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晓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35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四角处焊接有相互对称的四个支撑杆,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患者端坐在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利用护腰束带和气囊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支撑和定位,进而对患者脊柱的底部进行固定,将两个绑带置于患者的肩甲处,并且拉动第一束带,在滚轮的限位作用下,选择合适的固定杆将第一通孔套设在其外侧,通过对患者两侧肩甲施加不同的提拉力,提高了对患者高低肩矫正的效果,减少了佩戴的时长,提高了患者在生活使用时的便捷性。了患者在生活使用时的便捷性。了患者在生活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最明显的表现体征为高低肩、背部轻微隆起,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
[0003]现有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4]一、现有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通常利用背负式结构进行矫正,背负式结构仅依靠自身结构对骨骼的压力来进行矫正,这种方式对于高低肩矫正效果不明显,进而需要佩戴的时间较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
[0005]二、现有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由于其支撑装置多为一体式结构,使得身高不同的患者在使用时疲劳感增加,进而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为此,提出一种用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四角处焊接有相互对称的四个支撑杆,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三板体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护腰束带,所述护腰束带的外侧壁安装有锁止机构,所述第三板体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三板体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槽体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滚轮的外侧壁绕设有第一束带,所述第一束带的一端贯穿所述槽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第三板体的另一侧焊接有等距排列的固定杆,所述第一束带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一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板体的一侧安装有气囊。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粘接有橡胶垫。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四角处焊接有相互对称的四个筒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表面四角处焊接有相互对称的四个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
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环体,所述第三杆体的一端焊接有限位板。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板体的一侧粘接有缓冲层。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环体,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第二环体的内侧壁。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板体的另一侧焊接有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五板体,所述第五板体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第四板体的上表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一、本技术通过患者端坐在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利用护腰束带和气囊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支撑和定位,进而对患者脊柱的底部进行固定,将两个绑带置于患者的肩甲处,并且拉动第一束带,在滚轮的限位作用下,选择合适的固定杆将第一通孔套设在其外侧,通过对患者两侧肩甲施加不同的提拉力,提高了对患者高低肩矫正的效果,减少了佩戴的时长,提高了患者在生活使用时的便捷性;
[0017]二、本技术通过液压缸推动第二板体运动,使得患者的脚部可以着地,利用滑块在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杆带动第三板体运动,进而使得患者的背部、大腿与小腿之间呈现直角状态,降低了身高不同的患者在使用时的疲劳感,进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第三板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板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板体、护腰束带和锁止机构连接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板体;2、支撑杆;3、液压缸;4、第二板体;5、滑槽;6、滑块;7、连接杆;8、第三板体;9、护腰束带;10、锁止机构;11、第一凹槽;12、第一杆体;13、滚轮;14、槽体;15、第一束带;16、绑带;17、第一通孔;18、固定杆;19、气囊;20、橡胶垫;21、筒体;22、第三杆体;23、第一环体;24、限位板;25、缓冲层;26、第二环体;27、第四板体;28、第二通孔;29、第二凹槽;30、第二杆体;31、第五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第一板体1,第一板体1的下表面四角处焊接有相互对称的四个支撑杆2,第一板体1的上表
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液压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4,第二板体4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板体8,第二板体4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5,滑槽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6,滑块6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板体8的下表面,第三板体8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护腰束带9,护腰束带9的外侧壁安装有锁止机构10,第三板体8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杆体12,第一杆体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3,第三板体8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槽体14且与第一凹槽11连通,滚轮13的外侧壁绕设有第一束带15,第一束带15的一端贯穿槽体14的内部,第一束带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绑带16,第三板体8的另一侧焊接有等距排列的固定杆18,第一束带1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7,一个固定杆18的一端贯穿第一通孔17的内部。
[00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三板体8的一侧安装有气囊19;设置气囊19可以为患者的腰部提供支撑点,进而达到保护腰部的目的。
[002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支撑杆2的一端粘接有橡胶垫20;设置橡胶垫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第一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的下表面四角处焊接有相互对称的四个支撑杆(2),所述第一板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液压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4),所述第二板体(4)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板体(8),所述第二板体(4)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8)的下表面,所述第三板体(8)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护腰束带(9),所述护腰束带(9)的外侧壁安装有锁止机构(10),所述第三板体(8)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杆体(12),所述第一杆体(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3),所述第三板体(8)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槽体(14)且与所述第一凹槽(11)连通,所述滚轮(13)的外侧壁绕设有第一束带(15),所述第一束带(15)的一端贯穿所述槽体(14)的内部,所述第一束带(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绑带(16),所述第三板体(8)的另一侧焊接有等距排列的固定杆(18),所述第一束带(1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7),一个所述固定杆(18)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7)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体(8)的一侧安装有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薇颜嘉慧
申请(专利权)人:宋晓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