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44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7:58
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有效降低套轨铁路无砟轨道的结构高度,减小桥梁二期恒载,而且能提高套轨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桥梁纵梁上通过锚固结构固定安装预制桥面板,该预制桥面板的中央部位设置限位凹槽。预制桥面板的顶面之上设置现浇道床板,形成于现浇道床板底面上的限位凸台向下凸入限位凹槽内。现浇道床板上沿纵向间隔嵌埋轨枕,轨枕顶部其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承轨槽、第二承轨槽和第三承轨槽,由扣件系统将第一钢轨、第二钢轨、第三钢轨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轨枕第一承轨槽、第二承轨槽、第三承轨槽上,第一钢轨中线与第三钢轨中线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一轨距,第二钢轨中线与第三钢轨中线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二轨距。距形成第二轨距。距形成第二轨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是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铁路钢桁梁桥,常采用混凝土结合梁桥面或正交异性板钢桥面。一般情况下,铁路钢桁梁桥的轨道结构主要有木枕明桥面、合成树脂轨道、有砟轨道等,然而木枕耐久性较差,结构寿命短;合成树脂轨枕造价较高,不适合大规模铺设;有砟轨道的养护、维修等有成熟经验借鉴,但是桥面系被道砟覆盖,不易检查维修,且有砟轨道自重较大,容易引起钢桁梁桥变形加剧。
[0003]在我国与其他国家接壤的口岸站、边境站等会采用适合两种轨距并存的轨道系统,另外,在试验线、专用线、国外铁路、用地面积紧张的地方也同样会存在两种轨距的轨道系统,套轨铁路在运量、工程造价上具有明显优势。
[0004]由于无砟轨道具有高平顺、高稳定性、强耐久性的特点,逐渐成为大跨度钢桁梁选用型式,特别是应用于套轨铁路,其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发挥巨大的优势,工程人员研发了应用于铁路钢桁梁桥的无砟轨道,最为典型的就是板式无砟轨道,然而预制轨道板为工厂预制,工程造价高。
[0005]如果采用现浇式无砟轨道,则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存在两种轨距的轨道系统,这种套轨铁路在利用现浇轨道板的结构时,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体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现有的无砟轨道一般由底座、道床板和上部的轨排结构构成,底座和道床板采用现浇式无砟轨道,不仅工序繁杂,需要多次浇筑,而且会导致无砟轨道结构较高,加重桥梁二期恒载,在套轨铁路中,由于轨道宽度更宽,不仅浇筑难度更大,而且更会加重桥梁二期恒载;另一方面,由于底座板采用现浇式结构,也不便于对无砟轨道进行养护、维修,特别是套轨铁路中,由于使用频次更高,对套轨铁路磨损、损坏会加剧,养护、维修成为了线路运营中的一大难题。因此,采用何种结构形式的无砟轨道,特别是针对套线铁路结构,如何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基础上,又能简化轨道结构,提高套线铁路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且易于养护维修,成为了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有效降低套轨铁路无砟轨道的结构高度,减小桥梁二期恒载,而且能提高套轨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技术的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包括道床板和桥梁纵梁,其特征是:所述桥梁纵梁上通过锚固结构固定安装预制桥面板,该预制桥面板的中央部位设置限位凹槽;所述预制桥面板的顶面之上设置现浇道床板,形成于现浇道床板底面
上的限位凸台向下凸入限位凹槽内;所述现浇道床板上沿纵向间隔嵌埋轨枕,轨枕顶部其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承轨槽、第二承轨槽和第三承轨槽,由扣件系统将第一钢轨、第二钢轨、第三钢轨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轨枕第一承轨槽、第二承轨槽、第三承轨槽上,第一钢轨中线与第三钢轨中线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一轨距,第二钢轨中线与第三钢轨中线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二轨距。
[0009]所述现浇道床板的底面与预制桥面板的顶面之间设置隔离层。
[0010]所述限位凸台、限位凹槽的底面之间、对应的侧壁之间设置弹性垫层。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0012]一、特别适用于两种不同轨距的套轨线路,在满足运营效果的前提下,采用现浇道床板安装轨枕,取消了底座板的结构,显著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了投资;
[0013]二、在采用现浇式无砟轨道作为铁路钢桁梁桥的轨道结构时,通过在桥梁结构上安装设有限位凹槽的预制桥面板,再在所述预制桥面板上现浇道床板,通过所述限位凹槽使现浇道床板形成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限位凹槽的尺寸、形状均对应,所述限位凸台与道床板为一体式结构,同时在现浇过程中,用于安装多个钢轨和扣件系统的轨枕嵌入现浇道床板中,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底座板浇筑的工序,简化了轨道结构,而且形成的轨道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
[0014]三、将道床板以现浇的方式布置在所述预制桥面板上,并在现浇过程中,将轨枕嵌入式安装在现浇道床板内,各上轨枕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布置三个承轨槽,三个承轨槽分别用于安装钢轨和扣件系统,这种方式取消了无砟轨道的底座板,节省了材料成本,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减少了轨道结构的整体重量,大幅度降低了桥梁二期恒载,提高了铁路钢桁梁桥的承载能力;
[0015]四、由于轨枕上设有三个承轨槽,轨枕使用较普通单线铁路更为频繁,对轨枕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在轨枕内设置预留孔的方式,在布置现浇道床板的钢筋结构时,将轨枕进行定位安装,并在预留孔内穿设钢筋,预留孔内的钢筋和现浇道床板其他部位的钢筋连接为整体,然后进行浇筑,使无砟轨道形成整体,提高稳定性,从而保证其在套线结构中的使用安全;
[0016]五、由于包含两种轨距的套轨线路使用频次更高,生命周期更短,采用在现浇道床板和预制桥面板之间布置隔离层的方式,方便后期对套轨线路进行维修更换,避免在维修更换过程中,对桥梁结构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7]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五幅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横断面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纵断面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中预制桥面板的俯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中预制桥面板的横断面示意图;
[0023]图中示出主要构件及所对应的标记:第一钢轨11a,第二钢轨11b,第三钢轨11c,扣件系统12,隔离层20,轨枕30,预留孔31,第一承轨槽32,第二承轨槽33,第三承轨槽34,现浇道床板40,限位凸台41,弹性垫层50,预制桥面板60,限位凹槽61,竖向通孔62,剪力钉70,桥梁纵梁80、第一轨距L1,第二轨距L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预制桥面板及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包括现浇道床板40和桥梁纵梁80。所述桥梁纵梁80上通过锚固结构固定安装预制桥面板60,该预制桥面板60的中央部位设置限位凹槽61。所述预制桥面板60的顶面之上设置现浇道床板40,形成于现浇道床板40底面上的限位凸台41向下凸入限位凹槽61内。所述现浇道床板40上沿纵向间隔嵌埋轨枕30,轨枕30顶部其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承轨槽32、第二承轨槽33和第三承轨槽34,由扣件系统12将第一钢轨11a、第二钢轨11b、第三钢轨11c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轨枕第一承轨槽32、第二承轨槽33、第三承轨槽34上,第一钢轨11a中线与第三钢轨11c中线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包括道床板和桥梁纵梁(80),其特征是:所述桥梁纵梁(80)上通过锚固结构固定安装预制桥面板(60),该预制桥面板(60)的中央部位设置限位凹槽(61);所述预制桥面板(60)的顶面之上设置现浇道床板(40),形成于现浇道床板(40)底面上的限位凸台(41)向下凸入限位凹槽(61)内;所述现浇道床板(40)上沿纵向间隔嵌埋轨枕(30),轨枕(30)顶部其沿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承轨槽(32)、第二承轨槽(33)和第三承轨槽(34),由扣件系统(12)将第一钢轨(11a)、第二钢轨(11b)、第三钢轨(11c)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轨枕第一承轨槽(32)、第二承轨槽(33)、第三承轨槽(34)上,第一钢轨(11a)中线与第三钢轨(11c)中线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一轨距(L1),第二钢轨(11b)中线与第三钢轨(11c)中线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二轨距(L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钢桁梁上套线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其特征是:所述现浇道床板(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林红松蔡文锋杨文茂代丰李忠继杨吉忠胡连军冯读贝陈志辉肖飞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