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制动伸直固定器,包括固定架、托板和与活动板,在所述托板两侧分别设有活扣和扣接件,所述托板上还设有一定时器,所述托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磁铁,所述活动板的顶面设有多个金属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通孔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托板的底部设有一连杆,所述活动板内设有电池、触杆、触点和蜂鸣器,所述活动板顶面开设有开口,所述触杆的一端与电池电性连接并且活动安装在开口一侧的活动板内,在所述开口远离触杆一侧的活动板内固定触点,所述触点与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连杆远离托板的一端从开口处伸入活动板内与触杆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固定受穿刺肢体,同时具有定时和警报的功能。和警报的功能。和警报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制动伸直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制动伸直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血管介入常用的途径为经股动脉、股静脉、腘静脉穿刺或留置导管,患者术后需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以预防腹股沟、腘窝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形成甚至折断导管,少数幼年、老年、意识或精神状态欠佳的患者,往往不配合,这就需要家属随时看护,以免患者随意活动穿刺侧肢体,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患者在下肢制动期间,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0003]目前传统的用于术后患者下肢的制动方式大多为捆绑束缚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患者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移动或弯曲受穿刺肢体,这难免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会导致患者受到严重的伤害,同时需要人工记录时间对患者进行定期活动防止静脉血栓,不够方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帮助固定患者受穿刺肢体,并且在患者受穿刺肢体活动时能够发出警报,同时具有定时功能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制动伸直固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制动伸直固定器,包括固定架、托板和与活动板,在所述托板两侧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配合的活扣和扣接件,此外,所述托板上还设有一定时器,所述托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磁铁,所述活动板的顶面设有多个与磁铁数量相同的金属板与磁铁磁性连接,所述活动板上相对的两侧面设有通孔与固定架滑动连接;
[0007]所述托板的底部设有一可活动的连杆,所述活动板内设有依次串联连接的形成回路的电池、触杆、触点和蜂鸣器并且所述触杆、触点在未工作时不接触,所述活动板顶面开设有开口,其中,所述触杆的一端与电池电性连接并且活动安装在开口一侧的活动板内,在所述开口远离触杆一侧的活动板内固定有所述触点,所述连杆位于开口的正上方并且所述连杆远离托板的一端从开口处伸入活动板内与触杆活动连接,并且连杆抬起时能够带动所述触杆接触到触点,所述触点与蜂鸣器电性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托板底部的四角处均设有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内均固定有一磁铁,所述活动板顶部的四角处分别固定有金属板,每一金属板的位置对应一个磁铁的位置。
[0009]优选地,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合页与托板活动连接并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圆孔,所述触杆穿过圆孔与连杆活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为一可拆卸的顶盖,所述开口设置在顶盖的中部位置,所述电池与蜂鸣器分别固定在顶盖底面的两侧,所述触杆通过合页与顶盖的底面活动连
接。
[0011]优选地,每一所述活扣上均设有一伸缩带与托板连接,其中,每一所述活扣均为U型活扣,并且每一所述扣接件均为与活扣配合扣接的方形扣接件。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横杆和多个固定杆,所述两根横杆通过通孔与活动板滑动连接,每一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有均套筒,每一横杆两端均通过套筒与固定杆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固定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夹,所述固定架整体通过固定夹可拆卸固定在患者病床的两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患者通过活扣和扣接件将受穿刺肢体固定在托板上,同时托板与活动板通过磁铁与金属板配合磁性固定,在托板与活动板接触时,触杆会因连杆向下移动,从而让电池与蜂鸣器不通电,在患者在不经意间活动受穿刺下肢导致托板与活动板分离时,连杆会带动触杆上抬,使触杆接触到触点,从来使电池与蜂鸣器通电,蜂鸣器发出警报,以提醒病人、陪同人员或护士,并且在托板上还设有定时器,方便护士定时对病人进行护理。本技术通过磁铁和金属板的磁性配合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固定受穿刺肢体,同时通过触杆、连杆和触点的配合能够在患者活动下肢时使蜂鸣器通电发出警报,并且能够通过定时器定时提醒护士对病人进行护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活动板与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托管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组合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图;
[0019]1‑
托板,11
‑
凹槽,2
‑
活动板,21
‑
通孔,22
‑
顶盖,23
‑
开口,31
‑
活扣,32
‑
扣接件,33
‑
伸缩带,41
‑
磁铁,42
‑
金属板,51
‑
连杆,511
‑
圆孔,52
‑
触杆,53
‑
触点,6
‑
合页,7
‑
固定架,71
‑
横杆,72
‑
固定杆,73
‑
固定夹,81
‑
电池,82
‑
蜂鸣器,9
‑
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图4,一种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制动伸直固定器,包括固定架7、托板1和与活动板2,在所述托板1两侧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配合的活扣31和扣接件32,此外,所述托板1上还设有一定时器9,所述托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磁铁41,所述活动板2的顶面设有多个与磁铁41数量相同的金属板42与磁铁41磁性连接,所述活动板2上相对的两侧面设有通孔21与固定架7滑动连接;
[0022]所述托板1的底部设有一可活动的连杆51,所述活动板2内设有依次串联连接的形成回路的电池81、触杆52、触点53和蜂鸣器82并且所述触杆52、触点53在未工作时不接触,所述活动板2顶面开设有开口23,其中,所述触杆52的一端与电池81电性连接并且活动安装
在开口23一侧的活动板2内,在所述开口23远离触杆52一侧的活动板2内固定有所述触点53,所述连杆51位于开口23的正上方并且所述连杆51远离托板1的一端从开口23处伸入活动板2内与触杆52活动连接,并且连杆51抬起时能够带动所述触杆52接触到触点53,所述触点53与蜂鸣器82电性连接。
[0023]所述托板1底部的四角处均设有凹槽11,每一所述凹槽11内均固定有一磁铁41,所述活动板2顶部的四角处分别固定有金属板42,每一金属板42的位置对应一个磁铁41的位置。
[0024]所述连杆51的一端设有合页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制动伸直固定器,包括固定架(7)、托板(1)和与活动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板(1)两侧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配合的活扣(31)和扣接件(32),此外,所述托板(1)上还设有一定时器(9),所述托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磁铁(41),所述活动板(2)的顶面设有多个与磁铁(41)数量相同的金属板(42)与磁铁(41)磁性连接配合,所述活动板(2)上相对的两侧面设有通孔(21)与固定架(7)滑动连接;所述托板(1)的底部设有一可活动的连杆(51),所述活动板(2)内设有依次串联连接的形成回路的电池(81)、触杆(52)、触点(53)和蜂鸣器(82)并且所述触杆(52)、触点(53)在未工作时不接触,所述活动板(2)顶面开设有开口(23),其中,所述触杆(52)的一端与电池(81)电性连接并且活动安装在开口(23)一侧的活动板(2)内,在所述开口(23)远离触杆(52)一侧的活动板(2)内固定有所述触点(53),所述连杆(51)位于开口(23)的正上方并且所述连杆(51)远离托板(1)的一端从开口(23)处伸入活动板(2)内与触杆(52)活动连接,并且连杆(51)抬起时能够带动所述触杆(52)接触到触点(53),所述触点(53)与蜂鸣器(8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制动伸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底部的四角处均设有凹槽(11),每一所述凹槽(11)内均固定有一磁铁(41),所述活动板(2)顶部的四角处分别固定有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彩芳,简卫红,詹也男,邓绮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