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19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包括臂托,所述臂托上连接有X轴固定杆,所述X轴固定杆上连接有Y轴固定杆,所述Y轴固定杆的端部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开设有用于拍摄的通孔,其中,所述臂托的侧壁上设置有Z轴刻度,所述X轴固定杆上设置有X轴刻度,所述Y轴固定杆上设置有Y轴刻度。使用时,通过臂托固定在患者手臂上,在对患者透析侧肢体进行有效固定的前提下以定点、定坐标的方式采集瘘体的照片信息,减少医务人员目测带来的变化误差,精确度高,提高了采集效率和准确性,可达到连续观察与记录的目的。察与记录的目的。察与记录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静脉内瘘取像
,尤其涉及一种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液净化在日常生活中也称透析,血液净化中心亦可称为血液透析室。血液净化指的是把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003]目前透析病人通过三种血管通路行血液净化治疗,即: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永久深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指的是,通过动静脉内瘘术成型,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0004]其中,由于永久深静脉置管尖端位于左心房,与高脓毒血症、高感染概率相关联,目前临床大多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病人的血管通路。以美国为例,内瘘使用率为80.6%,深静脉置管使用率17%。
[0005]未成熟的动静脉内瘘与常人无异,但由于内瘘过早使用、反复穿刺、穿刺不熟练导致的外渗等原因,成熟后的动静脉内瘘瘘体日益增大,内瘘形态的变化不可逆,外力作用下易破裂,出血、感染风险增加,病人病耻感严重。
[0006]护士每日穿刺前须对瘘体进行视、听、触诊,但由于瘘体增大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一种用具以实现对内瘘的长期监测,更好守护患者的“生命线”,长期视诊的内容包括:瘘体形状、皮肤颜色、穿刺点布局、穿刺侧肢体变化。
[0007]由于目前缺乏长期视诊的工具,血管通路护士需要自行定标、定点。但拍摄人、拍摄角度不同导致拍摄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连续观察与记录的目的。
[0008]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以提高采集效率和准确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以提高采集效率和准确性。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包括臂托,所述臂托上连接有X轴固定杆,所述X轴固定杆上连接有Y轴固定杆,所述Y轴固定杆的端部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开设有用于拍摄的通孔,其中,
[0012]所述臂托的侧壁上设置有Z轴刻度,所述X轴固定杆上设置有X轴刻度,所述Y轴固定杆上设置有Y轴刻度。
[0013]优选的,上述臂托为椭圆形,所述臂托的上方设置有长条形开口。
[0014]优选的,上述Z轴刻度与所述臂托的轴线平行,所述X轴刻度在竖直面上与所述臂
托的轴线垂直,所述Y轴刻度在水平面上与所述臂托的轴线垂直。
[0015]优选的,上述X轴固定杆固定在所述臂托的长条形开口的厚度面上。
[0016]优选的,上述臂托上设置有固定定位点。
[0017]优选的,上述固定定位点设置在所述臂托的内壁上。
[0018]优选的,上述固定定位点位于所述臂托的上方设置的长条形开口处。
[0019]优选的,上述通孔为圆孔。
[0020]本技术提供的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包括臂托,所述臂托上连接有X轴固定杆,所述X轴固定杆上连接有Y轴固定杆,所述Y轴固定杆的端部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开设有用于拍摄的通孔,其中,
[0021]所述臂托的侧壁上设置有Z轴刻度,所述X轴固定杆上设置有X轴刻度,所述Y轴固定杆上设置有Y轴刻度。
[0022]使用时,通过臂托固定在患者手臂上,在对患者透析侧肢体进行有效固定的前提下以定点、定坐标的方式采集瘘体的照片信息,减少医务人员目测带来的变化误差,精确度高,提高了采集效率和准确性,可达到连续观察与记录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中:
[0026]Y轴固定杆1、托盘2、X轴固定杆3、固定定位点4、Z轴刻度5、臂托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包括臂托6,臂托6上连接有X轴固定杆3,X轴固定杆3上连接有Y轴固定杆1,Y轴固定杆1的端部连接有托盘2,托盘2上开设有用于拍摄的通孔,通孔可以为圆孔,其中,
[0030]臂托6的侧壁上设置有Z轴刻度5,X轴固定杆3上设置有X轴刻度,Y轴固定杆1上设置有Y轴刻度。
[0031]使用时,通过臂托6固定在患者手臂上,在对患者透析侧肢体进行有效固定的前提下以定点、定坐标的方式采集瘘体的照片信息,减少医务人员目测带来的变化误差,精确度高,提高了采集效率和准确性,可达到连续观察与记录的目的。
[0032]具体的,臂托6为椭圆形,臂托6的上方设置有长条形开口。将动静脉内瘘露出便于拍摄。剩余的臂托6包覆患者手臂在横截面上不低于二分之一。
[0033]具体的,Z轴刻度5与臂托6的轴线平行,X轴刻度在竖直面上与臂托6的轴线垂直,Y轴刻度在水平面上与臂托6的轴线垂直。X轴固定杆3固定在臂托6的长条形开口的厚度面上。
[0034]具体的,臂托6上设置有固定定位点4。固定定位点4设置在臂托6的内壁上。固定定位点4位于臂托6的上方设置的长条形开口处。方便观察固定定位。
[00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是一种专用于血液透析病人的透析侧肢体固定装置,用以长期定点、定坐标拍摄患者瘘体处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瘘体变化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患者安全的同时提升医疗质量。
[0036]通过固定定位点4与臂托6的配合,实现固定透析侧肢体。利用X轴刻度、Y轴刻度、Z轴刻度5,根据坐标轴原理,结合既往刻度记录,精确定位,将摄像头对准托盘2上的圆孔并调整焦距。
[0037]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长期透析导致患者瘘体渐进性增大。对于动静脉内瘘的观察与保护是医务人员的重要责任,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将服务于医、护、患三方。
[00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在对患者透析侧肢体进行有效固定的前提下以定点、定坐标的方式采集瘘体的照片信息,减少医务人员目测带来的变化误差,精确度高。
[0039]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臂托,所述臂托上连接有X轴固定杆,所述X轴固定杆上连接有Y轴固定杆,所述Y轴固定杆的端部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开设有用于拍摄的通孔,其中,所述臂托的侧壁上设置有Z轴刻度,所述X轴固定杆上设置有X轴刻度,所述Y轴固定杆上设置有Y轴刻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托为椭圆形,所述臂托的上方设置有长条形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瘘体取像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刻度与所述臂托的轴线平行,所述X轴刻度在竖直面上与所述臂托的轴线垂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京华宋丹朱文博周跃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