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树移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28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树移栽装置,该装置包括装载桶和储液组件,装载桶具有用于连通装载桶内部的开口,储液组件设置于装载桶,储液组件具有水泵组;装载桶底部设置有放置仓,放置仓内设置有补能组件、马达、转盘以及往复杆组,往复杆组包括第一连接杆;补能组件驱动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的马达的输出端转动,马达的输出端与驱动第一连接杆进行往复运动的转盘固定连接,转盘与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水泵组通过往复杆组与补能组件间歇性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树移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无法及时且自动间隔地对树木补充水分和营养液的问题。和营养液的问题。和营养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树移栽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移栽树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树移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建设及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大树移栽能在短期内达到绿化效果、发挥绿化功能,对于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绿化树苗种植移栽装置”、公开号为CN211091068U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的结构虽然设置有营养液腔和储水腔,但是要通过工作人员一次次添加相关液体,才能实现对树木进行水分和营养液的补给,工作过程很麻烦,而且可能出现工作人员因为过于繁忙而忘记添加相应液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树移栽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无法及时且自动间隔地对树木补充水分和营养液的问题。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树移栽装置,该装置包括装载桶和储液组件,上述装载桶具有用于连通上述装载桶内部的开口,上述储液组件设置于上述装载桶,上述储液组件具有水泵组;上述装载桶底部设置有放置仓,上述放置仓内设置有补能组件、马达、转盘以及往复杆组,上述往复杆组包括第一连接杆;上述补能组件驱动用于带动上述转盘转动的上述马达的输出端转动,上述马达的输出端与驱动上述第一连接杆进行往复运动的上述转盘固定连接,上述转盘与上述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上述水泵组通过上述往复杆组与上述补能组件间歇性电连接。
[000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储液组件包括第一液体存储筒和第二液体存储筒,上述第一液体存储筒位于上述第二液体存储筒上方,上述水泵组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上述补能组件包括蓄电池;上述第一液体存储筒与上述第一水泵活动连接,上述第二液体存储筒与上述第二水泵活动连接,上述第一水泵和上述第二水泵串联,上述第二水泵与上述蓄电池间歇性电连接。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转盘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上述转盘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凸台,上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滑槽,上述连接凸台与上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上述往复杆组还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滑动杆;上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上述固定板转动连接,上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上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上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上述滑动杆固定连接,上述第二连接杆与上述滑动杆垂直设置,上述第三连接杆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滑槽,上述滑动杆与上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上述滑动杆一端与上述第二水泵电连接,上述滑动杆另一端与上述蓄电池电活动连接。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液体存储筒的壁内和上述第二液体存储
筒的壁内均具有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储液室和供给室,上述供给室内周面包裹有植物室,上述供给室的内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连通上述供给室与上述植物室的供给通孔。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水泵和上述第二水泵均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述进水管的末端设置在上述储液室的底部,上述出水管的末端设置在上述供给室内;上述出水管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管,上述环形管与上述供给室同轴,上述环形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口,若干上述出水口沿上述环形管的周向间隔均匀的分布,上述出水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短管。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供给室的内周面活动连接有海绵层,上述海绵层被设置用于保护树木的根部。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液体存储筒侧壁的上端和上述第二液体存储筒侧壁的上端均开设有入液口,且上述入液口均设置有密封盖。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装载桶具有开口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盖,上述连接盖开设有用于通过树根的连接通孔。
[001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树移栽装置,该装置包括装载桶和储液组件。通过设置装载桶将待移栽的树木进行装载,并将待移栽的树木从开口处装入装载桶内;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储液组件中设置不同的液体,以便对树根进行不同能量的补给;通过设置水泵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不同数量的水泵,对储液组件中的不同液体进行抽取,进而将其输送至树根部位;通过放置仓,可以放置在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的物品,如补能组件、马达、转盘、往复杆组以及其他用于辅助移栽的东西,使该装置的便携程度更高、使用效果更好;马达与补能组件连接,使补能组件给马达提供能量一起动马达进行工作,再通过马达驱动转盘进行转动,通过将转盘与往复杆组中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为滑动连接,使转盘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进行往复运动,另一方面,水泵组与往复杆组进行连接,实现水泵组与补能组件之间的间歇性电连接,进而实现及时且自动间隔地对树木补充水分和营养液。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树移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无法及时且自动间隔地对树木补充水分和营养液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树移栽装置的半剖图;
[0017]图2为本申请中转盘和往复杆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标:1

装载桶;101

连接盖;102

连接通孔;3

第一液体存储筒;301

储液室;302

供给室;3021

供给通孔;3022

海绵层;303

植物室;304

入液口;4

第二液体存储筒;5

放置仓;6

蓄电池;7

马达;8

固定板;9

转盘;901

连接凸台;10

第一连接杆;1001

第一滑槽;11

第二连接杆;12

第三连接杆;1201

第二滑槽;13

滑动杆;14

第一水泵;1401

进水管;1402

出水管;1403

环形管;14031

短管;15

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树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桶和储液组件,所述装载桶具有用于连通所述装载桶内部的开口,所述储液组件设置于所述装载桶,所述储液组件具有水泵组;所述装载桶底部设置有放置仓,所述放置仓内设置有补能组件、马达、转盘以及往复杆组,所述往复杆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补能组件驱动用于带动所述转盘转动的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转动,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进行往复运动的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水泵组通过所述往复杆组与所述补能组件间歇性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树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包括第一液体存储筒和第二液体存储筒,所述第一液体存储筒位于所述第二液体存储筒上方,所述水泵组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补能组件包括蓄电池;所述第一液体存储筒与所述第一水泵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液体存储筒与所述第二水泵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串联,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蓄电池间歇性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树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滑槽,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往复杆组还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滑动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严冬杨佐斌杜三林封伯昊张建东雷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