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3147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三维码,所述三维码包括人像图片、数据码组和定位码组;提取所述三维码中的定位码组;根据定位码组对人像图片和数据码组进行畸变校正;获取用户人脸图片;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判断用户人脸图片与校正后的人像图片是否为同一人脸,若一致,则用户身份通过验证;否则,用户身份不通过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维码中的人像图片向用户提供视觉信息,用户可通过人像图片辨识三维码,提高用户体验;并通过比对设置在三维码中的人像图片与用户人脸图片,实现对用户身份的离线核验,保证只有用户本人才能获取三维码数据,确保了三维码的数据安全,也摆脱了扫码设备对网络的依赖性。赖性。赖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及设备,属于图形编码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二维码是一种数据信息的图像编码和表现形式,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因为二维码算法开源且可以携带多种数据,近几年来成为移动设备上主流的一种编码方式。基于二维码算法开源的特性,任何人扫描二维码都可以获取二维码中的数据内容。而对于一些保存了特殊数据的二维码,其只希望特定用户能获取数据内容。
[0003]现有技术:1、对二维码中的数据内容进行加密,保证只有知晓密钥的用户才能获取数据内容,但密钥存在泄漏风险,且用户体验较差。2、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根据生物特征核验用户身份。但这种方法将生物特征保存在云端,验码设备需要联网获取核验结果。
[0004]公开号为CN110990814A的专利《一种可信数字身份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公开了如下步骤:步骤S10、扫描用户出示的网证二维码,并对所述网证二维码进行核验,生成网证二维码核验结果;步骤S20、依据所述网证二维码核验结果,采集用户的活体人像,并对所述活体人像进行核验,生成活体人像核验结果;步骤S30、依据所述活体人像核验结果输出身份证的二项信息。该专利技术的缺点在于:验码设备需要联网获取用户人像核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通过比对设置在三维码中的人像图片与用户人脸图片,实现对用户身份的离线核验,保证只有用户本人才能获取三维码数据,确保了三维码的数据安全,也摆脱了扫码设备对网络的依赖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技术方案一:
[0008]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获取三维码,所述三维码包括人像图片、数据码组和定位码组;
[0010]提取所述三维码中的定位码组;
[0011]根据定位码组对人像图片和数据码组进行畸变校正;
[0012]验证用户身份,步骤如下:获取用户人脸图片;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判断用户人脸图片与校正后的人像图片是否为同一人脸,若为同一人脸,则用户身份通过验证,解码所述数据码组;否则,用户身份不通过验证,不解码所述数据码组。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对三维码进行验证,具体为:
[0014]预存所述人像图片;
[0015]获取所述预存的人像图片;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判断所述预存的人像图片与校正后的人像图片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三维码通过验证;否则,该三维码不通过验证。
[0016]进一步的,所述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判断用户人脸图片与校正后的人像图片是否为同一人脸,具体为:
[0017]分别将校正后的人像图片和用户人脸图片输入至深度学习模型,得到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若第一特征向量与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认为校正后的人像图片和用户人脸图片为同一人脸;否则,认为校正后的人像图片和用户人脸图片不为同一人脸。
[0018]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码组和定位码组环绕所述人像图片设置。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解码所述校正后的数据码组得到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用于索引查询得到所述预存的人像图片。
[0020]进一步的,还包括:解码所述校正后的数据码组得到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包括功能标识;所述功能标识用于判断是否对三维码进行验证或是否保存所述校正后的第一图片或是否保存所述编码数据。
[0021]技术方案二:
[0022]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设备,包括存储器、摄像头和处理器;
[0023]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三维码和用户人脸图片,所述三维码包括人像图片、数据码组和定位码组;
[0024]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提取所述三维码中的定位码组;根据定位码组对人像图片进行畸变校正;验证用户身份,步骤如下: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判断用户人脸图片与校正后的人像图片是否为同一人脸,若为同一人脸,则该三维码通过验证,解码所述数据码组;否则,该三维码不通过验证,不解码所述数据码组。
[0025]进一步的,还包括:对三维码进行验证,具体为:
[0026]预存所述人像图片;
[0027]获取所述预存的人像图片;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判断所述预存的人像图片与校正后的人像图片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三维码通过验证;否则,该三维码不通过验证。
[0028]进一步的,所述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判断用户人脸图片与校正后的人像图片是否为同一人脸,具体为:
[0029]分别将校正后的人像图片和用户人脸图片输入至深度学习模型,得到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若第一特征向量与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认为校正后的人像图片和用户人脸图片为同一人脸;否则,认为校正后的人像图片和用户人脸图片不为同一人脸。
[0030]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码组和定位码组环绕所述人像图片设置。
[0031]进一步的,还包括:解码所述校正后的数据码组得到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用于索引查询得到所述预存的人像图片。
[0032]进一步的,还包括:解码所述校正后的数据码组得到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包括功能标识;所述功能标识用于判断是否对三维码进行验证或是否保存所述校正后的第一图片或是否保存所述编码数据。
[003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4]1、所述三维码中的人像图片向用户提供视觉信息,用户可通过人像图片辨识三维
码,提高用户体验。
[0035]2、通过比对设置在三维码中的人像图片与用户人脸图片,实现对用户身份的离线核验,保证只有用户本人才能获取三维码数据,确保了三维码的数据安全,也摆脱了扫码设备对网络的依赖性。
[0036]3、将人像图片、数据码组和定位码组作为一个整体,并利用定位码组对人像图片进行畸变校正,提高后续验证用户身份和验证三维码时图片比对的准确率,从而保证数据安全和提高三维码验证的准确率。
[0037]4、将数据码组和定位码组环绕所述第一图片设置,则图片大小不受限制,且码点不会遮挡图片,不影响图片所传达的视觉信息。
[0038]5、本专利技术在编码数据中设置标识符,验码时通过标识符索引查询人像图片,可以防范三维码中图片或数据码组被篡改为他人数据。
[0039]6、在编码数据中设置功能标识,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三维码的功能,传递所述第一图片或验证三维码或传递数据,增加了三维码的信息传递容量(图片数据量大),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三维码验证流程图;
[0041]图2为三维码生码流程图;
[0042]图3为实施例四中三维码解码流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三维码,所述三维码包括人像图片、数据码组和定位码组;提取所述三维码中的定位码组;根据定位码组对人像图片和数据码组进行畸变校正;验证用户身份,步骤如下:获取用户人脸图片;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判断用户人脸图片与校正后的人像图片是否为同一人脸,若为同一人脸,则用户身份通过验证,解码所述数据码组;否则,用户身份不通过验证,不解码所述数据码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三维码进行验证,具体为:预存所述人像图片;获取所述预存的人像图片;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判断所述预存的人像图片与校正后的人像图片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三维码通过验证;否则,该三维码不通过验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判断用户人脸图片与校正后的人像图片是否为同一人脸,具体为:分别将校正后的人像图片和用户人脸图片输入至深度学习模型,得到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若第一特征向量与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认为校正后的人像图片和用户人脸图片为同一人脸;否则,认为校正后的人像图片和用户人脸图片不为同一人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码组和定位码组环绕所述人像图片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码所述校正后的数据码组得到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包括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用于索引查询得到所述预存的人像图片。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码所述校正后的数据码组得到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包括功能标识;所述功能标识用于判断是否对三维码进行验证或是否保存所述校正后的第一图片或是否保存所述编码数据。7.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绳旭王秋婉马吉良何荣茂李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三维码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