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拆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34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高效拆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包括矩形的安装框体、均匀固定设置在安装框体内壁的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框体内的成型模组以及竖直转动安装在安装座内用于支撑安装框体和成型模组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底部水平固定支撑板,支撑板远离支撑组件支撑轴的一端设置用于支撑成型模组内的底部模板的凸起,成型模组中第二侧模板的两端抵接在第一侧模板上,底部模板位于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围成的矩形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模的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产生了提高混凝土预制件脱模效率进而降低拆模的人工成本的效果。人工成本的效果。人工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拆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件
,尤其涉及高效拆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加工中,需要向成型模具内浇筑水泥,待水泥固化后再拆除模具。由于固化后的水泥与模具黏贴在一起,在脱模时,需要人工使用撬棍,将模板和预制件分离。为优化脱模方式,现有技术中针对设计了多种便于脱模的预制件模具,中国专利CN110561593A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模具,包括模板、围绕模板形成的成型腔以及易拆模,易拆模可拆卸的装设于模板上,用于隔离水泥与模板,易拆模使用难以与水泥黏贴的材料,能够保证模板的清洁;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便于工人进行拆模,但是拆模前仍需进行易拆模的拆卸,易拆模被固定于水泥与模板之间,导致易拆模并非易拆卸,仍需要耗费人工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高效拆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模的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高效拆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包括矩形的安装框体、均匀固定设置在安装框体内壁的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框体内的成型模组以及竖直转动安装在安装座内用于支撑安装框体和成型模组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底部水平固定支撑板,支撑板远离支撑组件支撑轴的一端设置用于支撑成型模组内的底部模板的凸起,成型模组中第二侧模板的两端抵接在第一侧模板上,底部模板位于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围成的矩形空间内。
[0005]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扇形的抵块,抵块的圆心与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撑轴线同心;所述第一侧模板的内侧面通过限位件与所述安装框体连接,限位件包括连接部以及垂直连接在连接部两端的限位部,一个限位部插入所述安装框体顶部的开孔中,另一个限位部与所述第一侧模板的内侧面贴合。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件的限位部与连接部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的支撑轴,支撑轴底端设置半球状的转动端。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体内侧角落均匀固定连接用于抵接所述第二侧模板的限位块,限位块一角开设缺口,所述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的外侧面均与限位块缺口的侧面贴合。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本高效拆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若干支撑组件对安装框体和成型模组进行支撑,成型模组内填充砂石和水泥,形成混凝土预制件,支撑板对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进行支撑,支撑板的凸起对底部模板进行支撑,能够保证混凝土预制件底
面的平面度;在混凝土预制件成型后陆续转动支撑组件,使得支撑板的凸起从底部模板下移出并使得支撑板的凸起对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支撑,使得混凝土预制件和底部模板失去支撑,由于通过陆续转动支撑组件实现,故而混凝土预制件收自重影响,其侧面陆续与第一侧模板和第二侧模板分离,混凝土预制件和底部模板从成型模组中落下,最后人工进行底部模板的脱模,提高了混凝土预制件整体的脱模效率,且后续底部模板的安装便捷,整体上提高了混凝土预制件的生产效率,同时在混凝土预制件落下时底部模板垫于底部,避免混凝土预制件底部损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主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上述附图中:10、安装框体;11、限位块;12、安装座;13、限位件;20、支撑组件;21、支撑轴;22、支撑板;23、抵块;24、把手;25、转动端;30、成型模组;31、底部模板;32、第一侧模板;33、第二侧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

2所示,为提高混凝土预制件的脱模效率,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高效拆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包括矩形的安装框体10、均匀固定设置在安装框体10内壁的安装座12、固定安装在安装框体10内的成型模组30以及竖直转动安装在安装座12内用于支撑安装框体10和成型模组30的支撑组件20,支撑组件20底部水平固定支撑板22,支撑板22远离支撑组件20支撑轴的一端设置用于支撑成型模组30内的底部模板31的凸起,成型模组30中第二侧模板33的两端抵接在第一侧模板32上,底部模板31位于第一侧模板32和第二侧模板33围成的矩形空间内。
[0017]通过转动支撑组件20使得支撑板22对第一侧模板32和第二侧模板33进行支撑,同时支撑板22端部的凸起对底部模板31进行支撑,第一侧模板32和第二侧模板33的外侧面贴合在安装座12上,在向成型模组30内填充砂石和水泥时,能够避免成型模组30向外变形,在混凝土预制件成型后,人工陆续转动支撑组件20,控制支撑板22的转动角度,使得支撑板上的凸起对第一侧模板32和第二侧模板33进行支撑,底部模板31失去支撑,采用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路线转动支撑组件,使得混凝土预制件边缘陆续与第一侧模板32或者第二侧模板33分离,当支撑组件20全部转动完成后,混凝土预制件因自重从成型模组中落下,实现混凝土预制件的部分脱模,最后人工进行混凝土预制件底部的脱模;在混凝土预制件落下的过程中,底部模板31垫于混凝土预制件的底部,能够避免混凝土预制件底部的损坏。在前一个混凝土预制件脱模完成后,转动支撑组件20使得支撑板22复位,即可将底部模板重新放置在成型模组30中,进行后续的混凝土预制件的生产。
[0018]如图1

2所示,为增加对第一侧模板32和第二侧模板33的限位,使得混凝土预制件脱模完成后第一侧模板32和第二侧模板33位置固定,所述支撑板22顶部固定连接扇形的抵块23,抵块23的圆心与所述支撑组件20的支撑轴线同心;所述第一侧模板32的内侧面通过
限位件13与所述安装框体10连接,限位件13包括连接部以及垂直连接在连接部两端的限位部,一个限位部插入所述安装框体10顶部的开孔中,另一个限位部与所述第一侧模板32的内侧面贴合。
[0019]由于通过安装座12对第一侧模板32和第二侧模板33进行支撑,对于安装座12的加工精度要求高,故而通过扇形的抵块23替代安装座12进行支撑,在支撑板22转动过程中,扇形的抵块23依旧能够提供有效的支撑;通过限位件13将第一侧模板32卡住,实现第一侧模板32的限位,由于第一侧模板32的端部抵接在第二侧模板33的侧面,进而实现第二侧模板33的限位,综上实现第一侧模板32和第二侧模板33的固定;限位件13的限位部不插入混凝土预制件中,第一侧模板32和第二侧模板33高于混凝土预制件的高度。
[0020]如图1和图3所示,为实现限位件13对第一侧模板32限位的稳定性,所述限位件13的限位部与连接部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0021]如图1

2所示,为实现支撑组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拆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安装框体(10)、均匀固定设置在安装框体(10)内壁的安装座(12)、固定安装在安装框体(10)内的成型模组(30)以及竖直转动安装在安装座(12)内用于支撑安装框体(10)和成型模组(30)的支撑组件(20),支撑组件(20)底部水平固定支撑板(22),支撑板(22)远离支撑组件(20)支撑轴的一端设置用于支撑成型模组(30)内的底部模板(31)的凸起,成型模组(30)中第二侧模板(33)的两端抵接在第一侧模板(32)上,底部模板(31)位于第一侧模板(32)和第二侧模板(33)围成的矩形空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拆模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2)顶部固定连接扇形的抵块(23),抵块(23)的圆心与所述支撑组件(20)的支撑轴线同心;所述第一侧模板(32)的内侧面通过限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红匡玲胡水曾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广盛建筑产业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