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包括有横梁和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套设在所述横梁上并可在横梁上横向移动,所述移动座上滑动穿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移动座之间设置有上导向套;所述上导向套内设置有储油装置,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供油装置;所述储油装置为所述上导向套内设置的油槽,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油槽连通。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移动座之间还设置有下导向套,所述导向柱包括有分别对应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位置的上润滑段和下润滑段;所述储油装置上还连接有用于将第一油池内多余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一油池内的回收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使得导向柱上部分可以充分被润滑,增加导向柱的工作寿命。导向柱的工作寿命。导向柱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切石机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大切导柱采用油浸式润滑。但由于设备升降行程大,导柱较长,储存在移动座下方的润滑油只能对导柱下段部分起到油浸作用,导向柱上段在使用过程中长期处于缺油状态,出现生锈、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其具有充分为导向柱上段提供润滑特点,防止设备由于润滑不足而导致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其中,包括有横梁和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套设在所述横梁上并可在横梁上横向移动,所述移动座上滑动穿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移动座之间设置有上导向套,所述上导向套上设置有防尘圈;所述上导向套内设置有储油装置,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供油装置;所述储油装置为所述上导向套内设置的油槽,所述上导向套内还设置有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围绕所述油槽设置,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油槽连通;
[0007]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移动座之间还设置有下导向套,所述导向柱包括有分别对应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位置的上润滑段和下润滑段,所述下导向套上设置有密封圈和防尘圈;所述移动座与所述导向柱围成有第一油池,所述第一油池位于所述上润滑段和下润滑段之间;所述储油装置上还连接有用于将第一油池内多余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一油池内的回收装置。
[0008]进一步,所述上导向套上方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油槽连通,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有所述出油口连接有的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远离所述出油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池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横梁上形成有第二油池,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有所述导向柱油池上连接有的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与所述第一油池连通。
[0010]进一步,所述移动座侧壁上形成有加油孔,所述加油孔与所述第一油池贯通,所述加油孔内设置有螺塞;所述移动座的侧壁上还形成有用于显示油池含量的油标。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一、通过设置所述大切导柱,供油装置可将润滑油输送至上导向套内的储油装置中,所述上导向套设置在所述上润滑段外周,储油装置便可较好地为导向柱的上部分提供
润滑作用,提高导向柱的使用寿命;当储油装置内装满时,多余的润滑油便可通过回收装置进行转移收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使得导向柱上部分可以充分被润滑,增加导向柱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导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横梁1;移动轨道11;
[0020]移动座2;第一油池21;电动油泵22;分配器23;主输油管24;子输油管25;滑动卡接部26;加油孔27;螺塞271;油标28;
[0021]导向柱3;上导向套31;油槽311;上密封圈312;下密封圈313;出油口314;防尘圈315;下导向套32;上润滑段33;下润滑段34;第一油管35;第二油管36;
[0022]上联接板4;驱动电机41;升降油缸42;
[0023]下联接板5;主轴箱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包括有横梁1和移动座2,所述移动座2套设在所述横梁1上并可在横梁1上横向移动,所述移动座2上滑动穿设有导向柱3;所述导向柱3与所述移动座2之间设置有上导向套31,所述上导向套31上设置有防尘圈315;所述上导向套31内设置有储油装置,所述移动座2上设置有供油装置;所述储油装置为所述上导向套31内设置的油槽311,所述上导向套31内还设置有上密封圈312和下密封圈313,所述上密封圈312和下密封圈313围绕所述油槽311设置,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油槽311连通。
[0026]所述导向柱3与所述移动座2之间还设置有下导向套32,所述导向柱3包括有分别对应上导向套31和下导向套32位置的上润滑段33和下润滑段34,所述下导向套32上设置有密封圈和防尘圈315;所述移动座2与所述导向柱3围成有第一油池21,所述第一油池21位于所述上润滑段33和下润滑段34之间;所述储油装置上还连接有用于将油槽311内多余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一油池21内的回收装置。
[0027]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通过设置所述大切导柱,供油装置可将润滑油输送至上导向套31内的储油装置中,所述上导向套31设置在所述上润滑段33外周,储油装置便可较好地为导向柱3的上部分提供润滑作用,提高导向柱3的使用寿命;当储油装置内装满时,多余的润滑油便可通过回收装置进行转移收集。所述供油装置包括有电动油泵22、输油管和分配器23,所述电动油泵22和分配器23设置在移动
座2上,所述电动油泵22将润滑油经由输油管输送至分配器23,分配器23再将油路分为四股经由输油管至设备上端的储油装置内;所述输油管包括有主输油管24和四条子输油管25,所述电动油泵22与所述分配器23之间连接有主输油管24,所述分配器23与所述导向柱3之间分别连接有所述子输油管25。
[0028]所述防尘圈315和密封圈的设置起到了防护和密封润滑油的作用。
[0029]通过设置所述油槽311,当润滑油通过供油装置输送到油槽311中后,所述油槽311设置在上导向套31内,所述上导向套31设置在上润滑段33外周并处于移动座2上端面与导向柱3的接触处,可以较方便地为导向柱3上端面进行润滑。
[0030]优选地,所述上导向套31上方设置有出油口314,所述出油口314与所述油槽311连通,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有所述出油口314连接有的第一油管35,所述第一油管35远离所述出油口3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池21连接。通过设置回收装置,当油槽311内的润滑油过多溢出时,多余的润滑油可以通过设置在上方的第一油管35输送至第一油池21内,防止油脂淤积,带来清理困难问题。
[0031]优选地,所述横梁1上形成有第二油池(图中未画出),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有所述导向柱3油池上连接有的第二油管36,所述第二油管36与所述第一油池21连通。当位于移动座2的第一油池21油量充满时,可以通过第二油管36将多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大切导柱润滑装置的切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横梁和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套设在所述横梁上并可在横梁上横向移动,所述移动座上滑动穿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移动座之间设置有上导向套,所述上导向套上设置有防尘圈;所述上导向套内设置有储油装置,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供油装置;所述储油装置为所述上导向套内设置的油槽,所述上导向套内还设置有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围绕所述油槽设置,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油槽连通;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移动座之间还设置有下导向套,所述导向柱包括有分别对应上导向套和下导向套位置的上润滑段和下润滑段,所述下导向套上设置有密封圈和防尘圈;所述移动座与所述导向柱围成有第一油池,所述第一油池位于所述上润滑段和下润滑段之间;所述储油装置上还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华,高河森,郑晓波,杨起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巨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