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食两用石头饼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1509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食两用石头饼,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粉500份、药食两用药粉50份、干酵母5份和水120份;其中,药食两用药粉包括黄芪10份、山萸肉10份、山药10份、黄精10份和玉竹10份。制备方法:(1)称取各原料;(2)将小麦粉、药食两用药粉和干酵母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揉搓,静置发酵;(3)切小块,揉滚,擀压;(4)将石子洗净,涂抹棕榈油,预热;(5)平铺,覆盖,并轻压,最后烘焙;(6)冷却至室温,分装,密封储藏,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药食两用石头饼能够发挥相应的药食养生和保健功用;含油量低,不含添加剂,且口感独特,酥脆、易消化,便于贮藏;制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性强。质量可控性强。质量可控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食两用石头饼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药食两用石头饼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头饼又名石子饼、石子馍、砂子饼、疤饼、圪烙桃等,是流行于山西、陕西一带的地域性传统石烹食品,具有酥脆可口、易于消化、便于贮藏等特点。在石头饼加工过程中,利用石块进行传热、散热,先将石块烧热,然后将醒发面团揉压制成的饼皮直接放于石块上焙烤制熟。与传统火烹相比,石烹火候更易于控制,且通过石烹制作的石头饼口感独特。
[0003]目前,市场上有普通石头饼,以及豆馅、枣馅、水果馅等多种口味石头饼。然而,与传统的石烹工艺相比,现有石头饼的制作工艺多有背离。如,在普通石头饼加工过程中,为了获得酥脆性口感,多加入了食用油,这使得其在放置过程中易于走油、变质;其余夹心石头饼在口感方面有所改进,但是其酥脆性降低,且由于加入了馅料,食用后加重了脾胃的消化负担,且其贮藏、有效期明显缩短。
[0004]中医、中药在调理脾胃和增加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和治疗作用,然而,基于传统石烹工艺的易于消化和养护脾胃基础上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石头饼尚不多见,且在此基础上的相关质量控制研究更少。
[0005]因此,基于中医、中药,开发遵循古法石烹工艺的新型药食两用石头饼或类似食品,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对于保护和发展药食文化,发展具有养生和保健功能的传统食品,发挥其药食养生和保健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食两用石头饼及其制备方法,该石头饼制备工艺可行,口感独特,质控可控性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药食两用石头饼,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粉500份、药食两用药粉50份、干酵母5份和水120份;其中,药食两用药粉包括黄芪10份、山萸肉10份、山药10份、黄精10份和玉竹10份。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对临床保健、养生经验方“玉黄汤”进行化裁,选取黄芪、山药、山萸肉、黄精和玉竹等药食两用药味,利用传统石头饼制作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药食两用药粉添加量的质量分数、面饼厚度、酵母添加量、棕榈油添加量以及烘焙时间等参数进行工艺优化,制作出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并适于糖尿病人群服用的石头饼。为了加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更保证其临床疗效,本专利技术还对药食两用石头饼中黄芪和山茱萸进行了TLC定性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食两用石头饼中有效成分马钱苷进行含量测定,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0010]本专利技术药食两用药粉中,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可用于一切虚损不足,为补药
之长;山药益气养阴,脾肺肾三补,久服轻身长肌,聪明耳目,延年;山萸肉补益肝肾,收涩固涩,温中,逐寒,去浊,治消渴;黄精和玉竹为滋润补益之品,久服滋养抗衰老。以上五味均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均被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降血糖及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0011]一种药食两用石头饼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2](1)按上述药食两用石头饼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0013](2)将小麦粉、药食两用药粉和干酵母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揉搓成光滑均匀的面团,静置发酵,得到醒发面团;
[0014](3)将醒发面团切为均匀的小块,揉滚至圆形,擀压成圆形饼皮;
[0015](4)将大小均匀的石子洗净,均匀涂抹棕榈油,平铺在烘焙设备中进行预热,得到预热石子;
[0016](5)将预热石子平均分成两份,先将圆形饼皮均匀地平铺在第一份预热石子上,然后覆盖上第二份预热石子,并轻压,最后放入烘焙设备中进行烘焙,得到石头饼半成品;
[0017](6)将石头饼半成品冷却至室温,分装,密封储藏,即得药食两用石头饼。
[0018]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静置发酵的温度为25℃,时间为2

4h。
[0019]进一步,上述步骤(3)中,圆形饼皮的厚度为1

2mm,直径为5cm。
[0020]进一步,上述步骤(4)中,预热的温度为200℃,时间为15

20min。
[0021]进一步,上述步骤(5)中,烘焙的温度为200℃,时间为10

20min。
[002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1、本专利技术药食两用石头饼包含了黄芪、山药、山萸肉、黄精和玉竹等药食两用药味,能够发挥相应的药食养生和保健功用;
[0024]2、本专利技术药食两用石头饼含油量低,不含添加剂,且口感独特,酥脆、易消化,便于贮藏;
[0025]3、此外,本专利技术药食两用石头饼制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性强。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药食两用药粉配比对石头饼感官评价的影响;
[0027]图2为饼皮厚度对石头饼感官评价的影响;
[0028]图3为酵母添加量对石头饼感官评价(图3A)及面团彭大倍数(图3B)的影响;
[0029]图4为棕榈油添加量对石头饼感官评价的影响;
[0030]图5为烘焙时间对石头饼感官评价的影响;
[0031]图6为石头饼制备工艺正交试验感官评价考察结果(图6A)及极差分析结果(图6B);
[0032]图7为正交优化的石头饼感官指标评价结果;
[0033]图8为药食两用石头饼提取物对RAW264.7细胞毒性作用(与浓度为0的空白组相比,*P<0.05,**P<0.01);
[0034]图9为药食两用石头饼提取物对RAW264.7细胞TNF

α(图9A)、IL

6(图9B)炎症因子分泌抑制作用(与LPS诱导下浓度为0的模型组相比,*P<0.05,**P<0.01);
[0035]图10为黄芪的薄层色谱图,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实施例1供试品溶液、实施例2供
试品溶液、实施例3供试品溶液、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和缺黄芪阴性对照溶液;
[0036]图11为山茱萸的薄层色谱图,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实施例1供试品溶液、实施例2供试品溶液、实施例3供试品溶液、山茱萸对照品溶液和缺山茱萸阴性对照溶液;
[0037]图12为马钱苷对照品的光谱图;
[0038]图13为马钱苷对照品HPLC色谱图;
[0039]图14为供试品溶液HPLC色谱图;
[0040]图15为阴性对照溶液HPLC色谱图;
[0041]图16为标准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食两用石头饼,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粉500份、药食两用药粉50份、干酵母5份和水120份;所述药食两用药粉包括黄芪10份、山萸肉10份、山药10份、黄精10份和玉竹10份。2.一种药食两用石头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按权利要求1所述药食两用石头饼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2)将小麦粉、药食两用药粉和干酵母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揉搓成光滑均匀的面团,静置发酵,得到醒发面团;(3)将醒发面团切为均匀的小块,揉滚至圆形,擀压成圆形饼皮;(4)将大小均匀的石子洗净,均匀涂抹棕榈油,平铺在烘焙设备中进行预热,得到预热石子;(5)将预热石子平均分成两份,先将圆形饼皮均匀地平铺在第一份预热石子上,然后覆盖上第二份预热石子,并轻压,最后放入烘焙设备中进行烘焙,得到石头饼半成品;(6)将石头饼半成品冷却至室温,分装,密封储藏,即得所述药食两用石头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食两用石头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静置发酵的温度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妙荣孔祥鹏李慧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