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足下垂的足托板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48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足下垂的足托板护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用以与病人足底相抵的脚板、用以托起病人小腿的腿板,脚板与腿板相连形成类L型结构,腿板上设有用于绑缚小腿的A束紧带,腿板和脚板上分别设有用于绑缚脚脖子的B束紧带,腿板和脚板的连接处内侧设有足跟托板,足跟托板的底部通过若干弹性件连接在腿板和脚板连接处的内侧面上,腿板和脚板的连接处与足跟托板之间设有一圈围住所有弹性件的环形布套,环形布套一端固定在足跟托板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腿板和脚板连接处的内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防止患者足下垂问题,而且能够大大减少足跟与护具间的磨损,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足下垂的足托板护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足下垂的足托板护具。

技术介绍

[0002]足下垂是骨外科体征之一。患者坐位,两下肢自然悬垂,如见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则为足下垂。本征可见于坐骨神经麻痹和腓总神经麻痹。前者所致本征,足趾既不能背屈,也不能跖屈;而后者所致本征,足趾可跖屈;据此可鉴别二者。另外本征还可见于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与下肢瘫痪等。
[0003]目前,防止并治疗足下垂一般保守的采用佩戴足托板护具进行康复锻炼的方式辅助矫正治疗,现有的常规足托板护具虽然能够脊髓损伤或截瘫患者等足下垂问题,但是现有装置无法避免足跟与护具之间的摩擦,无法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足下垂的足托板护具,不仅能够防止患者足下垂问题,而且能够大大减少足跟与护具间的磨损,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防足下垂的足托板护具,包括用以与病人足底相抵的脚板、用以托起病人小腿的腿板,所述脚板与腿板相连形成类L型结构,所述腿板上设有用于绑缚小腿的A束紧带,所述腿板和脚板上分别设有用于绑缚脚脖子的B束紧带,所述B束紧带靠近腿板和脚板的连接处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板和脚板的连接处内侧设有足跟托板,所述足跟托板的底部通过若干弹性件连接在腿板和脚板连接处的内侧面上,所述腿板和脚板的连接处与足跟托板之间设有一圈围住所有弹性件的环形布套,所述环形布套一端固定在足跟托板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腿板和脚板连接处的内侧面上。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足跟托板的顶面设有一层硅胶垫,进一步防止磨损,提高足跟舒适度。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足板的两侧中部与脚板的两侧中部通过一对C束紧带连接,用于调整足板和脚板之间的夹角。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A束紧带、B束紧带和C束紧带的长度均可调节。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技术在原有的足托板护具的基础上,增加足跟托板,利用弹性件一方面使得患者当足部微小动作时,足跟与足跟托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前后左右随动,避免了足跟的微小摩擦,另一方面弹性件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防止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另外,利用环形布套保护弹性件不受外界破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0013](2)本技术不仅能够防止患者足下垂问题,而且能够大大减少足跟与护具间的磨损,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脚板1、腿板2、A束紧带3、B束紧带4、足跟托板5、弹性件6、环形布套7、硅胶垫8、C束紧带9。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如图1所示,一种防足下垂的足托板护具,包括用以与病人足底相抵的脚板1、用以托起病人小腿的腿板2,脚板1与腿板2相连形成类L型结构,腿板2上设有用于绑缚小腿的A束紧带3,腿板2和脚板1上分别设有用于绑缚脚脖子的B束紧带4,B束紧带4靠近腿板2和脚板1的连接处设置,腿板2和脚板1的连接处内侧设有足跟托板5,足跟托板5的底部通过若干弹性件6连接在腿板2和脚板1连接处的内侧面上,腿板2和脚板1的连接处与足跟托板5之间设有一圈围住所有弹性件6的环形布套7,环形布套7一端固定在足跟托板5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腿板2和脚板1连接处的内侧面上。
[0018]上述足跟托板5的顶面设有一层硅胶垫8,进一步防止磨损,提高足跟舒适度。
[0019]上述弹性件6为弹簧。
[0020]上述足板的两侧中部与脚板1的两侧中部通过一对C束紧带9连接,用于调整足板和脚板1之间的夹角。
[0021]上述A束紧带3、B束紧带4和C束紧带9的长度均可调节。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足下垂的足托板护具,包括用以与病人足底相抵的脚板、用以托起病人小腿的腿板,所述脚板与腿板相连形成类L型结构,所述腿板上设有用于绑缚小腿的A束紧带,所述腿板和脚板上分别设有用于绑缚脚脖子的B束紧带,所述B束紧带靠近腿板和脚板的连接处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板和脚板的连接处内侧设有足跟托板,所述足跟托板的底部通过若干弹性件连接在腿板和脚板连接处的内侧面上,所述腿板和脚板的连接处与足跟托板之间设有一圈围住所有弹性件的环形布套,所述环形布套一端固定在足跟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倩米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