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取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156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以及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以及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面型和屈折力,可以使得光学系统能够保持结构紧凑,同时可降低不同视场光线入射角及出射角的大小,从而可以降低敏感度,且可以满足高清晰图像拍摄的需求。图像拍摄的需求。图像拍摄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载装置等取像模组行业的发展,例如ADAS、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等应用于车辆的取像模组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还需要满足光学系统的像素像质的要求。然而,为了实现小型化,往往无法满足高解像力和低敏感度的设计,且成像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系,光学系统结构紧凑且同时可降低不同视场光线入射角及出射角的大小,从而可以降低敏感度,且可以满足高清晰图像拍摄的需求,解像力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沿光轴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第一透镜为光学系统提供负屈折力,且其像侧面为凹面,有利于实现光学系统小型化;第二透镜为系统提供正屈折力,且其像侧面为凹面,有利于校正光学系统的边缘像差;第三透镜为系统提供负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可降低不同视场光线入射角及出射角的大小,从而降低敏感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增强光学系统对光线的汇聚能力,有助于实现光学系统实现长焦特性;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有助于校正前面透镜组的的像差,进一步提升解像力。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为f,所述f1、所述f满足关系式:

3<f1/f<

2,进而可以减小第一透镜的曲折力,降低像面成像因第一透镜变化的敏感度,从而降低像差。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f12,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为f36,所述f12、所述f36满足关系式:1<f12/f36<1.5。通过合理控制f12、f36的光焦度的分配比例,有利于控制光线的入射宽度,减小光学系统的高级像差。同时,可减小经过第六透镜的主光线出射角度,提高光学系统的相对亮度。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成像圆的半径为Imgh,所述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为EPD,光学系统最大的成像范围是一个圆形像,圆的半径为ImgH,圆的直径对应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角,所述Imgh、所述EPD满足关系式:0.5<Imgh
×
2/EPD<1。通过满足关系条件式,使得光学系统在满足大像面高、品质成像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所述所述光学系统入瞳直径,保证光学系统可以满足边缘视场充足的像面亮度,以防止入瞳直径较小而不利于大光圈光学系统和像面亮度的提升。同时可以防止所述入瞳直径过大,进而可以降低边缘视场光线束的像散,利于所述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提升,防止像面弯曲,利于提高光学系统的解像力。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所述f3、所述CT3满足关系式:

12.3<f3/CT3<

7.3。通过满足上述关系式,可以避免所述第三透镜的屈折力过大,以防止光线折转角度过大,可防止光学系统产生较难校正的像散或较强的像散和色差,由此,可以利于实现光学系统的高分辨成像特性,进而利于保证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同时,如此设置的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合理,可以利于光学系统的的轻量化设置,同时,可以防止中心厚度过小而导致透镜加工工艺难度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相互胶合,进而可以利于校正像差,降低光学系统的组装敏感度,解决镜片工艺制作及镜头组装问题,可提高良率。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为f56,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为f,所述f56、所述f满足关系式:3.5<f56/f<6。如此设置的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合理,可以利于提高分辨率。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距离为TTL,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距离之和为d16,所述TTL、所述d16满足关系式:11.4<TTL/d16<15.4。通过满足上述关系式,相邻两个透镜之间的间距较小,可以有利于所述光学系统结构紧凑,实现光学系统小型化的设计。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所述CT3、所述CT4满足关系式:4.5<CT4/CT3<7。由此,所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厚度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调节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尺寸关系,进而可以利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设计,同时可以提高光学性能,另外,还可以利于所述光学系统像差的校正。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为f,所述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为EPD,所述EPD、所述f满足关系式:1.25≤f/EPD≤1.65。通过以上设置可以获得较小的光圈数,有利于增加进入镜头的光线数,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的光透量,以利于光学系统获得清晰的图像。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取像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光学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取像模组,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面型和屈折力,可以使得取像模组能够保持结构紧凑,以利于取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同时可降低不同视场光线入射角及出射角的大小,从而可以降低敏感度,且可以满足高清晰图像拍摄的需求,解像力高。且可以满足高清晰图像拍摄的需求。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取像模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面型和屈折力,可以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保持结构紧凑,以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同时可降低不同视场光线入射角及出射角的大小,从而可以降低敏感度,且可以满足高清晰图像拍摄的需求,解像力高。且可以满足高清晰图像拍摄的需求。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由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为f,所述f1、所述f满足关系式:

3<f1/f<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f12,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为f36,所述f12、所述f36满足关系式:1<f12/f36<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成像圆的半径为Imgh,所述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为EPD,所述Imgh、所述EPD满足关系式:0.5<Imgh
×
2/EPD<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宇明兰宾利赵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