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光源,以及沿光源的投射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多齿分度台、平行光管及相机,光源的投射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多齿分度台包括机台及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机台上的旋转台,机台水平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二转动中心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待测经纬仪设置在旋转台上,测试系统还包括计算机,计算机与相机、计算机与待测经纬仪分别电性连接或通讯连接,计算机中具有用于作为十字丝的参照的标准十字丝。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节省人力、降低测试工作的强度,又可以增加数据记录的准确度,提高测试效率。提高测试效率。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测绘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经纬仪是测量水平面方位角和垂直面俯仰角的大地测量用精密光电测角仪器。水平一测回精度作为经纬仪测试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也是划分该经纬仪精度等级的依据,更是衡量该经纬仪方位测量准确度的标准。因此,经纬仪在出厂前都需要经过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测试,只有精度达到合格标准,该经纬仪才能够售卖和使用。目前的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测试主要依靠人工肉眼进行观察测量并记录数据,由于测试过程中涉及的步骤、数据繁多,因此存在记录数据环节容易出错、肉眼观察测量易疲劳等缺点,测试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测试精度高的经纬仪水平一测回精度测试系统。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待测经纬仪包括基座及照准部,所述照准部能够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沿所述待测经纬仪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照准部包括目镜,所述目镜中具有十字丝,所述测试系统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光源,以及沿所述光源的投射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多齿分度台、平行光管及相机,所述光源的投射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多齿分度台包括机台及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旋转台,所述机台水平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待测经纬仪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与所述相机、所述计算机与所述待测经纬仪分别电性连接或通讯连接,所述计算机中具有用于作为所述十字丝的参照的标准十字丝。
[0005]优选地,所述相机包括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平行光管沿所述光源的投射方向共线延伸。
[0006]优选地,所述照准部绕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相对所述基座旋转的角度为α,所述旋转台绕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相对所述机台旋转的角度为β,所述计算机用于记录所述α、所述β,以及用于计算所述十字丝投射在所述相机中的图像与所述标准十字丝之间的横向偏移角度Δγ,所述计算机还用于计算所述待测经纬仪的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μ。
[0007]优选地,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光源的投射方向延伸,将所述相机能够沿所述导轨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底板,所述导轨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平行
光管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固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0009]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板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0010]优选地,所述光源固定设置在光源支架上,所述光源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源支架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能够磁性吸合。
[0012]优选地,所述多齿分度台的角度均分精度为0.1”。
[0013]优选地,所述工作台具有第一台面及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高于所述第一台面,所述光源及所述多齿分度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面上,所述平行光管及所述相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上。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通过设置光源、相机、计算机等一系列自动化系统,大大简化了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方法,该系统无需通过肉眼将待测经纬仪目镜里的十字标与参考坐标对准,只需要将目镜大概对准相机的镜头,经过计算机处理即可得到准确的测量数据,并且测量的数据可以由计算机内部发送和记录,避免数据在人为手动输入过程中发生错误,既可以节省人力、降低测试工作的强度,又可以增加数据记录的准确度,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附图1为申请人现有的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示意图;附图2为图1中测试系统的数据记录界面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计算机标准十字丝界面的示意图;其中:100、待测经纬仪;110、基座;120、照准部;121、照准支架;122、望远镜;122a;目镜;122b、物镜;123、显示面板;200、多齿分度台;210、机台;220、旋转台;300、参考坐标;400、工作台;400a、第一台面;400b、第二台面;410、底板;420、导轨;431、镜头支架;432、导向件;433、平行光管支架;500、光源;510、光源支架;600、平行光管;700、相机;710、镜头组件;1、十字丝的图像;2、标准十字丝;3、测试人员;X、第一转动中心线;Y、第二转动中心线;Z、第三转动中心线;P、光源的投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0018]参见图1及图2所示为申请人现有的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工作台400,测试时测试人员3位于工作台400的一侧(以图中所示的视角为例为右侧),沿逐渐远离测试人员3的方向上,该测试系统还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作台400上的多齿
分度台200、平行光管600及参考坐标300。
[0019]其中,多齿分度台200用于进行精密的旋转角度控制,其精度为0.1”。多齿分度台200包括机台210及绕第二转动中心线Y转动地设置在机台210上的旋转台220,机台210水平设置在工作台400上,第二转动中心线Y沿竖直方向延伸。多齿分度台200上标有刻度,可以读出旋转台220相对于机台210所旋转的角度β,测试过程中以β为参考标准角度。
[0020]平行光管600呈圆筒状,用于产生平行光束,使得测试人员3能够通过待测经纬仪100的目镜122a观察到参考坐标300中的标准十字丝。
[0021]待测经纬仪100包括基座110及照准部120,照准部120能够绕第一转动中心线X转动地设置在基座110上,第一转动中心线X沿待测经纬仪100的高度方向延伸。照准部120进一步包括照准支架121、望远镜122及显示面板123,其中望远镜122能够绕第三转动中心线Z转动地设置在照准支架121上,第三转动中心线Z沿待测经纬仪100的宽度方向延伸。望远镜12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相异两侧分别为目镜122a与物镜122b,目镜122a中具有用于与目标物对准的十字丝。在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过程中,目镜122a中的十字丝主要用于与参考坐标300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待测经纬仪包括基座及照准部,所述照准部能够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沿所述待测经纬仪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照准部包括目镜,所述目镜中具有十字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光源,以及沿所述光源的投射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多齿分度台、平行光管及相机,所述光源的投射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多齿分度台包括机台及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旋转台,所述机台水平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待测经纬仪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与所述相机、所述计算机与所述待测经纬仪分别电性连接或通讯连接,所述计算机中具有用于作为所述十字丝的参照的标准十字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包括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平行光管沿所述光源的投射方向共线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纬仪水平方向一测回精度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准部绕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相对所述基座旋转的角度为α,所述旋转台绕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相对所述机台旋转的角度为β,所述计算机用于记录所述α、所述β,以及用于计算所述十字丝投射在所述相机中的图像与所述标准十字丝之间的横向偏移角度Δγ,所述计算机还用于计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浩瀚,吴凯,王爱华,吴骏超,郑豪,毕宏飞,刘素娟,奚晓珂,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