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133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矩阵式布置的钢护筒,每行钢护筒的两侧均通过牛腿机构水平支撑布置有横向梁,且相邻两根横向梁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布置在每行钢护筒的两侧;横向梁的上端均匀布置有纵向梁,牛腿机构包括两根以上的牛腿,牛腿的上端直立布置有用于支撑对应横向梁的两个以上的卸落砂筒;每根钢护筒的相对两侧对应布置一对限位机构,通过调整一对螺母在所述螺杆上锁紧位置,调整一对限位板距离,使得一对方形垫块抵接在相邻两根横向梁的对应侧面上,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现有钢护筒焊接的牛腿避免了在桩身上布置预埋件,不影响桩身结构,临时托架拆除后不影响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凝土外观质量。凝土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桩承台桩基础常见于跨海跨河桥梁工程中,在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也得到广泛应用。高桩承台高于地表或水面部分施工需要搭建临时托架作为施工平台进行作业,常规方法是采用落地式托架或者锚固式托架。落地式托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且常受到地形条件限制;锚固式托架需要在桩身上预埋型钢或预留槽口,通过焊接型钢作为支撑托架,安装和拆除较困难,对桩身结构受力及外观质量影响较大。两种方法所需材料耗费大,作业周期长,高空作业多,施工工艺较复杂。
[0003]钢护筒常用于桩基钻孔施工,可稳定孔壁、防止塌孔、隔离地表水,同时也可起到固定桩位的作用。此外,桩身与钢护筒之间存在摩阻力作用,二者可视为整体承力体系,能够共同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周边土体,提高桩基的承载性能。因此,能够充分利用钢护筒的承载能力,降低预埋结构对桩身的影响,减小对地形的依赖性,进一步优化承台临时托架结构,对装配工艺和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桩基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及其施工方法,采用本方案,既避免了搭建落地式施工平台,也避免了在桩身上布置预埋件,同时所用材料皆可回收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包括矩阵式布置的钢护筒1,矩阵的每行包括两个以上的钢护筒1,矩阵的每列包括两个以上的钢护筒1;每行钢护筒的两侧均通过牛腿机构水平支撑布置有横向梁21,且相邻两根横向梁21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布置在每行钢护筒的两侧;所述横向梁21的上端均匀布置有纵向梁22;每个所述牛腿机构包括两根以上的牛腿31,每根钢护筒1的相对两侧对应固定安装所述牛腿31,每根牛腿31的上端直立布置有用于支撑对应横向梁21的两个以上的卸落砂筒23;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对以上的限位机构,每根钢护筒1的相对两侧对应布置一对限位机构;每个限位机构包括一对限位板41,一对限位板41的上部通过螺杆42连接,一对限位板41的下部对应设有一对方形垫块43,通过调整一对螺母44在所述螺杆42上锁紧位置,调整一对限位板41距离,使得一对方形垫块43抵接在相邻两根横向梁21的对应侧面上,夹紧对应的钢护筒1。
[0006]进一步,每个所述牛腿3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布置的第一层隔板311、第二层隔板312和第三层隔板313,且第一层隔板311和第三层隔板313之间依次竖直布置有第一腹板314、第二腹板315和第三腹板316,所述第一层隔板311、第二层隔板312和第三层隔板313对应连接钢护筒1的一侧均为弧形,且和钢护筒1的外侧壁对应贴合并焊接固定。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腹板314、第二腹板315和第三腹板316等间隔固定布置,所述第一层隔板311的上端直立布置有两个以上卸落砂筒23,每个卸落砂筒23的重心垂直投影在第一层隔板311上为投影重心,且两个以上卸落砂筒23的投影重心均匀分布在第一层隔板311上。
[0008]进一步,每根所述横向梁21包括一对工字钢,且一对工字钢的两侧翼板对应焊接连接,所述一对限位板41的上部对应设有一对上压板45,当一对方形垫块43抵接在相邻两根横向梁21相背离的侧面上时,一对上压板45对应压设在相邻两根横向梁21的上侧翼板上;且相邻两根横向梁21相对的侧面通过一对弧形垫板46分别和钢护筒1侧壁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弧形垫板对应横向梁21侧面的一侧为平面,弧形垫板对应钢护筒1侧壁一侧为弧面,且弧面和对应钢护筒1侧壁贴合;每个所述方形垫块通过一对传力板47和对应限位板下部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横向梁21上端均匀布置的纵向梁22形成纵梁支撑面,当纵梁支撑面低于钢护筒1的顶端时,纵梁支撑面上对应每个钢护筒1开设有圆形缺口,使得每个钢护筒1竖直穿过纵梁支撑面,且对应着钢护筒1外侧壁的纵向梁22和钢护筒1外侧壁焊接固定。
[0011]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临时托架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1):清除钢护筒1外侧需对应安装牛腿31处的淤泥,并对钢护筒1的外筒壁除锈,将牛腿31的第一层隔板311和第三层隔板313焊接位置的标高线测放出,并在钢护筒1上做好标记;步骤(2):利用吊车将牛腿31起吊至步骤1中钢护筒1上的标记位置,在钢护筒1相对应的两侧焊接固定牛腿31;步骤(3):将卸落砂筒23填充干燥粗砂,筒芯内浇筑C30混凝土,并进行预压;预压结束后,将两个以上所述卸落砂筒23与步骤(2)中牛腿31的第一层隔板311分别点焊固定,且两个以上卸落砂筒23交错摆放,使每个卸落砂筒23至少骑跨第一腹板314、第二腹板315和第三腹板316中的两个腹板;在牛腿31上的卸落砂筒23安装完成后,利用胶带或保鲜袋将每个卸落砂筒23的筒壁缝隙缠绕封闭,防止水汽进入;步骤(4):重复步骤(1)~(3),依次完成每个钢护筒1两侧牛腿31的安装,再完成牛腿31上两个以上卸落砂筒23的安装;步骤(5):每行钢护筒的两侧均布置有横向梁21,且横向梁21对应放置在卸落砂筒23上,在横向梁21和钢护筒1之间用弧形垫块隔开;横向梁21采用等强对接,并于对接焊缝处加焊钢板;步骤(6):横向梁21安装完成后,安装夹紧机构,即每根钢护筒1的相对两侧对应布置一对限位机构;具体的每个限位机构的固定安装包括,首先将一对限位板41布置在相邻两根横向
梁21的两侧,然后通过调整一对螺母44在螺杆42上锁紧位置,调整一对限位板41距离,使得一对方形垫块43抵接在相邻两根横向梁21的对应侧面上,夹紧对应的钢护筒1;按要求在每个钢护筒1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限位机构,以保证横向梁21紧贴钢护筒1;步骤(7):在横向梁21上按照间距30cm铺设纵向梁22;纵向梁22对应靠近钢护筒1一端,与钢护筒1焊接固定;步骤(8):完成上述步骤,横向梁和纵向梁构成的临时托架施工完成,铺设承台模板,安装承台钢筋,浇筑承台混凝土,并进行养护;步骤(9):承台施工完成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拆除临时托架;拆除遵循自上而下,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首先进行承台底部模板拆除,然后利用吊车逐步抽出纵向梁22、横向梁21,再拆除卸落砂筒23并切割牛腿31。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临时托架,每行钢护筒的两侧均通过牛腿机构水平支撑布置有横向梁,且相邻两根横向梁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布置在每行钢护筒的两侧;横向梁的上端均匀布置有纵向梁,横向梁和纵向梁形成临时托架;因此本专利技术利用现有钢护筒焊接的牛腿避免了在桩身上布置预埋件,不影响桩身结构和其他结构施工,临时托架拆除后不影响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同时采用在钢护筒上焊接牛腿机构,避免了搭建落地式施工平台,从而减小了施工作业空间,便于现场施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牛腿采用钢板焊接而成,结构轻巧简便,采用的传力系统各组件简单易得,施工方法操作简易,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包括矩阵式布置的钢护筒(1),矩阵的每行包括两个以上的钢护筒(1),矩阵的每列包括两个以上的钢护筒(1);其特征在于:每行钢护筒的两侧均通过牛腿机构水平支撑布置有横向梁(21),且相邻两根横向梁(21)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布置在每行钢护筒的两侧;所述横向梁(21)的上端均匀布置有纵向梁(22);每个所述牛腿机构包括两根以上的牛腿(31),每根钢护筒(1)的相对两侧对应固定安装所述牛腿(31),每根牛腿(31)的上端直立布置有用于支撑对应横向梁(21)的两个以上的卸落砂筒(23);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对以上的限位机构,每根钢护筒(1)的相对两侧对应布置一对限位机构;每个限位机构包括一对限位板(41),一对限位板(41)的上部通过螺杆(42)连接,一对限位板(41)的下部对应设有一对方形垫块(43),通过调整一对螺母(44)在所述螺杆(42)上锁紧位置,调整一对限位板(41)距离,使得一对方形垫块(43)抵接在相邻两根横向梁(21)的对应侧面上,夹紧对应的钢护筒(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牛腿(3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布置的第一层隔板(311)、第二层隔板(312)和第三层隔板(313),且第一层隔板(311)和第三层隔板(313)之间依次竖直布置有第一腹板(314)、第二腹板(315)和第三腹板(316),所述第一层隔板(311)、第二层隔板(312)和第三层隔板(313)对应连接钢护筒(1)的一侧均为弧形,且和钢护筒(1)的外侧壁对应贴合并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314)、第二腹板(315)和第三腹板(316)等间隔固定布置,所述第一层隔板(311)的上端直立布置有两个以上卸落砂筒(23),每个卸落砂筒(23)的重心垂直投影在第一层隔板(311)上为投影重心,且两个以上卸落砂筒(23)的投影重心均匀分布在第一层隔板(31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横向梁(21)包括一对工字钢,且一对工字钢的两侧翼板对应焊接连接,所述一对限位板(41)的上部对应设有一对上压板(45),当一对方形垫块(43)抵接在相邻两根横向梁(21)相背离的侧面上时,一对上压板(45)对应压设在相邻两根横向梁(21)的上侧翼板上;且相邻两根横向梁(21)相对的侧面通过一对弧形垫板(46)分别和钢护筒(1)侧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垫板对应横向梁(21)侧面的一侧为平面,弧形垫板对应钢护筒(1)侧壁一侧为弧面,且弧面和对应钢护筒(1)侧壁贴合;每个所述方形垫块通过一对传力板(47)和对应限位板下部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钢护筒布置的临时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兵汪亦显欧阳继业李健李娴徐健跃郭永刚汤瑞王凯钟剑王伟琚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