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吊带防静电集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17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吊带防静电集装袋,包括袋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两侧对面均设置吊带,所述吊带的两端沿着袋体的棱边缝纫;所述袋体底面四个转棱中间位置设置导电膜,所述袋体顶面一对转棱位置中间位置设置导电膜;所述袋体左侧面设置标签区;所述袋体右侧面设置电子标签和导电膜;所述出料口内设置内衬布和遮挡布。本实新型改进巧妙,设计新颖,改变了吊带的结构,降低了其高度,便于调运,同时具有防止静电的能力。同时具有防止静电的能力。同时具有防止静电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吊带防静电集装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吊带防静电集装袋。

技术介绍

[0002]集装袋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它适合用于装运大宗散状颗粒物料或液体,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领域。现有技术中的集装袋,包括方型袋体,进料口,出料口,整体结构简单,包括四个吊带,吊带设置在袋体顶面转角位置,例如常州优尼克包装有限公司,于2012年9月22日,申请的《一种集装袋》,这种结构具有四个吊带,而在调运过程中需要,通过叉车或者起重机的控制,四个吊带不便于叉车或者起吊车的插入其中。公司根据多年经验和市场需要,特设计此专利技术创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吊带防静电集装袋,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0004]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吊带防静电集装袋,包括袋体,进料口和出料口,袋体长宽均为43cm,高80cm,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直接均为36cm,进料口的高度50cm,出料口高度40cm,所述袋体两侧对面均设置吊带,所述吊带的两端沿着袋体的棱边缝纫,采用包边方式缝纫,可以对对吊带棱边的保护;所述袋体底面四个转棱中间位置设置导电膜,所述袋体顶面一对转棱位置中间位置设置导电膜;所述袋体左侧面设置标签区,标签区含有资料袋和标签,标签可以显示产品信息;所述袋体右侧面设置电子标签和导电膜;所述出料口内设置内衬布和遮挡布,遮挡布用于遮挡堵出料口。
[0005]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布呈环形设置在出料口与袋体底面接触的位置。/>[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布,包括多个单片,串接多个单片设置有锁扣和丙纶绳,锁扣和丙纶绳相互配合实现内村布的束紧和打开,锁扣的形式类似于皮带扣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外壁均设置捆绑绳。
[0008]进一步的,所述遮挡布具有柔性,其尺寸大于出料口的内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袋体包括复合层,所述复合层有编织层,加强层和透气层,所述加强层位于编织层内侧,所述透气层位于编织层外侧,它们之间热压固定,在边棱边位置通过缝纫加固,加强层为PP编织布内添加金属丝线复合结构,所述透气层包括基层,基层为集装袋常见的底料布,例如帆布编制基层或者涤纶编织基层,其中底面设置面设置带孔眼的铝膜底层,所述基层的表面覆盖有塑料纱和麻纱混编成的膜层,它们分别形成经纬线,相互之间留有空隙。
[0010]为了便于提升,考虑到吊带不宜过长,有的产品吊带高于进料口,这种结构导致增加提升难度,所述吊带自然状态下其弯曲面顶面的高度低于进料口的高度,其设计高度为40cm。
[0011]本实新型改进巧妙,设计新颖,改变了吊带的结构,改设为两个吊带便于叉车插
入,并且降低了其高度,便于提升,同时兼具防止静电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复合层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透气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示:1进料口、2袋体、3吊带、4标签区、5导电膜、51电子标签、6捆绑绳、7锁扣、71丙纶绳、8内衬布、9遮挡布、10出料口、11透气层、12编织层、13加强层、14基层、15铝膜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吊带防静电集装袋,包括袋体,进料口1和出料口10,袋体长宽均为43cm,高80cm,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直接均为36cm,进料口的高度50cm,出料口高度40cm,所述袋体两侧对面均设置吊带3,所述吊带的两端沿着袋体2的棱边缝纫,采用包边方式缝纫,可以对对吊带边的保护,吊带为;所述袋体2底面四个转棱中间位置设置导电膜5,所述袋体2顶面一对转棱位置中间位置设置导电膜5;所述袋体2左侧面设置标签区4,标签区4含有资料袋和标签,标签可以显示产品信息;所述袋体2右侧面设置电子标签51和导电膜5;所述出料口内设置内衬布8和遮挡布,遮挡布用于遮挡堵出料口。
[0018]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布8呈环形设置在出料口与袋体2底面接触的位置。
[0019]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布8,包括多个单片,串接多个单片设置有锁扣7和丙纶绳71,锁扣和丙纶绳相互配合实现内村布的束紧和打开,锁扣的形式类似于皮带扣结构。
[0020]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1和出料口的外壁均设置捆绑绳6。
[0021]进一步的,所述遮挡布具有柔性,其尺寸大于出料口的内径,为常见的纤维布和编织布。
[0022]进一步的,所述袋体2包括复合层,所述复合层有编织层12,加强层13和透气层11,所述加强层位于编织层内侧,所述透气层位于编织层外侧,它们之间热压固定,在边棱边位置通过缝纫加固,加强层为PP编织布内添加金属丝线复合结构,所述透气层包括基层14,基层为集装袋常见的底料布,例如帆布编制基层或者涤纶编织基层,其中底面设置面设置带孔眼的铝膜底层15,所述基层的表面覆盖有塑料纱和麻纱混编成的膜层,它们分别形成经纬线,相互之间留有空隙。
[0023]为了便于提升,考虑到吊带3不宜过长,有的产品吊带3高于进料口1,这种结构导致增加提升难度,所述吊带3自然状态下其弯曲面顶面的高度低于进料口1的高度,其设计高度为40cm。为了便于调运,吊带的内弯面设置防滑层,防滑层与吊带通过缝纫线固定。所述防滑层表面具有凸起,凸起能够起到增加摩擦的作用,在吊装的时候起到防滑效果,对于技术改进在吊环的内壁也设置凸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吊带防静电集装袋,包括袋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两侧对面均设置吊带,所述吊带的两端沿着袋体的棱边缝纫;所述袋体底面四个转棱中间位置设置导电膜,所述袋体顶面一对转棱位置中间位置设置导电膜;所述袋体左侧面设置标签区;所述袋体右侧面设置电子标签和导电膜;所述出料口内设置内衬布和遮挡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吊带防静电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布呈环形设置在出料口与袋体底面接触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吊带防静电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布,包括多个单片,串接多个单片设置有锁扣和丙纶绳,锁扣和丙纶绳相互配合实现内村布的束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祥惠黄莉贾学俊沈群英张国有谢江涛蔡明艳何正江衡碧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斯托赛克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