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17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色织物经纱总根数、两侧边纱根数和单个花色经纱配色信息;计算出花色循环次数和剩余经纱根数;根据各个经纱带的颜色和经纱根数,确定劈花起点所处的经纱带,并设定为起始经纱带;重新组成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建立方程求解出x;根据x确定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按照边纱、循环区域、剩余区域、边纱的次序形成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方案。该方法可快速形成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方案,不需要设计者多次试验和调整颜色布置,节省设计时间和提高设计效率。高设计效率。高设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轻工纺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设计色织物色经排花工艺时,首先要确定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而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工作中,劈花是技术难点和关注重点之一。劈花就是确定经纱配色循环的起迄点位置的工艺过程。劈花起点位置的选择对色织物的整体外观、使用时的拼花、织造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现有劈花起点位置多是设计者通过多次试验,将劈花起点位置结合到色织物整体经纱配色方案中,判断劈花起点位置是否满足颜色、对称等条件,对颜色进行多次调整后才可以得到,设计时间长,设计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可快速形成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方案,不需要设计者多次试验和调整颜色布置,节省设计时间和提高设计效率。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步,获取色织物经纱总根数Z、两侧边纱根数B
×
2和单个花色经纱配色信息;单个花色经纱配色信息包括单个花色经纱总根数E和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以及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中经纱带数量n、各个经纱带的颜色c
i
和经纱根数A
i
;其中,i=1,2,

,n;E=A1+A2+

+A
n

[0006]根据色织物经纱总根数Z、两侧边纱根数B
×
2和单个花色经纱配色信息,计算出花色循环次数T和剩余经纱根数D;
[0007]S2步,根据各个经纱带的颜色和经纱根数,确定劈花起点所处的经纱带,并设定为起始经纱带,起始经纱带的颜色定义为c
o
,起始经纱带的经纱根数定义为A
o

[0008]以劈花起点为界限将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将前半部分移至后半部分的后方,重新组成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中,经纱带数量为n+1,各个经纱带的颜色为c

j
,各个经纱带的经纱根数为A

j
;j=1,2,

,n+1;设定A
′1为未知数x,则A

n+1
=A
o

x;
[0009]S3步,将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循环T次设定为循环区域,D根剩余经纱均设定在循环区域的同一侧形成剩余区域;
[0010]S4步,判断起始经纱带的经纱根数A
o
的大小:
[0011]若起始经纱带的经纱根数A
o
>其余经纱带总经纱根数,或起始经纱带的经纱根数A
o
>剩余经纱根数D,则将剩余区域D根剩余经纱的颜色均设置为起始经纱带的颜色c
o
;建立方程:x=A
o

x+D,求解出x;
[0012]否则,获取使A
′2+

+A

S
<D的S最大值S

;从远离循环区域至靠近循环区域方向,剩余区域各个经纱带的颜色按c
′1、c
′2、

、c

S

、c
′1排布,经纱根数设置为A
′1、A
′2、

、A

S

、A
′1;建立方程:A
′1+A
′2+

+A

S

+A
′1=D;将x=A
′1代入方程,求解出x;
[0013]根据x确定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
[0014]S5步,按照边纱、循环区域、剩余区域、边纱的次序形成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方案。
[0015]本专利技术方法,劈花兼顾宽度和色泽两个因素,劈花起始在宽度较宽、色泽较合适的位置,可确保纹路美感;最终形成的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方案,除边纱外的区域最左边和最右边是对称,可快速形成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方案,不需要设计者多次试验和调整颜色布置,节省设计时间和提高设计效率。
[0016]优选地,所述S2步中,确定劈花起点所处的经纱带的方法是,计算各个经纱带的合适度:
[0017][0018]其中,F
i
为经纱带i的的颜色合适指数;α为颜色合适占比因子;β为经纱根数合适占比因子;
[0019]将合适度最大值对应的经纱带设定为劈花起点所处的经纱带。
[0020]优选地,所述S1步中,花色循环次数T为:
[0021]T=INT((Z

B
×
2)/E);
[0022]其中,INT()表示向下取整为最接近整数的函数;
[0023]所述剩余经纱根数D为:
[0024]D=Z

B
×2‑
T
×
E。
[0025]优选地,所述S4步中,求解出x之后,当x不是整数时,将x取整,并调整剩余区域中任一经纱带的经纱根数,使剩余区域所有经纱带的经纱根数总共为D。
[0026]一种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7]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色织物经纱总根数Z、两侧边纱根数B
×
2和单个花色经纱配色信息;单个花色经纱配色信息包括单个花色经纱总根数E和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以及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中经纱带数量n、各个经纱带的颜色c
i
和经纱根数A
i
;其中,i=1,2,

,n;E=A1+A2+

+A
n
;根据色织物经纱总根数Z、两侧边纱根数B
×
2和单个花色经纱配色信息,计算出花色循环次数T和剩余经纱根数D;
[0028]单花色重构模块,用于根据各个经纱带的颜色和经纱根数,确定劈花起点所处的经纱带,并设定为起始经纱带,起始经纱带的颜色定义为c
o
,起始经纱带的经纱根数定义为A
o
;以劈花起点为界限将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将前半部分移至后半部分的后方,重新组成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中,经纱带数量为n+1,各个经纱带的颜色为c

j
,各个经纱带的经纱根数为A

j
;j=1,2,

,n+1;设定A
′1为未知数x,则A

n+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步,获取色织物经纱总根数Z、两侧边纱根数B
×
2和单个花色经纱配色信息;单个花色经纱配色信息包括单个花色经纱总根数E和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以及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中经纱带数量n、各个经纱带的颜色c
i
和经纱根数A
i
;其中,i=1,2,

,n;E=A1+A2+

+A
n
;根据色织物经纱总根数Z、两侧边纱根数B
×
2和单个花色经纱配色信息,计算出花色循环次数T和剩余经纱根数D;S2步,根据各个经纱带的颜色和经纱根数,确定劈花起点所处的经纱带,并设定为起始经纱带,起始经纱带的颜色定义为c
O
,起始经纱带的经纱根数定义为A
O
;以劈花起点为界限将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将前半部分移至后半部分的后方,重新组成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中,经纱带数量为n+1,各个经纱带的颜色为c

j
,各个经纱带的经纱根数为A

j
;j=1,2,

,n+1;设定A
′1为未知数x,则A

n+1
=A
O

x;S3步,将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循环T次设定为循环区域,D根剩余经纱均设定在循环区域的同一侧形成剩余区域;S4步,判断起始经纱带的经纱根数A
O
的大小:若起始经纱带的经纱根数A
O
>其余经纱带总经纱根数,或起始经纱带的经纱根数A
O
>剩余经纱根数D,则将剩余区域D根剩余经纱的颜色均设置为起始经纱带的颜色c
O
;建立方程:x=A
O

x+D,求解出x;否则,获取使A
′2+

+A

S
<D的S最大值S

;从远离循环区域至靠近循环区域方向,剩余区域各个经纱带的颜色按c
′1、c
′2、

、c

S

、c
′1排布,经纱根数设置为A
′1、A
′2、

、A

S

、A
′1;建立方程:A
′1+A
′2+

+A

S

+A
′1=D;将x=A
′1代入方程,求解出x;根据x确定新的单个花色经纱排列方案;S5步,按照边纱、循环区域、剩余区域、边纱的次序形成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中,确定劈花起点所处的经纱带的方法是,计算各个经纱带的合适度:其中,F
i
为经纱带i的的颜色合适指数;α为颜色合适占比因子;β为经纱根数合适占比因子;将合适度最大值对应的经纱带设定为劈花起点所处的经纱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织物经纱配色排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中,花色循环次数T为:T=INT((Z

B
×
2)/E);其中,INT()表示向下取整为最接近整数的函数;所述剩余经纱根数D为:D=Z

B
×2‑
T
×
E。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全孙海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