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83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包括主支撑立柱、副支撑立柱和防护网,所述主支撑立柱布置在相邻的两个副支撑立柱之间,主支撑立柱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副支撑立柱上开设有用于防护网穿过的弧形通孔,主动轴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网一侧,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将主支撑立柱和副支撑立柱间的防护网为双层的状态,能够避免小的此时适合应用于施工进行中的情况,避免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掉落而伤及工作人员;还能够在施工暂停后,将主支撑立柱和副支撑立柱间的防护网为单层的状态,能够在夜晚施工暂停后提升通风性能,加速水泥的凝固,从而能够快速进行转换,以适应不同的情况。适应不同的情况。适应不同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防护网分为:山坡防护网、公路防护网、铁路防护网,园林防护网、体育场防护网、居民区防护网等。
[0003]目前,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在施工现场周围、危险区域围搭安全防护网,可以起到对周围行人的警示作用,保证施工安全;也可以在建筑物的外围搭建筑防护网,通过防护网可以加强工作人员施工安全,避免建筑材料掉落而伤及工作人员,不同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安全网网眼大小不一致,当施工环境改变时,需要更换不同网眼的安全网,这时所有工作人员都需要停下,安装好防护网才可以继续工作,这一过程十分耽误工作人员的时间,更换耗时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包括主支撑立柱、副支撑立柱和防护网,所述主支撑立柱布置在相邻的两个副支撑立柱之间,主支撑立柱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副支撑立柱上开设有用于防护网穿过的弧形通孔,主动轴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网一侧,防护网的另一侧绕过副支撑立柱上所设有的弧形通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固定连接有拉线,拉线绕接在绕线筒上,所述主支撑立柱的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主动轴和绕线筒传动连接,驱动机构用于控制主动轴和绕线筒的旋转。
[0006]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轴进行逆时针转动,放出防护网,同时驱动机构带动绕线筒逆时针转动,将拉线绕接上,使得防护网绕过副支撑立柱后再次到达主支撑立柱,此时主支撑立柱和副支撑立柱间的防护网为双层的状态,能够双层的防护网的网绳密度增加,相当于减小了防护网的网孔,能够避免小的此时适合应用于施工进行中的情况,避免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掉落而伤及工作人员;当施工暂停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轴和绕线筒一同顺时针转动,主动轴将防护网绕卷起来,当限位环接触到副支撑立柱时停止,此时主支撑立柱和副支撑立柱间的防护网为单层的状态,相当于增大了防护网的网孔,能够在夜晚施工暂停后提升通风性能,加速水泥的凝固。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支撑立柱的内部竖向设置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主支撑立柱的上内壁和下内壁上,挤压杆与主支撑立柱的
侧壁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用于推动挤压杆,使得挤压杆挤压在主动轴上,当主动轴绕卷防护网时,挤压杆在弹簧的推动下会始终挤压在防护网上,使得主动轴能够整齐的将防护网绕卷起来,不会发生褶皱的情况。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的光线强度,光线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工作,当到达光线良好的白天时,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轴和绕线筒进行逆时针转动,将主支撑立柱和副支撑立柱间的防护网调整为双层的状态,此时工人正常施工,当到达光线黑暗的夜晚时,此时晚上无法进行施工,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轴和绕线筒进行顺时针转动,将主支撑立柱和副支撑立柱间的防护网调整为单层的状态,实现自动调整。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副支撑立柱上固定连接有调整杆,调整杆用于将两层的防护网挤压到一起。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机壳和两个伺服电机,两个伺服电机分别控制主动轴和绕线筒的工作。
[0011]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进一步的改进,优选的,所述矩形通孔的数量在三至五个,多个矩形通孔间呈等距环形布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装置体积小巧,
[0013]1、通过设置主支撑立柱、副支撑立柱和驱动机构等结构,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将主支撑立柱和副支撑立柱间的防护网为双层的状态,能够避免小的此时适合应用于施工进行中的情况,避免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掉落而伤及工作人员;还能够在施工暂停后,将主支撑立柱和副支撑立柱间的防护网为单层的状态,能够在夜晚施工暂停后提升通风性能,加速水泥的凝固,从而能够快速进行转换,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0014]2、通过设置光线传感器和控制器,当到达光线良好的白天时,能够将主支撑立柱和副支撑立柱间的防护网调整为双层的状态,此时工人正常施工,当到达光线黑暗的夜晚时,能够将主支撑立柱和副支撑立柱间的防护网调整为单层的状态,实现自动调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

A剖视图;
[0017]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

4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以下结合较佳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1]如图1

4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包括主支撑立柱1、
副支撑立柱2和防护网3,所述主支撑立柱1布置在相邻的两个副支撑立柱2之间,主支撑立柱1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动轴4,副支撑立柱2上开设有用于防护网3穿过的弧形通孔,主动轴4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网3一侧,防护网3的另一侧绕过副支撑立柱2上所设有的弧形通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上固定连接有拉线6,拉线6绕接在绕线筒7上,所述主支撑立柱1的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8,所述驱动机构8分别与主动轴4和绕线筒7传动连接,驱动机构8用于控制主动轴4和绕线筒7的旋转。
[0022]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8带动主动轴4进行逆时针转动,放出防护网3,同时驱动机构8带动绕线筒7逆时针转动,将拉线6绕接上,使得防护网3绕过副支撑立柱2后再次到达主支撑立柱1,此时主支撑立柱1和副支撑立柱2间的防护网3为双层的状态,能够双层的防护网3的网绳密度增加,相当于减小了防护网3的网孔,能够避免小的此时适合应用于施工进行中的情况,避免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掉落而伤及工作人员;当施工暂停后,通过驱动机构8带动主动轴4和绕线筒7一同顺时针转动,主动轴4将防护网3绕卷起来,当限位环接触到副支撑立柱2时停止,此时主支撑立柱1和副支撑立柱2间的防护网3为单层的状态,相当于增大了防护网3的网孔,能够在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立柱(1)、副支撑立柱(2)和防护网(3),所述主支撑立柱(1)布置在相邻的两个副支撑立柱(2)之间,主支撑立柱(1)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主动轴(4),副支撑立柱(2)上开设有用于防护网(3)穿过的弧形通孔,主动轴(4)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网(3)一侧,防护网(3)的另一侧绕过副支撑立柱(2)上所设有的弧形通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上固定连接有拉线(6),拉线(6)绕接在绕线筒(7)上,所述主支撑立柱(1)的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8),所述驱动机构(8)分别与主动轴(4)和绕线筒(7)传动连接,驱动机构(8)用于控制主动轴(4)和绕线筒(7)的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防护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立柱(1)的内部竖向设置有挤压杆(9),所述挤压杆(9)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出建伟罗政启黄金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