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训练用教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80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训练用教学设备,涉及体育器械技术领域;设置有包括外杆、内杆等的竖直调节装置,可通过调节外杆和内杆之间的高度,进而调节主支撑柱的高度,进而可使该教学设备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学员,增强学员体育训练的舒适度及学习的效率性;设置有包括第一滑块和滑轨的宽度调节装置,可调节两根横杆之间的水平距离,进而使该教学设备可针对不同体型的学员,进而提高教学设备的适用范围,提高学员体育训练时的匹配舒适度;设置有包括夹筒和海绵套的缓冲装置和安全垫,通过安全垫和缓冲装置的缓冲、防护作用,可降低学员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时的受伤程度。过程中发生意外时的受伤程度。过程中发生意外时的受伤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训练用教学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体育训练用教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体育训练是为使人增强体质、锻炼勇敢坚韧精神等而进行的训练。在体育教学中,需使用体育器械对学生进行教学,以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体育知识,同时在体育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体能。
[0003]申请号为CN201721305891.7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用的上肢力量训练器,包括主支撑柱、底座和横杆;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固定对称设置有共四根主支撑柱;所述横杆的底部两侧均与拉伸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横杆的设置,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当需要使用横杆进行纵向力量训练时先将四个横杆定位螺栓拆下,用双手和双臂将横杆向上推动即可,横杆向上移动后拉伸弹簧会发力将横杆向下拉回,因此即可反复运动,当需要使用双杠进行锻炼上肢力量时,先将坐凳移出,将四个横杆定位螺栓顺时针拧入主支撑柱,且使横杆定位螺栓的一侧嵌入到横杆两侧的凹孔中,这样即可将横杆固定,这样横杆即可做双杠使用,本装置将二者结合,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节少两种设备的占用空间。
[0004]实际运用时,当用该训练器进行双杠教学时,因横杆不能调节高度,因此其在使用中仅能对与横杆高度相匹配的身高的学生使用,与其身高不匹配的学生难以用其进行比较顺畅的进行体育训练,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发挥锻炼体能的目的,甚至还会造成一定伤害;另外,两组横杆之间的距离因固定不变,在双杠训练还是纵向力量训练中均对学生的身形有所要求,难以对全部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育训练用教学设备;其设置有第一外杆和第一内杆,可调节主支撑柱的高度;还设置有宽度调节装置,可调节横杆之间的水平距离,通过主支撑柱的高度和横杆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调节,使该教学设备适用于不同身高、体型的学员,进而促进学员的体育训练。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体育训练用教学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共两组主支撑柱,每组主支撑柱包括两根主支撑柱,每组所述支撑柱中的两根主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竖直凹槽,每组所述主支撑柱之间均水平设置有一根横杆,所述横杆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所述竖直凹槽内,所述横杆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竖直凹槽滑动连接,所述主支撑柱的一侧均通过螺纹嵌设有横杆定位螺栓;所述横杆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底端与所述竖直凹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设置有倚靠装置;四根所述主支撑柱均包括第一外杆和第一内杆,所述第一外杆套接在所述第一内杆底部,所述第一内杆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外杆的外表面穿设有第一限位插销,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一限位插销相适配;所述竖直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
内杆侧面。此外,还包括宽度调节装置,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滑块和滑轨,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柱底端,所述滑轨以所述底座为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面两侧,所述滑轨与所述横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上水平穿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滑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正上方平行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均与所述主支撑柱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包括第二外杆和第二内杆,所述第二外杆套设在所述第二内杆外部,所述第二内杆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二外杆外表面穿设有第二限位插销,所述第二限位插销与所述第三限位孔相适配。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上部设置有若干缓冲装置,若干所述缓冲装置均包括夹筒和海绵套,所述夹筒开口端夹设在所述固定杆上部外壁,所述海绵套套设在所述夹筒外壁;若干所述缓冲装置中的海绵套依次紧密排列。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水平凹槽,所述夹筒开口端夹设在所述水平凹槽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倚靠装置包括凳子放置座,所述凳子放置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顶部一侧安装升降把手,所述伸缩缸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坐凳,所述坐凳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靠背。
[0011]进一步的,所述倚靠装置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第二滑块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凳子放置座底端,所述第一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横杆垂直设置。
[0012]进一步的,两根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安全垫,所述安全垫底面与所述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全垫上竖直穿设有两条长方形孔,两条所述长方形孔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滑槽正上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拉伸弹簧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竖直凹槽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竖直凹槽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三外杆和第三内杆,所述第三外杆内壁对称竖直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三内杆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设置有包括外杆、内杆等的竖直调节装置。可通过调节外杆和内杆之间的高度,进而调节主支撑柱的高度,进而可使该教学设备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学员,增强学员体育训练的舒适度及学习的效率性。
[0017]2.设置有包括第一滑块和滑轨的宽度调节装置。可调节两根横杆之间的水平距离,进而使该教学设备可针对不同体型的学员,进而提高教学设备的适用范围,提高学员体育训练时的匹配舒适度。
[0018]3.设置有包括夹筒和海绵套的缓冲装置和安全垫。通过安全垫和缓冲装置的缓冲、防护作用,可降低学员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时的受伤程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缓冲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伸缩杆的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

底座、200

主支撑柱、210

竖直凹槽、220

横杆、230

拉伸弹簧、240

第一外杆、241

第一限位插销、250

第一内杆、251

第一限位孔、260

横杆定位螺栓、310

第一滑块、311

第一螺栓、320

滑轨、321

第二限位孔、400

固定杆、410

第二外杆、411

第二限位插销、420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训练用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顶部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共两组主支撑柱,每组主支撑柱包括两根主支撑柱(200),每组所述支撑柱中的两根主支撑柱(200)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竖直凹槽(210),每组所述主支撑柱(200)之间均水平设置有一根横杆(220),所述横杆(220)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所述竖直凹槽(210)内,所述横杆(22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竖直凹槽(210)滑动连接,所述主支撑柱(200)的一侧均通过螺纹嵌设有横杆定位螺栓(260);所述横杆(220)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设置有拉伸弹簧(230),所述拉伸弹簧(230)的底端与所述竖直凹槽(2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0)的顶部还设置有倚靠装置;四根所述主支撑柱(200)均包括第一外杆(240)和第一内杆(250),所述第一外杆(240)套接在所述第一内杆(250)底部,所述第一内杆(250)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孔(251),所述第一外杆(240)的外表面穿设有第一限位插销(241),所述第一限位孔(251)和所述第一限位插销(241)相适配;所述竖直凹槽(210)设置在所述第一内杆(250)侧面;还包括宽度调节装置,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滑块(310)和滑轨(320),所述第一滑块(310)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柱(200)底端,所述滑轨(320)以所述底座(100)为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00)顶面两侧,所述滑轨(320)与所述横杆(220)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滑块(310)与所述滑轨(320)滑动连接,所述滑轨(320)上水平穿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孔(321),所述第一滑块(310)与所述滑轨(320)通过第一螺栓(311)固定连接;所述滑轨(320)正上方平行设置有固定杆(400),所述固定杆(400)两端均与所述主支撑柱(200)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00)包括第二外杆(410)和第二内杆(420),所述第二外杆(410)套设在所述第二内杆(420)外部,所述第二内杆(420)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三限位孔(421),所述第二外杆(410)外表面穿设有第二限位插销(411),所述第二限位插销(411)与所述第三限位孔(421)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训练用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