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李杏枝专利>正文

旋钮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95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钮切换装置,它由减箱盖、切换装置、输出轴、离合控制装置和旋钮所组成。其中减速箱盖外部设有切换装置,离合控制装置包括有串设于输出轴的切换块、切换座、震动座与震动块,切换块与切换座设有相对应可啮合的切换齿,切换装置包括有止推环、止推上板与旋环,止推环可相对于减速箱盖旋转,止推上板则仅可在减速箱盖轴向移动,本装置利用旋钮作360°旋转来调整输出轴仅作单纯旋转或旋转兼震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将旋钮作360度旋转而调整电动工具的输出轴在单纯旋转与旋转兼震动之间作切换的装置。早期,用以驱动螺丝起子头或钻头的电动工具仅能作单纯旋转,但有些物体可能因材质的缘故而不容易钻孔或螺丝锁得太紧而不容易将螺丝旋出;故后来仍有开发出可将电动工具的输出轴设定为单纯旋转或旋转兼震动之间作切换,企图藉由输出轴在旋转的同时作轴向快速震动而能将钻头打入被钻物体,或将锁得太紧的螺丝予以松动而便于旋出。通常可作旋转兼震动功能的电动工具结构是在一减速箱盖1所设的筒体11依序套设有一钢珠压环、一弹簧及一止推环,使该弹簧位于该止推环与钢珠压环之间,且该筒体的端部环周设有数个凹齿;输出轴主要穿设弹簧、切换座、震动块与震动座后一起组合于减速箱盖内,该震动块与震动座均设有齿部并呈彼此相对应,该止推环则固定于一设于电动工具本体的旋钮,藉由设于该止推环后端的一突部控制是否推动切换座,进而控制该震动块与震动座的齿部为啮合或分离,当二齿部啮合时,则由于震动座固定不动,而震动块随着输出轴旋转,故输出轴旋转的同时会造成震动作用,而当震动块与震动座的齿部分离时,则输出轴仅能作旋转而不震动。然而,上述公知的切换旋转或旋转兼震动的电动工具结构,是利用设于止推环一端呈偏心位置的一突出部抵掣圆筒形的切换座,使止推环旋转时藉由该突部配合另设的弹簧驱动切换座轴向移动,进而控制震动块与震动座啮合与否,以决定其是否产生震动;因此,当止推环旋转时,其唯一的突部是作用于切换座的偏心位置,且旋转仅能就单一方向旋转,因而会造成切换座轴向移动时不平稳,切换精度较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减速箱盖、切换装置、输出轴、离合控制装置及旋钮所组成的旋钮切换装置,它可将旋钮作360度旋转而调整输出轴仅作单纯旋转或旋转兼震动,并且可使切换座在轴向移动以推动震动块时较为平稳,及可左右两侧旋转达到切换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一具有筒体的减速箱盖,该筒体的端部环周设有数个凹齿;一配合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的钢珠压环;一可套置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并抵掣于上述钢珠压环的弹簧;一可套置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呈可自由转动且抵掣于上述弹簧另端的止推环;一可配合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内径的切换座与切换块,且该切换座与切换块的相对端环周设有相对应的切换齿;一端部环周形成有齿部且供装设于上述减速箱内径的震动块;一端部环周形成有齿部且供装设于上述减速箱盖内径的震动座,并使该震动块与震动座的齿部彼此相对应;一输出轴,它依序穿设一弹簧41、上述的切换座、切换块、震动块及震动座后组合于上述的减速箱盖的筒体内径,其中该止推环的前端环周形成有数道分别位于不等外径,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该止推环的前端设有一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包括有一止推环,它形成为在环框的前端设有数道分别位于不同外径位置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该止推环仍可套设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而自由旋转;一止推上板,它形成为一环框,该环框的内径恰对应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而可套合,在该环框的前端设有一凹部,环框的后端则设有数个可分别配合于上述止推环的螺旋轨的凸部;一旋环,它形成为在一环状片体的内径具有圆形内缘,并在该圆形内缘的适当位置设有适当长度且较圆形内缘的内径为大的确动凹缘;一离合子,它供置于上述止推上板的凹部;一转向环,它为一圆形盘体,其上设有数个呈环周排列的洞孔,该转向环可配合于上述的切换块而使彼此形成连动关系;一内齿环,它形成为在一圆盘面上设有数个呈环周排列的凸柱,且这些凸柱的外径小于上述转向环的洞孔;一太阳齿轮,它形成为在其外环周具有数个外凹齿,且该外凹齿的齿数较上述内齿环的内凸齿的齿轮少一齿,藉以将太阳齿轮配合于内齿环的中心孔内时,使其外凹齿呈偏心地啮合于内齿环的内凸齿;一旋钮,它是同时包覆于固定于上述的止推环与旋环外部;藉由上述的结构,可以360°旋转该旋钮而切换控制该切换块与切换座之间的离合而使输出轴仅作旋转或旋转兼震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各元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的各元件组合后的结构,且旋钮未切换时的平面剖视图。图3为图2的旋钮切换时的平面剖视动作图。图4为本技术的离合子在旋环的圆形内缘而与太阳齿轮啮合时的局部平面视图。图5为图4的旋环旋转后而使离合子移位至旋环的确动凹缘位置的局部平面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内齿环的凸柱配合于转向环的洞孔时的局部平面视图。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减速箱盖1,该减速箱盖1一端一体设有一内呈中空且贯穿的筒体11,且该筒体11的内径前部形成有内缘112,并在该内缘112的环周设有数个凹槽113,该筒体11的外壁面设有数个轴向的沟槽111,该减速箱盖1的后端则固设有一固定座48,该固定座48所设的筒部前端一体成型有环周的齿部481,且该筒部可由上述的减速箱盖1后端套入其贯穿孔。该减速箱盖1的筒体11外径依序套设有一钢珠压环12、一弹簧13及一止推环14;该钢珠压环12后端设有环周的凸缘121,并在其内径环周设有多个对应于上述沟槽111的突部122,使该突部122沿着沟槽111滑入而将钢珠压环12套入筒体11,进而使该钢珠压环12无法相对于筒体11转动。该弹簧13则套入筒体11后使其一端抵触于钢珠压环12的凸缘121。该止推环14外面设有数个突片141,且前端环周形成有三道分布于不等外径,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该螺旋轨形成有一螺旋轨底部142与一螺旋轨高部143,该止推环14的内径恰可套入筒体11的外径而抵触于弹簧13的另端,且该止推环14可相对于筒体11转动。该减速箱盖1的内径中设有输出轴3,并以该输出轴3由前往后依序穿设弹簧41、垫片42、钢珠43、垫片44、切换块45、切换座47及震动块46;其中,该震动块46的后端环周形成有可啮合于上述设于震动座48的齿部481的齿部461,且该震动块46可完全置入减速箱盖1的贯穿孔内而接触于上述震动座48的齿部481。该切换座47的后端环周设有对应于上述凹槽113的凸块471,前端则设有切换齿472,使该切换座47套入该减速箱盖1的贯穿孔前端内时,得以使该切换座47抵靠于该凸缘112,且使其凸块471卡入该凹槽113而防止切换座47在减速箱盖1内旋转。该震动块46是供配合于该减速箱盖1的贯穿孔前端内,其后端环周形成有可与上述切换齿472啮合的切换齿452,其外环周设有数个缺口451。该二垫片42、44是立于钢珠43的二侧而共同置于该切换块45内。弹簧41则抵掣于该垫片42与输出轴3的凸缘间,是藉由该弹簧42的弹力作用于垫片42,进而使切换块45的切换齿451时时保持在啮合于切换座47的切换齿472的趋势。本技术在该减速箱盖1的前端设有切换装置2,该切换装置2包括有一止推环14、一止推上板24、一旋环23、一太阳齿轮22、一内齿环21、一转向环20、一离合子25、及一旋钮5;其中,该止推环14是在形成环框的前端设有三道分别位于不同外径位置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且每一螺旋轨均具有一螺旋轨高部143与一螺旋轨低部142,该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钮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具有筒体的减速箱盖,该筒体的端部环周设有数个凹齿;一配合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的钢珠压环;一可套置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并抵掣于上述钢珠压环的弹簧;一可套置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呈可自由转动且抵制于上述弹簧另端的止推环;一可配合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内径的切换座与切换块,且该切换座与切换块的相对端环周设有相对应的切换齿;一端部环周形成有齿部且供装设于上述减速箱内径的震动块;一端部环周形成有齿部且供装设于上述减速箱盖内径的震动座,并使该震动块与震动座的齿部彼此相对应;一输出轴,它依序穿设一弹簧、上述的切换座、切换块、震动块及震动座后组合于上述的减速箱盖的筒体内径,其特征在于:该止推环的前端环周形成有数道分别位于不等外径,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该止推环的前端设有一切 换装置,该切换装置包括有:一止推环,它形成为在环框的前端设有数道分别位于不同外径位置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该止推环仍可套设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而自由旋转;一止推上板,它形成为一环框,该环框的内径恰对应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 外径而可套合,在该环框的前端设有一凹部,环框的后端则设有数个可分别配合于上述止推环的螺旋轨的凸部;一旋环,它形成为在一环状片体的内径具有圆形内缘,并在该圆形内缘的适当位置设有适当长度且较圆形内缘的内径为大的确动凹缘;一离合子,它供置 于上述止推上板的凹部;一转向环,它为一圆形盘体,其上设有数个呈环周排列的洞孔,该转向环可配合于上述的切换块而使彼此形成连动关系;一内齿环,它形成为在一圆盘面上设有数个呈环周排列的凸柱,且这些凸柱的外径小于上述转向环的洞孔;一太阳 齿轮,它形成为在其外环周具有数个外凹齿,且该外凹齿的齿数较上述内齿环的内凸齿的齿轮少一齿,藉以将太阳齿轮配合于内齿环的中心孔内时,使其外凹齿呈偏心地啮合于内齿环的内凸齿;一旋钮,它是同时包覆于固定于上述的止推环与旋环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具有筒体的减速箱盖,该筒体的端部环周设有数个凹齿一配合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的钢珠压环;一可套置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并抵掣于上述钢珠压环的弹簧;一可套置于该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呈可自由转动且抵制于上述弹簧另端的止推环;一可配合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内径的切换座与切换块,且该切换座与切换块的相对端环周设有相对应的切换齿;一端部环周形成有齿部且供装设于上述减速箱内径的震动块;一端部环周形成有齿部且供装设于上述减速箱盖内径的震动座,并使该震动块与震动座的齿部彼此相对应;一输出轴,它依序穿设一弹簧、上述的切换座、切换块、震动块及震动座后组合于上述的减速箱盖的筒体内径,其特征在于该止推环的前端环周形成有数道分别位于不等外径,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该止推环的前端设有一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包括有一止推环,它形成为在环框的前端设有数道分别位于不同外径位置且分别呈连续不等高度的螺旋轨,该止推环仍可套设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而自由旋转;一止推上板,它形成为一环框,该环框的内径恰对应于上述减速箱盖的筒体外径而可套合,在该环框的前端设有一凹部,环框的后端则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李杏枝
申请(专利权)人:钟李杏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