22)的下表面贴靠所述内支撑板(12)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体(23)的左右两端架在所述外支撑板(1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架(21)包括相向设置的左右两根支杆(211)和横向固定在两根所述支杆(211)后端的限位杆(212),左侧所述支杆(211)的前端与左侧所述椅背支板(22)转动连接,右侧所述支杆(211)的前端与右侧所述椅背支板(22)转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溢男董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新林园艺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