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闸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90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属于高压电器技术领域的分闸缓冲器,它包括圆柱形壳体,止动塞及弹簧。止动塞上部为螺杆,下部为圆柱,圆柱底部带有倒角,中间部位为圆盘状。止动塞通过连接杆与动力件相连,活塞圆盘连有弹簧。壳体底部的螺栓和活塞圈盘将弹簧压在壳体的下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各种高压断路器,用于真空断路器中时还可对触头运动曲线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用了能量自耗和负反馈原理使其缓冲效果比油缓冲器好。(*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压电器
,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高压断路器的分闸缓冲器。分闸弹振会使断路器在开断电网时重击穿,这对电网极不利。目前真空断路器所用的分闸缓冲器基本为油缓冲器,也有用橡胶垫片作为缓冲器的,橡胶缓冲器性能不及油缓冲器。西德一项专利为“断路器的液压缓冲器”1980年4月申请的,专利号为NO2843368。此缓冲器是靠油吸收动力件动能,并以势能形式存于油中。由于油的溢出而使缓冲油减少,从而影响其缓冲效果。而且此种缓冲器仍使真空断路器分闸时具有较明显的弹振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分闸弹振,且不用油作为缓冲阻尼的分闸缓冲器。本技术包括圆柱形壳体、止动塞及弹簧。止动塞上部为螺杆,下部为圆柱,圆柱底部带有倒角,中间部位为圆盘状。止动塞通过连接杆与动力件相连。弹簧与活塞圆盘相连,壳体底部拧有螺栓,螺栓和活塞圆盘将弹簧压在壳体下箱内。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梅花弹簧结构示意图4为片簧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止动塞14上部为螺杆,下部为圆柱,圆柱底部带有一定的倒角,倒角可根据不同分闸力取10°-70°不同角度,中间部位为圆盘状。止动塞14通过连接件12与动力件相连。弹簧15与活塞圆盘16通过螺栓相连,底部拧有螺栓17,螺栓17和活塞圆盘16将弹簧5压在壳体2下箱内。螺栓17通过连接件1与断路器底座相连。防沉盖13通过螺钉10及垫片11安在壳体2上。当断路器分闸时,止动塞14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时与弹簧15相碰,而弹簧15为梅花形弹簧,受止动塞14作用被撑开,这时动力件的动能一部分转变为势能储存在梅花弹簧中,同时弹簧5也有一点变形,即也吸收一部分动能。当弹簧15被完全打开后,弹簧15与止动塞14之间有相对运动,且弹簧5将恢复原位,并将势能通过摩擦力抵消一部分动力件的动能,直到与螺栓6相碰。止动塞14与螺钉6相碰时,由弹簧5将动力件动能吸收。如果止动塞14与螺钉6碰撞出现止动塞14反弹时,其摩擦力永远与止动塞14运动方向相反,即摩擦力阻止止动塞14振动,这将使动力件振动非常小。若弹簧15和弹簧5刚度及止动塞14下端部形状配合恰当,则可使反弹很小,甚至无反弹。本技术的另一种型式如图2所示。将梅花弹簧变为多个小片簧15,并将其镶在件16的沟槽之中。弹簧5可以是蝶簧或圆柱弹簧。本技术可用于各种高压断路器,用于真空断路器中时还可对触头运动曲线进行调节,以改善其开断短路电流性能。由于用了能量自耗和负反馈原理使缓冲效果比油缓冲器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闸缓冲器,它包括圆柱形壳体、止动塞及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动塞14上部为螺杆,下部为圆柱,圆柱底部带有倒角,中间部位为圆盘状,止动塞14通过连接件12与动力件相连,所述的弹簧15与活塞圆盘16相连,所述的壳体底部拧有螺栓17,螺栓17和活塞圆盘16将弹簧5压在壳体2下箱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分闸缓冲器,它包括圆柱形壳体、止动塞及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动塞14上部为螺杆,下部为圆柱,圆柱底部带有倒角,中间部位为圆盘状,止动塞14通过连接件12与动力件相连,所述的弹簧15与活塞圆盘16相连,所述的壳体底部拧有螺栓17,螺栓17和活塞圆盘16将弹簧5压在壳体2下箱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动塞倒角为10°-70°。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舜王季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国营宝光电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